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篡位指南 > 二十六章 准备走私

二十六章 准备走私

    “这小侄故人的酒坊扩大了些规模,招人这事反而犯了难,他只好求到了我,这人多眼杂的,总会出些老鼠屎,这要是让人将他祖传秘方偷了去可怎么办。”

    “我呢,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您老,这军中有很多剩员,我大宋的好儿郎血洒疆场,烙下了伤,到了岁数,只能领半薪在军中做些杂役。”

    说着说着赵惇也是装模作样的哽咽了下。

    随后继续说道:这些小侄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啊。您这样,安排些靠谱的人手到我故人那里做些活计,不仅管饭,每个月还给他700文的薪水,月底还能领一斤白玉露。要是有家人,大可一起接过来,一起安排做些轻松的活计便是。

    李显忠听了也是点了点头说道:我淮西军中剩员的数量起码有两万,你安排的过来嘛?

    赵惇也是尴尬的挠了挠头:老爷子,您这不是难为我嘛。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做不是。这样,五十以下,四十五以上的,您给我弄个两百人,我保管安排妥当,日后赚了钱,再安排其他人,怎么样。

    “这样也罢,我在这先替他们答应了,你给的这饷银都是他们的三倍还多了,都是些苦命人,我替他们谢过了。”

    与李显忠商议好细节之后便回到了杜石住处。

    “石头,我们可能还要再买几套房子。”

    杜石一听这话当即一愣,“还没房子做啥?”

    “明后天,会有两百剩员来做工,你尽管可以放心。”赵惇解释过后杜石一下子不干了,当即反问道:这就是你说的靠谱?

    赵惇也是一愣,有什么问题吗?

    “你找两百贼配军过来,你管这叫靠谱?”杜石也是非常不理解的做法。

    这不怪赵惇,也不怪杜石。中国有句古话叫:好男儿不当兵,这句话是从宋朝开始流传出来,直到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的出现才真正的改变了兵在“民”心中的固有印象。

    “石头,这军伍之中会有些老鼠屎,但是你不能因为少部分人,而对这整个群体都不认可。难道因为我们汉人有杀人犯,有强盗,所以整个汉人族群都是强盗,都是杀人犯,你觉得这对吗?”

    “你放心,这两百人都是靠谱人,其中八十人跟你酿酒,剩下的我有其他安排。”

    杜石听了这话也没有继续说,但是这不代表他接受了这些“贼配军”,只是出于对赵惇信任,只是暂时接受罢了。

    说道还要再买几套房子,杜石两手一摊,没一点办法,那只能由赵惇来解决。

    可是李显忠一个武将,穷。完颜元直虽然答应了他做这买卖,但是他也,穷。没有办法,最后只能找到他那便宜老爹。

    他老爹可是正儿八经的亲王,跟他这种小辈的俸禄可是不同的,他爹每个月的俸禄足足有一百贯,虽然有整个东宫要养,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也是有不少存粮。

    “爹爹,跟您借点钱”赵惇选择直接开门见山。

    “借钱?你那俸禄不够你花的啊?”赵玮眼皮都不抬一下的说道。

    “您也知道,除夕的时候我那位故人酿造的白玉露深的官家喜爱,也算是名扬天下了,这自然而然的就不能弄一个人的小作坊了,这一要扩建,买房,雇工,买粮,自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您儿子也是眼光毒辣,当即决定入股。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赵惇嘴唇上下翻飞,说的天花乱坠,赵玮仿佛没有听见一般,只是平静的说道:你要借多少啊。

    “五百贯”

    正在喝茶的赵玮一口茶水喷了出来,你爹我还有东宫一大家子要养呢。你怎么不去抢啊?

    “爹爹,您放心,两个月连本带利的还您。”

    “最多两百贯,多了一分没有。”

    借钱就跟买东西差不多,你漫天要价,我坐地还钱,本来就打算接个一百贯的赵惇一听这话,心里已经乐开了花,这完全就是意外之喜啊。

    就这样,经过老爹的第一轮融资,赵惇的小公司算是初步步入正轨。

    当两百剩员来到杜石那里报道后,赵惇也是第一次对宋代士兵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些剩员大都是宋金战争中失去家园的流民,后被编入厢军当中。也没有流传的那么穷凶极恶。

    “在我眼里,你们不是贼配军,你们都是我大宋的好儿郎,为了这片土地洒过血的勇士。”

    赵惇一番话,众人的反应并没有达到他想象中的程度,应该可以说是毫无反应。

    尴尬的赵惇清了清嗓子:包吃,包住,一个月七百文的薪水,月底领一斤白玉露。

    话音刚落,人群中顿时一顿骚乱,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小官人,您说的话可当真。”一个老兵问道。

    “自然当真,还能诓骗你们不成。”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以头抢地,山呼他为大善人。

    赵惇也是搞错了思路,这些底层的士兵,你跟他们说什么国家大义,君臣父子,他们能有啥感觉,以前都是些种地的农民,如果不是战乱。一辈子可能都走不出过乡镇十里的地方。

    谁能让他们吃饱饭,给他们好日子,谁说话就好使。

    和完颜元直商量过了基本基调,也不分什么利润几成。而是采用其他方式合作。赵惇按照略低于市场的价格提供货物,完颜元直提供等价的货物作为交换,能赚多少,各凭本事。

    要不说胡人脑子有点差,跟他说什么贸易,货币啥的统统听不懂,就接受以物易物。这样的交易方式让赵惇头大。

    这样就能最大程度限制贸易逆差,货币剥削,之前准备好的套路都基本报废。

    赵惇只能改变思路,从货物上下手。按照略低于市场价,也有操作空间。

    二人相约,经和州入金国境内,淮西地界,如果出什么问题,找找李显忠大部分都可以摆平。如果摆不平,这淮西军队一把手也能帮着找找人。

    走私这个生意赵惇是绝对不会放过的,没有榷场,只能选择更暴利的方式,他本着我不赚,就让其他人都赚走的心态,毅然决然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