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乡根 > 六十九章

六十九章

    女英语老师出去了,陆勋坐在电脑前炒股。

    申阳心想:“你在家里炒股也就罢了,上班时间也炒,你还好意思说庄春山考研是不务正业,你才是老鸹笑猪黑——自个儿不觉得!可是申阳不会因为他嘲笑庄春山而与他发生冲突,他们之间得维持好关系,陆勋背后的关系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对于申阳这种毫无背景单纯依靠自己的才能而竞聘上团高官的青年才俊来说,只能说他很幸运,遇上了正直爱才的杨三喜。申阳年纪不大,可是在教学上的成绩不小,他先后取得了山州市优秀教师、区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曾经历过考研失利,又遭遇过情变的申阳,对庄春山无形中生发了同情。只不过申阳已过了这个坎,他放弃了考研,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了非常平和的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淡一切。作为数学老师,申阳的脑子特别灵光,不仅数学课教得棒,麻将打得好,而且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如鸟投林,非常圆润,他深得吴河高中上至代理校长杨三喜,下至学生们的喜爱,他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也是学校数学学科挑大梁的人,更是杨三喜的左膀右臂。申阳在领导的器重中享受着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价值,他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希望自己的仕途能更上一层楼,他的这个理想很快便变成了现实。

    不久,吴河高中老校长年龄“到站”了,他背着处分退休了,为人生画上一个不圆满的句号,这是他一生中的遗憾。可是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工作出现了纰漏就要承担责任。老校长在这所学校奋斗了几十年,从普通教师一直干到一校之长,他把青春和热血奉献在这片热土上,让这所学校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为教职员工建起了有史以来的住宅楼,实施了有史以来的面向全校教职员工公开招聘中层干部的政策,使吴河高中高考成绩稳居民权区同类学校前两名。吴河高中的校史上有他光辉的一页,他在师生中享有良好的口碑,影响力依然存在。退休的老校长谢绝了杨三喜聘用他做顾问的想法,趁着身体还硬朗,他想去私立高中打工,发挥自己管理经验丰富的特长,发挥余热。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那份浓浓的教育情结。尽管国外的女儿女婿再三邀请他和老伴去那儿享受天伦之乐,可是他离开了教育就像鱼儿离开了水,瓜儿离开了秧儿。拗不过女儿的邀请,老伴带着无限的遗憾去了女儿那里,而他则去了山州一所私立高中,担任了高级管理人员。

    老校长退休了,留下的校长位置。按理说代理校长杨三喜去掉“代理”二字,是板上钉钉的事,可是有了陆勋和陈副局长在,事情起了波澜。围绕吴河高中校长的位置,各方人马使出浑身解数,激烈竞争,一度暗流涌动。

    在民权区教育局党委研究代理校长杨三喜转正的会议上,陈副局长持反对意见,理由是杨三喜是老校长的人,吴河高中学生管理出现这么大的娄子,说明上届班子治校无方,管理能力不足。老校长负主要责任,而杨三喜作为副手之一难辞其咎,因此坚决不同意杨三喜转正。陈副局长的发言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骨子里打着如意算盘,先阻止杨三喜扶正,然后再进一步地运作,由他兼任吴河高中校长,一把手的风光,陈副局长垂涎欲滴。陈副局长深知单凭自己在局党委班子里的一票,孤掌难鸣,他找到了自己的“靠山”——区委某领导干预,事情开始悄然地变化,杨三喜的地位岌岌可危。

    对于陈副局长的意图和背后动作,老校长心知肚明。为了吴河高中的将来,他决不能让陈副局长的“算计”得逞,他要为吴河高中推荐一位真正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舵手,他不能放任杨三喜被他们这些人搞下台。杨三喜年富力强,能力出众,在他代理校长职务的两年内,学校管理井井有条,各方面工作继续向前迈进了一截。并且在民权区教育局组织的民主测评中,杨三喜也获得了“大局观念强,作风硬、能力强、善于团结同志,有开拓精神”的评价。这是吴河高中校长的不二人选。然而在陈副局长的强大攻势下,杨三喜的处境艰难,民权区教育局也控制不了局面。关键时刻,老校长出马了,他找到了自己的老同学山州市委领导力荐杨三喜,向他陈述吴河高中的过去、现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杨三喜的能力、人品和业绩。以此证明,吴河高中需要这样干事创业的人。与此同时,在老校长的鼓励下,学校的教职员工也自发地向民权区教育局递交联名信要求任命杨三喜当校长。面对双方的软硬实力,民权区教育局进退维谷,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由吴河高中全体教职员工民主投票产生新校长,结果陈副局长和杨三喜的得票率分别是20%和80%。杨三喜以百分之八十以上选票的绝对优势战胜陈副局长,担任吴河高中新一届校长。这个结果众望所归,却让陈副局长闷得吐血。

    深得人心的杨三喜,上任伊始,大刀阔斧,开始实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计划,时代在弯、教育也在变,吴河高中不能仅定位于文化课,而是应该学会多条腿走路,引进职业技能教育,这样让来自于农村的孩子学技术、学技能,即使榜上无名,脚下也有路。任何好的计划都需要得力的人执行,老校长退了,教务处王主任没两个月也退了,职位空缺。杨三喜把团高官申阳提拔为教务处主任,让他承担更重要的任务。并且通过公开竞聘方式,从教学骨干中提拔了两个业务尖子,充实到中层干部队伍中。一个更重要的职位——副校长空缺。民权区教育局决定在中层干部中选拔一名副校长,充实学校领导班子。经过酝酿提名,政教处主任陆勋、办公室主任许三妮、总务处主任吕源都符合条件。陆勋雄心勃勃,上窜下跳,志在必得。他让他的姑父陈副局长使把劲儿。陈副局长反复跟杨三喜沟通,让他推荐陆勋为唯一人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