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篡位指南 > 三十五章 没钱怎么办?

三十五章 没钱怎么办?

    “我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首先这雷公柱用金丝楠木或者铁力木做导雷的顶部,效果肯定没有铁器来的好,木制结构本身就属于不导雷的一种。

    加上大多都修建在夯实过的砖土基地之上,一方面雷电能被导入土壤,一方面又能隔绝土壤水分保持干燥和绝缘性。

    但是由于木头淋雨后一定会变潮湿,而潮湿的木头则会增加导电性。我们可以在每层用琉璃瓦、陶瓷、或者特殊的铜制金属瓦片来做顶。将雷公柱换成七尺长的铁器,在雷公柱底端用铜线或者铁线连接地面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赵惇激动的说了半天,可是却让喻巧听的一脸懵B。

    赵惇想给他解释清楚这些问题,但是他对于绝缘等专业词汇还是不清楚代表什么。

    赵惇没法给他解释导电性是什么,为什么金丝楠木不如铁棒导电效果好,什么是电子等等.......只能无奈的说道: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你可以找一座高山,休两座简易的高架,一座在顶端放上七尺长的铁棒,铁棒与架子连接部分用陶瓷或者琉璃固定,铁棒接铁线或者铜线连接地面,另一高架什么都不放,一场雷雨过后您就会明白。

    喻巧激动的点了点头,虽然听不懂电子,导电性,绝缘等名词,但是他本身就对避雷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是能听懂个大概的,只是原理不清楚。

    其实古人对避雷从汉代开始就有了认识,并且发明了震龙,虽然用的材料不对。一直到了明朝时期,武当山上修建的金殿,每到雷雨天的时候便会有雷火炼顶的奇观,

    这也是对避雷的应用,只不过没有成为体系,以及成套的理论依据支撑,一直到1752年富兰克林进行的风筝实验才发明了避雷针。

    赵惇也是有私心的,这项成就,他并不想让其他人解锁,而喻巧就非常合适,风筝实验赵惇没敢说,毕竟这东西准备不好容易电死人,风险太高了

    正在他起身准备去山上做实验的时候,却被赵惇拉住:临安多雨,不如您收拾收拾,跟我一起回临安城中,着手准备下这樊楼的事宜?如有雷雨天再上山也不迟啊。

    喻巧思索片刻后回答:也罢,就先行前往临安吧。

    就这样,在建康处理完这些白盐的事之后,赵惇一行人在四月底的时候返回了临安城内。

    辛弃疾与杜石留在了建康负责“生意”,而喻巧就住在了赵惇家里,毕竟喻巧是建筑世家的传人,这樊楼的草图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在这一路上就把樊楼的草图画了一小部分,算是鸟瞰图,而具体的细节还没有完成。

    按照喻巧的设计,整座樊楼分为五部分,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组成。在布局上采取以东--西纵楼为主,向纵深延伸的形式。

    东楼的屋顶由4个九脊殿(歇山式)、30个翼角、12条屋脊组成了整体屋面,其建筑靠造型,显得错综变化。一层为“勾栏”,这宋朝时期,因为经济繁荣,很多人在做生意,所以都喜欢聚居在城市,然后就形成了很多繁荣的商业城市。

    而这些经商之人在闲暇之时,肯定会想着找些事情做或者说是希望有娱乐休闲的项目,简单来讲就是有钱有闲,这时一些商人就发现了这个商机。

    于是在人群热闹的贸易市场旁边建立了艺术演出的地方-“勾栏”,在这里不仅可以观看戏曲,还能欣赏其他的艺术节目,而且规模还很大,甚至能容纳几千人,所以勾栏就是宋朝的一个较有规模的大型演出场所。

    之所以称之为“勾栏”,是因为在这个场所里面设有演出的戏台、戏坊和观众就座观赏的场所-“棚”,然后四周好围着栏杆,在这个“棚”中间最多可容纳几千人,而二层和三层的细节图还没有画好。

    赵惇则是让喻巧赶紧将东楼的细节感觉画完,将二楼三楼先暂时作为吃饭的地方,赵惇心中的目标是将这樊楼打造成“南宋太古里”或者是“南宋SKP”这种集吃,喝,玩,乐一体的商业中心。

    而按照临安的房价,还不支持他一口气吃下去这么大的地皮,按照草图估计,这座樊楼占地面积大概是三平方公里,虽然知道南宋的房价高的离谱,但是算完价格不由得也是惊了赵惇一身冷汗。

    光地皮的费用就达到了一百万贯,五,十,万,万,万!!!

    赵惇所有的身价加起来也不过千贯左右,而能动用的铜钱不过五百贯。

    但赵惇也没想一口吃下这么大的地皮,先一点一点来嘛,先建东楼好了,因为他是桥廊衔接的建筑群,我先建一座楼不过分吧。

    本着没钱就找爹的原则,赵惇又是厚着脸皮的找到了他爹爹,顺便说一嘴,在宰相陈康伯的建议下,于五月正式册封赵玮为皇太子,改名赵煜,经陈康伯提醒与南唐后主李煜同名,

    又改为赵昚,赐字元永。

    现在他爹可是正儿八经的太子殿下了。虽然他爹之前没钱,但是身为太子,想要巴结的人大有人在。

    “爹爹,我有个事想跟你商量商量。”赵惇看着真在看书的赵昚嬉皮笑脸的说道。

    赵昚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后说道:你是不是又要钱啊?你不是说想到我大宋偏安一隅,就辗转难眠。希望效仿太祖弓马得天下,愿为我的驾前步卒,不愿担庸弱之名嘛?整天见不到个人,只有缺钱了才能见到你。

    一番话说的赵惇小脸通红,之前为了去建康,说了很多违心的话,现在被翻出来说事尴尬的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赵惇脑袋转得飞快,在酝酿了一下之后换了一副慷慨的表情:爹爹,我最近确实忙了些,不过我可没飞鹰走犬做那纨绔子弟,我可是在忙正事呢。

    赵昚听了这话马上阴阳怪气的说道:你是没飞鹰走犬,你天天忙着去酿酒了吧?怎么你以后想当个酿酒师傅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