九十九、余波

    “冲击波!保持航向!”

    孤云面露狰狞,用故作凶狠掩饰内心的恐惧。

    那是一道气体组成的白墙,在核爆炸的瞬间,他以超过音速传播,眨眼睛荡平方圆几公里内的一切。即便在几百公里外,冲击波仍旧卷动浪花,就像主炮射击时在海面吹起的水雾。

    它高达百米,飞驰而来,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刹那间,即便缩在司令塔里,呼啸狂风的声音依然穿过缝隙,刺穿耳膜。水滴子弹一样在防弹玻璃上拍打,密集得像刮风一样,甚至都听不见水滴拍下的啪啪声。

    白茫茫的风暴持续了短短几秒,孤云紧张的看向一边的盖斯计数器,辐射值没有任何变化,这就是一次聚变爆炸。

    只是冲击波过后,大海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被风吹皱的海水变成一个又一个三角锥一样的浪花,不断跳动,摩擦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盆。

    很快,孤云反应过来了,巨大的爆炸会形成恐怖的地震波,现在水面不断弹起的三角形浪花恰恰是因为海底在震动。

    “各单位,报告状况。”

    “水……”

    孤云一时没听明白。

    “水什么?”

    那是一道水墙,一道几百米高的水墙,他浩如沧海,一眼看不到尽头。裹挟着破碎的船壳与网箱,踏着翻滚的浪头,他刀枪如林,盔明甲亮。

    热核婴儿苏醒了,仅仅是手脚扭动,一声啼哭,便掀起了洪水滔天。

    孤云震惊了,这是900公里外的大洋,水深超过千米,可即便如此,也不足以让浪花沉如水下。

    “加速!顶住!”

    那如夜莺般清凉的嗓门现在歇斯底里。

    没有退路了,“梼杌”号只能加车,尽可能的跨过巨浪。

    随着水深逐步增加,巨浪也在降低高度。就像海啸波在深海中只是一道矮矮的暗涌,但是在浅水海滩却变成了滔天巨浪。

    即便如此,那个瞬间,孤云好像突然失去了全部的重量。

    坠落!

    8万吨的“梼杌”号,如同树叶一般向下坠落。

    在深邃的波谷,海啸波看起来更加庞大,他遮蔽了半个天空,就好像一条拉起来的湛蓝色幕布,遮挡住了世间一切喧嚣。

    幕布的背后,唯有那朵在60000米大气层顶端逸散的蘑菇云,静静地扎根在浪头。就好像他原本就长在那里。

    18号接管战舰引擎,在冲向波峰的过程中,因为重力的关系,战舰的速度会越来越慢。这时候必须仔细调整四个螺旋桨的动力,竭力让战舰保持正对水墙的姿势,否则一旦侧翻,整条船就会像咸鱼一样滚下去。

    这可不是驴打滚,人还好说,那四座双联装炮塔都是靠重力压在船上,只要翻滚,马上就会自己沉下去,顺便带走一大批水兵。

    所有人,在这一刻都仰望着天空,虽然只剩下一半。

    “核反应堆最大输出功率!”

    “最大扭矩输出!”

    “梼杌”号发出阵阵呻吟,那是金属内部应力变化的呜咽声。船首与舰炮深深的埋入波浪之中,巨浪是如此的庞大,就像一座高不见顶的山峰。如果战舰身后是一片浅滩,贴近底部的海水会因为摩擦而减速,上面的海水在惯性作用下就变成了常见的巨浪。8万吨的巨舰在他面前如同树叶一样,眨眼就会掀翻。

    然而最糟糕的事情并没有出现,巨浪好像突然踩到了陷阱,波峰仿佛自由落体,如山崩一般下沉。

    孤云感受到全身都失去了重量,五脏六腑在空中飘浮,一种想吐的感觉充斥着脑仁。

    翻过波峰的“梼杌”船首向下,他似乎已经不是一艘战舰,而是向海面俯冲的飞船。

    孤云浑身的血液突然从头顶涌到脚底,她两眼发黑,大脑一片空白。

    难受的重力让人难受了好几秒,一切重新恢复过来。孤云使劲摇晃脑袋,短发飘飘,让大脑的血液回到正常的位置。

    也许是因为黑视的缘故,眼前的舰桥似乎暗了不少。

    “有没有人受伤。”

    支起身子,神志清醒的孤云发出了第一声询问。

    “受伤的应该没有,但是反应堆停了。”18号报告。

    没错,在腕机的全息投影上,聚变反应堆所在舱室全部显示黄色。

    “怎么会这样!”孤云惊叫道。

    18号取下脑机,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意外。昂克人的聚变反应炉爆炸时,相当于上亿吨TNT炸药同时爆炸,光是爆炸火球就达到好几公里。这么恐怖的能量输出将会引发强烈的电磁脉冲,相当于一颗超级EMP弹,这种电磁脉冲甚至有可能绕着地球转好几圈。任何被他覆盖的电子设备无论是否开机都会产生致命的电流,轻者无法开机,重则烧毁报废。

    “梼杌”当然是经过电磁脉冲防护加强的,但是在这么强大的脉冲面前,没有人敢拍胸脯打包票。

    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翻越海啸导致的重力加速度异常。

    激光核聚变的原理是利用大功率激光照射一个小小的靶点,一瞬间利用激光的光压和高温让那一点点聚变物质达成临界条件,完成巨变反应。

    在这个真空环境里,聚变材料是依靠惯性约束的,没有任何物质与他接触。这就意味着,激光必须精准打中靶标,偏一点就没办法形成核聚变需要的压力和温度。

    刚才那种海啸已经完全超过了任何一种自然环境能造成的加速度波动。这自然有可能引发故障。

    但是,激光聚变的优点在于,即便反应失败也不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然而,在这个尴尬的地方,失去动力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轮机部,立即重启反应堆。”

    “我们需要能量。”

    “飞轮电池和辅机电源全部供给反应堆。全船停电!”孤云令道。

    “冷却反应堆,清理靶点。”

    余波,正在将“梼杌”号推向海岸。

    18号很是着急,但是没有办法帮忙。核聚变反应炉是超精密设备,需要专业工程师维修,其他人只能干瞪眼。

    更残酷的地方在于,核聚变反应炉激光点火是一锤子买卖,成功还好,一旦失败那些输入的能量就打了水漂,必须由辅助发电机继续积攒能量。对于“梼杌”号来说,用一台烧油的发动机来积攒电能,这简直就是牙签搅水缸,他不顶事呀!

    无奈,18号只能独自对着舷窗发呆。

    远处核爆炸火球还挂在天上,他已经突破平流层,长成了一个震古烁今的大蘑菇。白色,非常漂亮。下面,是一条类似风筝线一样的小小的白烟柱,18号并不知道为什么平流层下只能留下这么小的白烟。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900公里外能感受到如此强烈的冲击波和海啸巨浪,爆炸中心的洛米达岛现在恐怕已经是寸草不生。

    远在神都的林缜恐怕已经知道了打击。因为帝国东北部疆界距离洛米达岛也不过900公里。

    那里驻守的帝国军士兵一定感受到了这份来自对岸的热浪。

    不!即便在神都的地下工事里,也一定感受到了爆炸的震动。他是如此的强烈,至少相当于7.7级地震的威力。那些高楼即便没有被冲击波吹飞,也会被地震波直接震塌。这些人是最绝望的,相对于爆炸中心那些直接蒸发的人,他们将饱尝绝望和痛苦,在缺水和炽热空气炙烤中死去。

    林缜应该会抓住这次机会吧。

    一定会的,他是名将。

    18号似乎已经看到,在耗尽燃油之后,洛米达空军的战机只能留在地面上等死。而远处,帝国军的重型坦克集团如钢铁之墙,隆隆推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