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乡根 > 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所谓的第一关面试过后,应聘人员被分成了两拨儿。庄春山和几个人被带到了隔壁房间,其余的人继续留在房间。隔壁房间又是一间办公室,庄春山看到靠窗的桌后,坐着一个中年男人,约四十七八岁。黑脸膛、扁平鼻子,一双眼睛如鹰榫似乎把人看透,嘴大、下巴宽,庄春山猜测他大概是杂志社负责人。

    他仔细地打量了庄春山等人,然后介绍了自己和《经典引读》杂志社的创办情况。庄春山猜得没错,他就是社长。

    社长:“这个杂志社是企业性质,上级主管单位是江河市文联,主打刊物是《经典引读》,为中学生提供美文阅读刊物,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为提升学生中考和高考语文成绩而不懈奋斗。下面请你们谈谈对市场的看法。”

    庄春山对于市场营销并不懂,他只是从自己担任过高中教师的实际经验,谈了如何办好刊物,使之更好地让中学生喜闻乐见。社长听了微微地颔首,脸上现出了赞许的神情。

    等到几个人侃侃发言后,社长满意地点点头:“经过第二次面试,你们被录用了。”

    庄春山:“什么时候上班?”

    社长:“越快越好,先培训,后上岗。”然后社长反问一句:“难道你不想知道你身上的什么品质打动了俺?”

    庄春山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社长:“是你曾经当过中学教师的工作经历,还有你身上吃苦耐劳的品质。”

    庄春山讶然了。

    社长:“小伙子,好好干。”他用力地拍了拍庄春山的肩膀,说:“俺要和其他人谈话呢,若没有别的事你先去吧!明天来签合同。”

    庄春山毫不迟疑地和《经典引读》杂志社签约了,当他在合同上郑重地摁下鲜红的手印时,一种归属感油然而生。这么多天的奔波和劳累值得,他终于找到“婆家”了。他憧憬着美好的梦想:他在江河扎下根儿,让珍妮来此应聘。想着想着,他幸福地笑了。

    与杂志社正式签约的这一拨儿大学生有二十名,这些人中男女比例差不多,女大学生做电话营销员,通过电子商务销售杂志;男大学生做业务员,携带书籍分区跑市场。《经典引读》杂志社承诺每月付一千八百元的基本工资,奖金看绩效,所谓绩效就是每月业务员销售的《经典引读》杂志数量。社长特别交待,等庄春山经过业务员的工作历练后就把他调回编辑部做编辑。目前这家杂志社的编辑只有两人,一个女孩,一位老者,两人分别是文学青年和大学退休教师,编辑队伍亟需补充新鲜血液。庄春山明显感觉到女孩看他的眼神中含有醋意。庄春山懂的,她是怕庄春山抢走了她的饭碗。

    庄春山开始工作了,他带上杂志社统一配发的名片,背上一捆《经典引读》杂志,回到山州市全力推销。山州是相邻三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还是久负盛名的茶乡。天蓝地绿、山明水丽、树繁花茂、雨丰水沛。拥有北国江南之雅号,有宜居城市之美誉。山州下辖十县二区,人口数百万,自古人杰地灵、历史悠久;革命老区,英雄辈出;文化厚重,资源丰富。如果《经典引读》杂志在此打开销路,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庄春山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杂志社社长为他们壮行时慷慨激昂的话语:“各位壮士,俺以茶代酒敬大家,希望你们马到成功,满载而归!”他还满怀信心地交待庄春山:“好好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俺等你胜利的消息!”

    庄春山用力地点了点头,豪情满怀:“保证完成任务。”庄春山想:凭自己的一腔热情和吃苦耐劳的恒心与毅力一定会打开市场销路的。然而他并有预料水有多深,路有多难。开拓市场拼得的是能力,靠的是人脉。庄春山从山州市区开始,挨个儿跑书店。书店一般分布在学校附近,找到学校也就找到了书店,这是规律。

    庄春山来到山州六中大门旁边的朝阳书店,他满腔热情,极尽谦恭地向老板推销他的杂志,老板随意地翻了一下,撂在一边,丢下了一句:“先放这儿吧!”。

    庄春山:“我发过来一批货,你帮忙销售,利润好说。”

    老板:“你先发两百本过来,我试试行情!“

    庄春山:“发货没问题,我们杂志社说了,先付款后发货!”

    老板脸拉起了老长,放下杂志:“你拿走吧!”说完,拿起一把鸡毛掸子独自扫灰,庄春山感到那鸡毛掸子就在自己的周围挥舞,他是在掸灰,还是在撵自己快走?

    庄春山:“老板,我,我……”

    书店老板不耐烦地说:“走吧,走吧!”庄春山连人带杂志被他轰了出去。委屈的眼泪在庄春山眼眶中打转儿,研究生“屈尊”做推销员,在世俗的眼光看来是高射炮打蚊子,即使是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照样可以干;更让他伤心的是他鼓起勇气、无限热忱地向客户推销产品,头一次就遭遇了滑铁卢,这往下的推销还咋做呀!他走在山州的大街上,熟悉的建筑、熟稔的街景,变得陌生起来。一家商店的音箱正在播放《大海》的歌曲,他的心茫然起来,他害怕遇上熟人,怕颠覆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印象。当初,大家认为他读研了,无论是做官从教,皆能出人头地,衣锦还乡;没想到世事时移,事与愿违,他沦落成了一个看人脸色、见人陪笑的推销员。现实的落差与理想的王国天渊之别。他想起了那句时髦的话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一筹莫展之际,庄春山想起了社长面授的锦囊妙计:除了书店外,各县区教研室也是其公关的对象。他按照杂志社提供的电话号码,给山州市民权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打电话,说是有领导题字的杂志,希望主任指导一下。对方何等灵光,瞬间明白了来意,他不慌不忙地说:“对不起,俺在外地出差,半个月才能回来!”

    庄春山:“那您回来了,我再联系您!”

    主任:“到时间再说。”不等庄春山说再见,对方快速地挂断了电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