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乡根 > 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庄春山和志愿者们完成救灾任务后回来了,他们带着难忘的记忆和丰厚的精神收获回来了,受到了英雄般地迎接。可是天山大学全校性的毕业论文答辩活动结束了。导师刘子涵为了庄春山,曾把论文答辩日期一推再推,庄春山还是错过了最后的时间。天山大学特事特办,为庄春山特批一次专场答辩会。在学校八楼会议室里,尽管是他一个人的答辩,但庄重严谨,未减丝毫。两边的桌子坐满了答辩的教授,从外校聘请的答辩主席端坐在主席台上,周围坐满了观摩的师弟师妹们。庄春山在众目睽睽之下,沉着地陈述观点,机智地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获得了全票通过。在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上,庄春山头戴黑色学位帽,身穿蓝色学位袍,粉红色的垂布格外显眼,他和师弟师妹们依次走上主席台接受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席授予学位。天山大学校长亲手把系挂在他硕士帽顶的深蓝色流苏,由帽檐右侧拨到左前侧中部时,庄春山意识到自己正式毕业了,他的人生即将开启一幅新的画卷。

    “春山,今晚咱们和导师聚餐,告别饭!”王鸿庆说。

    “好!”庄春山愉快地答应了,心里随即翻上一股酸楚。

    王鸿庆的脸又恢复了愁容,庄春山知道他在想什么,拍了拍他的肩膀:“车到山前必有路。”王鸿庆回头会意地看了一眼庄春山,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晚上的聚会,是在金色海岸餐馆雅间举行,这是一家具有西域风情的酒店。建筑式样类似城楼,屋顶是黑色瓦房,下面是三层楼房。一进门是一个大厅,正对旋转大门的是吧台,大厅内放着四棵“万年青”,靠墙边摆着两组红木沙发和一张圆桌。大厅中央顶部垂着一盏水晶灯,造型复杂,灯光柔和多彩,营造出富丽堂皇的氛围。大厅的角落恰到好处地摆着阅报夹、鱼缸和石雕。墙上挂着巨幅装裱书法《兰亭序》,让这家酒店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顺着台阶走上二楼,你会发现走道内一排红色的柱子上挂着大红灯笼和中国结,连廊墙洞里展示着青花瓷。在清荷厅,刘子涵坐在圆桌上席,围坐在刘子涵两旁的是任课老师,挨着老师依次坐着师兄、庄春山、王鸿庆三人。四名弟子唯独缺少袁惜梦,刘子涵黯然神伤。他倒了一杯白酒,洒在地上,神情肃穆地说:“第一杯酒敬袁惜梦,愿她在天堂安好!”全场鸦雀无声,气氛让人窒息。庄春山响亮地吮吸了一下鼻子,王鸿庆转过身用纸巾擦拭眼睛。

    刘子涵见状,连忙岔开话题,他讲了一个故事:海中有一种鱼叫鲸鱼,它每次浮上来之前,都是先把自己沉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浮上来。见大家侧耳倾听,刘子涵切入正题,我的意思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找工作时把期望值降低一些,沉下身子,从底层做起,做杰出,你就是成功者!

    见大家若有所思,刘子涵宣布一条消息,尽管声音不大,但这个“重磅炸弹”足以把在座的人“炸”晕了。

    刘子涵:“本来今年咱们专业没有留校资格,但学校根据未来五年学科发展规划,给咱们专业特批了一个指标,也就是说你们四个人中,不,三人中有一个人可以留校!”大家面面相觑。

    “大家推荐一下,谁合适?”刘子涵笑眯眯地扫视四周。

    “怎么?不吭声了?”

    “再不吭声,我就点将了!”

    见大家还是不吭气,刘子涵冲庄春山点点头:“庄春山吧!他入校三年来,勤奋踏实,学术研究有起色,学术潜力不错,就他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多日来,应聘工作劳而无功的一幕幕艰辛浮现眼前,他不禁热泪盈眶。他之前也渴望夹着一本讲义站在大学的讲台上侃侃而谈,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学生,那是一种享受。现在他的梦想变了,因此这个姗姗来迟的美好工作,对庄春山来说,已经不具有任何吸引力了。他的根在家乡,他的梦在山州。他想也没想,就把这个机会拱手让了出来。

    庄春山平静地站起来:“导师,还是把机会留给别人吧!”庄春山话语一出,四座皆惊。大家猜不透庄春山这小子是吃错药了,还是发高烧了,天赐良机,他居然不识好歹,这倒让人费解了。

    出乎刘子涵的意料,他大失所望:“春山,你再考虑一下!”

    庄春山:“我考虑好了,我适应不了这里的干燥气候,我要回乡创业。”

    刘子涵冷笑:“创业?你要考虑清楚了,这不是一句话!”

    之前,为了找工作,庄春山受了恁么多苦,看了恁么多白眼,没有结果,现在不期然而然,这不是他梦寐以求的结果吗?若留在天山大学不出十年,他一定会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这是由他的学术潜质和勤奋踏实所决定的。英语过六级,发表学术论文八篇,其中两篇在核心期刊发表。与导师刘子涵合著一本专著,虽然刘子涵的名字排在他前面,但主要撰稿人是庄春山。如此优秀,又深得刘子涵宠爱的庄春山,美好的前程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可是他心志已决,不可移易。

    庄春山:“刘老师,您待我恩重如山,谢谢您。经历前一段时间的奔波,我体验到了找工作的酸甜苦辣和世态冷暖;在汶川地震现场,经历生死考验后,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挣到多少财富,拥有多大的权力,而在于为社会,为他人做多少有益的事情,所以我决定回乡创业了。”

    刘子涵面无表情,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王鸿庆急了,说:“师哥,你说明白点,我咋听得有点玄乎?”

    庄春山认真地说:“我之所以放弃留校机会,回乡创业,有六大理由:一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适应不了天山的干燥气候;二是我的根在山州,我对生我养我的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我想为家乡做点事情;三是为了珍妮,我的女友,这是我深受的女人,她已经在家乡的山区小学任教,我不能离她太远;四是我从我的同学邱富升、钱广源,以及许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上汲取了信心和力量;五是国家的好政策。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内容,我看到了希望;六是家里还有老娘需要照顾,我的姐姐远在树州照顾不了娘,娘也不愿意离开老屋。”庄春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尤其是刘子涵的心,他的话刚落音,全场自发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刘子涵频频点头,拈起一片餐巾,擦了擦溢出眼眶的泪花,说:“春山,好样的,我支持你!”

    王鸿庆:“你刚才说的钱广源、邱富升是谁?”

    庄春山:“我的高中同学,创业成功了,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典范,都是我的榜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