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乡根 > 第一百六十六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路也是自己选择的,只要自己喜欢,并且排除前进中的困难就能干成事,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柳沙河村在人们眼中是一处生态宝地,这里的山峦和田野宁静而深刻,这里充满大自然的恩泽,这里工业企业与农业相得益彰,这里生态宜人,五彩斑斓,仿佛是一首美丽的诗篇;这里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

    柳沙河村由一个交通不便、贫穷落后、时有范前等恶势力横行的偏僻小山村,变成了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获得了很大发展的明星村。柳沙河村火了,火在了新闻媒体里,火在在自媒体里。随着新闻媒体报道,柳沙村的带头人庄春山频频出现在新闻视界。

    这年,柳沙河村分来了一名女大学生村官,她叫燕嫣。硕士研究生学历,年轻富有朝气身材曼妙,曲线傲人,面容姣好,圆圆的脸上,闪动着会说话的大眼,高高的鼻梁、乌黑的头发、猩红的嘴唇,散发着不事雕琢的美。嘴巴灵巧,腿脚勤快,气质高雅华贵,她一来到柳沙河村就成为山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姑娘的职务是村支书助理,他负责协助村支书庄春山处理村委的日常事务,填写各种报表,沟通联系接待,接送文件资料、打印、起草报告、讲话,筹办会议等等,是庄春山的好助手。

    在工作上,他同庄春山密切合作,日常接触非常频繁,这种场景难免会被村民们看到,也有好事的村妇私底下议论,看庄春山同这个大学生村官走在一起倒像两口子,反而看到珍妮与庄春山在一起的机率不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很快传到珍妮耳朵里,珍妮起了疑心,于是她故意制造工作上与庄春山交集的机会,有时候会说到村部来送一件衣服,有时候又来问孩子开家长会了问庄春山去不去?其实,她心里非常清楚,庄春山是大忙人,肯定走不了?可是她依然这样乐此不疲,这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庄春山心里头奇怪:老婆最近特别关心自己,关心到细致入微的程度了,完全没必要这么繁琐呀。事出反常必有妖,当他问珍妮的时候,珍妮总说没有什么?只是关心关心,害怕他身体过度劳累,毕竟人到中年了嘛!

    直到有一天,庄春山开着宝马车载着燕嫣去山州市参加一个紧急会议,这幕场景恰巧让珍妮看到了,珍妮的醋坛子立马打翻了,心里极不高兴。到了晚上,珍妮打电话让庄春山回到金色水岸的家里,两人要说说孩子学习的事情。庄春山说他正在开会。这话让珍妮的心里头极不舒服,抱怨说:“白天开会,晚上也开会,你和那个女大学生村官就这么忙吗?”

    庄春山一听珍妮说话不对,火气很大,酸味十足。他奇怪地问:“亲爱的怎么了?”

    珍妮:“怎么了?自从有了孩子,我们二人世界的时间就少了,我整天围着孩子,老一大截儿,你是不是外头有人了,不喜欢我了!”

    庄春山诧异地问:“怎么了,你听谁说的?!”

    珍妮:“我亲耳看到的!”

    庄春山笑了:“那你看到我和谁在一起了?”

    珍妮:“你和那个燕嫣!”

    庄春山忍俊不禁,说:“那是我的助理,我们只是工作关系!”

    珍妮:“谁信?你们今天晚上是不是就在一起啊!”

    庄春山怒了,说:“你胡说什么?我们是在市内开会,会议举办方安排食宿!”

    珍妮:“那我不管,我要你回家!”

    庄春山:“我们有纪律呢,不能回去!”

    珍妮:“我不管!”

    庄春山无奈地说:“那我回去看看你和孩子,然后再回来!”

    庄春山驱车回到了金色水岸小区,却发现家里头没有人,他正在纳闷间,手机响了,珍妮说她在新区的别墅里。

    庄春山心里头窝着火,驱车又来到新区别墅。保姆开了门,两个孩子迎了上来,一个抱住他的腿,一个牵着他的手,欢呼雀跃地说:“爸爸回来了!”

    一儿一女好可爱,全是珍妮和保姆带着。尽管庄春山说过,自己的房子宽敞,两家的老人——珍妮的父母和庄春山的母亲一起居住,让老人们安度晚年。可是庄春山的母亲在乡下住习惯了,不愿意到城里来。只有珍妮的父母平时住在庄春山的别墅里,而珍妮有时候住在别墅,有时候和保姆带着孩子住在金色水岸小区,因为那边是学区,有一所重点小学门槛费非常高。

    珍妮也会开车,她开着一辆奔驰小轿车,平时就放在地下车位,去乡根集团上班,他都是搭着庄春山的宝马车。如果需要到柳沙河村的果园转转时,珍妮才开着奔驰车兜风。

    此刻,庄春山见到珍妮的脸拉着,他就主动和岳父母搭话。岳父母对庄春山还算重视的,当初他们百般阻挠自己的女儿不要跟这个穷小子交往,是女儿执意与他交往,为此珍妮与父母发生了不愉快。看来,还是女儿有眼光,庄春山人品好,又有能力,这是他们深感欣慰的。他们甚至还为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然而庄春山从不计较什么,都成为一家人了,有什么好说的。

    庄春山和岳父母攀谈一会儿,他们借口休息,回自己的房间了。孩子们则在保姆的带领下,正在画画,玩得正嗨。

    庄春山顺着楼梯走上二楼,珍妮和庄春山的卧室在二楼,庄春山进来给珍妮一个温柔的拥抱,珍妮黑着脸,躲闪着。庄春山把她抱得更紧了,在她耳边呢喃:“亲爱的,我不是回来了嘛,你还生气吗?”

    珍妮本来一肚子气要向他发,此刻听他这样一说,气消了大半,脸色缓和了下来。她揶揄地说:“春山现在有钱有地位了,再也不是这前那个在地里干粗活的庄春山了,我配不上你了!俗话说富贵换妻,你要是看不上我,我就给你们挪窝了!”

    庄春山:“你说的,这是哪跟哪儿,莫名其妙!”

    珍妮:“你不是有了新欢了吗?”

    庄春山:“乱弹琴!”

    珍妮:“从前我听说了,不相信,今天我看见了,你还否认?”

    庄春山:“咋可能?你要相信我,我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人,也不是见异思迁的人!”

    珍妮:“算你有良心,当初你可是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我义无反顾地嫁给你,你可不能负了我!

    ……

    两人正说着亲密话,突然楼梯一阵响,原来两个小家伙找妈妈了。夫妻俩赶紧正襟危坐,又恢复了严肃的谈话。

    珍妮:“我命令你,以后如果非必要,不要在外头过夜,要回家,知道不?”

    庄春山:“这个尽量做到!”

    珍妮:“什么尽量做到?你要离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远些!”她怕庄春山不理解又说:“你才三十七八岁,风华正茂,事业有成,女孩子见到你会动心的,你要坚守底线!”

    庄春山哈哈大笑:“怎么会呢,你是孩子他娘呢!”

    孩子进来了,他们一个冲向了爸爸,一个冲向了妈妈,两个孩子天真无邪,庄春山非常开心,珍妮心花怒放,一场误会迎刃而解。

    然而,误解一时解开,并不代表着以后不会产生矛盾,随着庄春山事业的发展,社交面拓展,他接触了更多的人缘,一时间更加顾不上家,也无法顾及珍妮的感受,珍妮刚刚平复的心又起了波澜,她对庄春山的疑心与戒心又开始拉满弦儿。不仅如此,她甚至亲自查岗。晚上,庄春山正在开会的时候,珍妮打电话问,你在干什么呢?有时候庄春山去省城开会,正在路上行车的时候,她也要求庄春山发一段视频给她盾,这让庄春山非常苦恼,也成为了笑柄。庄春山心想,这珍妮咋变得这样呢,日子好过了她的情绪不好了,她要去看心理医生!

    庄春山从省城办完公事回来,回到家里,一顾疲劳,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板栗炖土鸡、板鸭冬瓜汤、油焖大虾、菲菜炒鸡蛋、有机菜花、清蒸鲈鱼,加上买的卤猪蹄、三纹鱼,荤素齐全。晚宴上,珍妮及其父母、保姆,两个孩子坐在一起,庄春山特意开了一瓶珍藏的茅台,与岳父共饮,孩子们喝果粒橙,女人们喝红酒。晚餐的气氛很融洽,大家的兴致很高,尤其是庄春山的岳父喝得满面红光,兴高采烈。岳母也喝得脸红通通的,尤其是珍妮满面绯红,像擦了胭脂。

    吃罢晚饭,庄春山与珍妮又进行了一次长谈,珍妮说她很害怕失去庄春山,失去现在的婚姻。庄春山笑了,怎么会呢?珍妮坚定地摇了摇头。庄春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要带珍妮一起去看精神科医生。然而珍妮断然地摇了摇头。她坚决地说:自己心理没有病。庄春山无奈,只好作罢。

    夫妻二人小别胜新婚,又是一番恩爱,有酒助兴,甜蜜无比。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珍妮又恢复了查岗行为,再次让庄春山苦不堪言,烦不胜烦,他觉得离开珍妮是一个解脱,于是他正式向珍妮提出一个要求,没想到珍妮当时就差崩溃了。她说庄春山忘恩负义,看不起糟糠之妻。这话越说越严重,庄春山与珍妮的感情危机越来越严重了,和谐的婚姻亮起了红灯,这让珍妮的父母很着急,他们要急于化解矛盾。他们首先严厉地批评自己的女儿,钻牛角尖,怀疑一切。岳父母看得远,为女儿的幸福计,他必须这样做。珍妮的父母劝导女儿:“你和春山历尽艰辛终于走到一起,也才有了今天,可以说苦尽甘来,本应该好好过日子享受生活,可你却这样较劲,这是放着好日子不过,而偏往牛棚里钻啊!

    都是因为爱。爱使得珍妮吃醋,爱使得珍妮敏感,因为她爱庄春山所以她对于任何靠近庄春山的女子保持警惕。

    苦恼中的庄春山靠忙碌的工作来暂时淡忘家庭带来的烦恼。然而这样还是觉得压力压大了,弦儿如果一直这张着,没准哪一天会断的。

    因此闲暇之时,庄春山也会拿出佳能相机拍摄柳沙河的夕阳,拍摄乡村的田园风光,他用”S”构图和慢门来拍摄河流,用大光圈、高感光度、三解架拍摄茶园夜景。用高速来拍摄飞翔的水鸟,……拍照累了,他回到果园的屋里铺开宣纸,创作几幅书法作品——条幅、斗方、横幅、中堂,他在书法创作中安“心”。有时候,他兴致所至,也写些散文随笔什么的投给报刊,也偶有豆腐块发表。他创作的小小说《老王打工》发表在农民日报上、《暖流》发表在山州广播电视报上,他写作的《雪景小感》发表在大河报上,他的文笔优美而细腻,他的思想深邃而富有哲思,他的语言灵动而富有智慧。当郝书记、陆镇长在报刊上读到庄春山的作品时,高兴地打来电话,分享他的快乐。庄春山仿佛又复活了,他在文学艺术的陶冶中释放烦恼,体验精神愉悦,感受生命本源。

    他就吃住在果园里,那就是先前他和母亲、珍妮创业时住过的房子,如今虽然旧了,但是依然能住,况且他的果园还有农家乐,这里吃、住、钓、棋一条龙服务,庄春山在与田园的亲密接触中想让自己的心冷静下来。娘仍然住在老房子里,面对儿子的盛情邀请,她再次强调说:“不愿到城里头住别墅,不习惯!俺在农村住习惯了,熟人也在这里,俺舍不得离开故土!”他想孙子孙女了,就让庄春山开车把孩子送来玩半天。果园丰收时,她总是带上葡萄、苹果、梨、大樱桃,坐着拉果子的车去城里看孙子孙女。

    当他发现庄春山不太爱回城时,很快看出端倪,一询问儿子,果然儿子与儿媳的感情出现了问题。娘不高兴了,语重心长地对庄春山说:“你们那么多的风浪都过来了,现在日子好了,两个人咋别扭了?!”

    庄春山有难言之隐,他对娘说:“娘,你别管,过一阵子就好了!”

    娘:“好什么好?这都多长时间了!”

    庄春山:“不好,就不过了嘛!”

    娘斥责道:“混账,你说的轻巧,你们大人不过了,那我孙子孙女怎么办?”

    庄春山:“你不知道,珍妮不可理喻!”

    娘:“珍妮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俺了解她,你肯定是惹着她了,不中,俺得问一问!”

    娘有老人手机,她电话打给珍妮,还没有问话,珍妮那边就泣不成声。“珍妮,发生了什么事?给娘说,娘给你作主!”

    珍妮深叹一口气,说:“算了,还是不说了!”

    珍妮越伤心,庄春山的娘越觉得事情不一般,她心里放不下,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珍妮说:“春山在外头有人呢!”

    如一声炸雷把庄春山的娘轰得晕头转向,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说:“还有这回事?这是大是大非的事情,俺得问清楚,那他在外头是跟谁好?”

    珍妮如此这般,竹筒倒豆子一说。

    娘关了手机,脸板着,心里头特别难过。转头把庄春山叫住:“刚才,珍妮说你在外头有人了!是不是真的?”

    庄春山:“她就是无理取闹,见风是雨。先前怀疑我跟我的助理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好不容易向她解释清楚了。没过多长时间,现在又怀疑我跟集团会计小颜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小颜是一位年轻的大学生,一个乡根集团的普通财务人员,管着公司账务,作为集团负责人我得了解财务的支出、收入状况啊!接触多一点,又能说明什么?”

    庄春山的娘陷入了沉思,问:“你这样说,珍妮那样想,清官难断家务事。我就替你们断了吧,你把小颜解聘了吧!”

    庄春山大惊:“合同未到期,随便解聘员工,那是违反合同法的!”

    娘说:“我不管你说什么,总之家里头不能乱。家和万事兴,如果你现在不能解聘,合同是一年,还是两年?合同到期了再解聘!”

    庄春山没有言语,他坐在桌前,凝望着窗外的果园,眼神深邃,仿佛在思考人间的万千奥秘。他心想:“小颜,刚刚熟悉集团工作,工作能力强,业务上是一把好手,人品又好,辞退人家于情于理都过不去!”但是为了自己的家庭和谐也只好如此了。现在自己正在筹办果品加工厂的大事,在这种关键时刻,他不想自己家的后院失火而分散自己的精力,他也不想花费过多的时间成本来处理他和珍妮之间的感情纠葛,他相信他和珍妮在婚姻之船在生活的海洋里颠簸起伏,最终还会驶回属于自己的港湾。

    果品加工厂的手续,办执照、走审批……件件事情都需要他牵头去办,有时候亲自跑手续,他的果品加工厂受到了郝副区长(原吴河镇郝书记)的关心和支持,过不多久,又将成为柳沙河村的支柱企业之一。

    尾声

    时光飞逝,物是人非,柳沙河依旧静静地流淌,柳沙河两岸的变迁日新月异。走近柳沙河村,触摸它旺盛的生命力,配合着为之开放的灵魂,令人惊叹!柳沙河如同在时光之轴上拥有了独特的陈年体味而不褪色。随着春夏秋冬的轮换,每一个季节柳沙河村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与特色,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旺盛的生命气息,让小村更加璀璨多彩!庄春山的果园,每到收获季节这里都热闹非凡,人们一拨又一拨地来到这里采摘,研学,体验生态之美。

    老支书的儿子占扬经过刻苦学习,惟优异的笔试加面试成绩,考上了省城江河市人大的公务员。如今正在柳沙河村挂职锻炼,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老支书的影子,党性强,大局意识强,做事认真,实干苦干。可以断定的是,几年之后他再回到省城,有了基层工作的历练加持,他的人生舞台更加宽广,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后来他成长为人大的处长。

    而在柳沙河村这片热土上,乡亲们正在支部书记庄春山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正在把柳沙河人的梦想变得更加真切起来。不管这个过程需要二十年还是三十年,他们坚定地行进在奔向目标的大道上。

    繁华尽落,铅华洗尽,庄春山的心里依然彭拜着对初心的坚守,对田野的热爱。庄春山正在创作一部关涉柳沙河创业史的大作《乡根》,这部作品他用实干做笔,以汗水为墨,文字只是用来承载“乡根”丰富的内涵。再过两年,中国文学宝库里会诞生一部叫做《乡根》的长篇乡土励志文学作品!

    乡根,那就是“魂”啊!游子无论在他乡怎么发展,取得多大成就,可是“根”还在故乡!不忘来时的路,才能走向更远的路!

    (全书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