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我的悟性实在太高了 > 第一章 淮苍有苍尧

第一章 淮苍有苍尧

    苍尧镇的医馆并非只有一家,但要说最好的医馆,那便只有妙手阁这一家。

    妙手阁在苍尧镇名声很大,就连和苍尧镇相距很远地方的人,都对妙手阁这间医馆有所耳闻。

    这间医馆创立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只有五年之久,名声却是盖过了苍尧镇原本几家百年老字号医馆,以至于其余几家医馆生意无比惨淡。

    满屋子的好药材无所用处,医馆盈利也是越来越少,气得几个白胡子老郎中吹胡子瞪眼,对此却又是毫无办法,毕竟妙手阁的那位宁郎中,的确对得起妙手二字。

    其实他们也很疑惑,为什么一个不过二十的少年,对药理知识的熟悉程度,竟是比他们这些年过半百的老郎中还要高许多,而且其针灸手法,竟然和他们不相上下。

    否则他们当时也不会着了魔似的,明知这家伙是来自己医馆偷学的,还是将自己的许多行医经验和药理知识倾囊相授。

    值得庆幸的是,妙手阁每隔五天都会关门一段时间,这才让其余几家医馆不至于关门倒闭。

    ……

    妙手阁内,宁楚彦正忙着整理药柜里剩下的一些药材,外边却传来几道熟悉的微弱敲门声。

    将手中的几株药材轻轻放在柜台上,宁楚彦拍了拍手,便去打开了房门。

    看着门外的一片漆黑,又看了看门前的文弱书生,宁楚彦笑道:“这么晚了还光顾我妙手阁,怎么了喻之兄,身体有恙?”

    站在门外的书生陈喻之微微一笑,轻轻拍开宁楚彦拦在门上的一只手,慢慢地走进了房里,将手里的一壶酒和一幅字放在了桌上。

    宁楚彦将门关好,看着桌上的一壶酒有些疑惑。作为陈喻之多年的好友,他可是很清楚,这个书生从不喝酒的。

    仿佛看出了宁楚彦脸上的疑惑,陈喻之解释道:“昨日遇见一奇人,说我资质甚好,要收我为徒。见那人容貌极为出尘,并且在诗词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我便同意了,我爹娘也欣然同意,因此得跟他走,明日一早就会离开苍尧镇。在这苍尧镇,我这个书呆子没什么朋友,你算是一个,而且是最好的朋友没有之一,所以我今晚才会来找你谈心。我陈喻之从小到大没喝过酒,不过和最好的朋友离别在即,我无论如何,也得和你喝一壶!”

    宁楚彦听后觉得有些伤感,因为在这苍尧镇,他最好的朋友,也就只有这个文弱书生陈喻之了。

    陈喻之被人称作书呆子,他宁楚彦又何尝不是一个书呆子,只不过一个痴迷诗书典籍,一个沉醉于药理知识罢了。

    ……

    宁楚彦其实并不是从小就对药理知识感兴趣,导致他无比痴迷药理知识的,大部分是他的父亲。

    宁楚彦并非一直居住在苍尧镇,而是六年前从很远的地方搬来的。

    他原来居住的地方也是一个镇子,叫做青柳镇,规模比苍尧镇大一些。

    宁楚彦父亲是当地衙门里的一个捕快,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歹人砍断了双腿,这便使得这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也失去了钱财的来源。

    此后宁楚彦一家的生活变得尤其艰难,不仅需要照顾身体有恙的爷爷,还得四处求药帮宁楚彦父亲止血续命。

    由于药材很贵,而宁楚彦母亲又没什么赚钱能力,眼看着家里的钱财就要耗尽,宁楚彦母亲只能改头换面,被迫悄悄改嫁给另一个镇子的富商,然后每隔一段时间给家里寄点钱。

    在那段时间里,宁楚彦整个人已经麻木,听见自己父亲痛苦的呻吟声,眼泪已经流光的他无泪可流,甚至一度想要用刀帮助自己父亲结束痛苦,然后将那把刀插进自己的脖子。

    但是宁楚彦不可能这么做,毕竟那是自己的父亲,他如何下得了手,又如何能够下手?于是宁楚彦便给父亲四处买药,没日没夜的照顾自己父亲。

    有时爷爷身体抱恙,他甚至还得照顾爷爷,以至于有时候两三天都不能休息,而在那个时候,宁楚彦仅有十一岁。

    可是即便如此,宁楚彦父亲依旧没能挺过去,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停止了心跳。

    由于宁楚彦父亲生前心善,帮助了镇子里的不少人,因此当得知他去世后,许多好心人筹钱给宁楚彦父亲买了一口较好的棺材,挑了个风水还算好的地界,给下葬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宁楚彦收到了他母亲的来信,还有寄来的比往日多许多的钱。

    信中告知宁楚彦带上他爷爷离开镇子,重新找一个地方生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除此之外,信中还有墨色格外重的三个字:

    对不起。

    对于自己母亲的离家出走,宁楚彦没有什么愤恨情绪,因为他母亲会给他寄钱,还会给他写信。所以在宁楚彦的认知里,自己母亲是出去赚钱了——为了救治伤势严重的父亲。

    宁楚彦很想念父亲,也很想念母亲,但同时也很担心自己爷爷,因此他听从了母亲的话,带着自己爷爷四处奔走,最后定居在了苍尧镇。

    父亲离世给宁楚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再加上自己爷爷又身体抱恙,所以在定居苍尧镇后,他便非常刻苦的钻研起了医术。

    由于宁楚彦在医术一途有非常高的造诣,或者说,宁楚彦在任何方面都有很高的天赋。不到一年时间,宁楚彦只靠自己钻研学习,就完全掌握了大部分药理知识,并且学会了针灸。

    而在后来,宁楚彦为了学到更多的药理知识,在苍尧镇的好几个百年老字号医馆都当过学徒。

    由于宁楚彦超高的医术天赋,那些白胡子老郎中都对他刮目相看,然后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和多年的行医经验,完完全全传授给了宁楚彦。

    得到了那几个老郎中的倾囊相授,宁楚彦的医术很容易便超过了他们,当觉得时机成熟后,他就在苍尧镇开了一家医馆,然后因为宁楚彦精湛高明的医术,这家妙手阁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苍尧镇。

    但是就在宁楚彦靠着自己医术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他的爷爷也离世了。

    如果是疾病原因,宁楚彦必然能够妙手回春,但是他爷爷的生命却并非是被疾病夺去,而是衰老。

    经此一事,宁楚彦砸了自己亲手做的题名“妙手回春阁”的牌匾。

    妙手阁依旧叫做妙手阁。

    ……

    回想起往事,此刻的宁楚彦依旧觉得无比悲伤,同时也非常想念已经离世的爷爷和父亲,以及那个离家出走的母亲。

    摇摇头,宁楚彦不再被回忆支配,他望着桌上的那一壶酒,说道:“只喝酒容易醉,我去做点菜。”

    宁楚彦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还用剩下的药材给陈喻之做了道大补汤。

    这一晚两人聊了很多事情,也诉说了许多不舍之情,一阵推杯换盏后,从未沾酒的文弱书生已经是快要昏死过去。

    不过在昏死前,陈喻之还是艰难的将自己带来的那幅字给打开,送给了宁楚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将那幅字递给宁楚彦后,陈喻之就晕倒在了桌上。

    宁楚彦看着纸上龙飞凤舞且依旧透着墨香的十个大字,心里不由得称赞一句“好字!”

    将字小心收好,宁楚彦便将陈喻之抱到了自己床上,然后开始收拾桌上的饭菜。

    一切做完后,宁楚彦就坐在柜台前开始观看医书,然后在酒意的席卷之下,也慢慢的靠着柜台睡下了。

    ……

    第二日,妙手阁内已经没有了陈喻之的身影。

    宁楚彦知道,自己那个最好的书生朋友离开了。

    经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叹了口气,宁楚彦去一间房内拿出一个背篓,准备上山采药。

    虽然和朋友分别很是悲伤不舍,可妙手阁还得继续开下去。

    妙手阁经营了那么久,所赚的钱其实早就够宁楚彦雇人去采药,不过宁楚彦并不想请人。

    毕竟在如今的苍尧镇中,没有人的医术能够比得上他,对于药材的熟悉程度也没人能超过他,因此即便宁楚彦请十个人去采四五天药,还不如他自己一个人去来得快。

    更何况要是让别人去,容易采到一些外形和药材类似的杂草,后续处理起来很不方便。

    另一方面,妙手阁经营的五年时间内,宁楚彦已经习惯了自己去采药,并且他会制毒,再加上在这五年时间内他不断锻炼自己的身体,已经足够在山上保证自身的安全。

    宁楚彦背着背篓刚走到街上,就发觉今天的苍尧镇有些不一样,循着人群望去,他发现了一群穿着与苍尧镇居民大不相同的人。

    “淮苍剑宗的人,三年居然这么快。”宁楚彦有些感慨的喃喃自语。

    三年前淮苍剑宗就来过苍尧镇招收弟子,当时他和陈喻之都去参加了。

    本来通过了初试两人都无比兴奋,憧憬着能够成为淮苍剑宗的弟子,学得一身本事后四处行侠仗义,可最后两人却是灰头土脸满面颓然的各回各家。

    淮苍剑宗每三年最多只招收三十个弟子,因此通过了初试并不代表成为了淮苍剑宗的外门弟子。

    还需要通过第二轮考核,选出最优秀的那群人,然后这群脱颖而出的一群人才会被带到淮苍剑宗,接受宗门内部的考核。

    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考核,才能正式成为淮苍剑宗的外门弟子。

    当时宁楚彦本来以为凭借自己开六脉的实力,能够勉强通过考核,却没想到连第二轮考核都没能通过,就和陈喻之一同被淘汰了。

    想到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宁楚彦的脸有些发红,当他看到淮苍剑宗那群人中的为首一人时,脸色变得更加红润,因为那人是个姑娘,而且相貌极为出众,胸前两团更是极其雄伟。

    宁楚彦只是扫了一眼,便移开目光不敢多看。从街道两边传来的讨论声中,那姑娘是淮苍剑宗宗主之女,名为上官玲,要是让她注意到了自己的目光,怕不得被其一剑给斩了。

    宁楚彦背着背篓匆匆朝着镇子外走去,他此刻可没有了再去参加淮苍剑宗考核的心思。

    凭借他的判断,想要成为淮苍剑宗的外门弟子,十六岁前必须得打通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经脉,从而在体内开辟气府达到气府境,并且实力得超过大部分同龄人。

    但宁楚彦如今已经快要十七,依靠着自己精湛的针灸技术,以及各类药材的辅助,时至今日才堪堪打通十一条经脉,所以即便他今日再次去参加考核,也是白费功夫,最后依旧得灰头土脸的回来。

    ……

    淮苍山不只是一座山,而是由许多山峰山谷所组成的非常大的一片区域。

    淮苍剑宗,就坐落在最为靠前的几座山峰之上,在苍尧镇里的某些开阔地,就可以看到淮苍剑宗的一些建筑。

    由于淮苍剑宗在当地各个镇子都有不少的产业,宗门之人对当地居民比较友好,不仅会派宗门内的一些弟子帮助维护镇子里的治安,还会不时给各个镇子送上一批妖兽尸体。

    要是有上山砍柴或者采药的居民遇到了危险,只要被剑宗的弟子见到,都会对其施于帮助。

    不过即便有剑宗弟子的庇护,还是有许多上山的居民丢了性命。因为淮苍剑宗的弟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宗门内修炼,在山里四处游荡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而且山里的某些危险妖兽,就是淮苍剑宗的内门弟子撞见了,也会觉得非常棘手。

    若是真的遇到了这些级别很高的妖兽,那些淮苍剑宗的弟子都自身难保,又何谈保护其他人的生命。

    在苍尧镇生活了六年的宁楚彦,非常清楚淮苍山里的危险程度,但是他并不害怕。

    虽然他此时都还未打通第十二条经脉,从而开辟气府成为真正的修士,但死在他手里的妖兽,数量绝不下于一百。

    宁楚彦身体素质极好,毕竟从搬到苍尧镇的这些年来,他都有坚持锻炼自己的身手。

    不过仅凭他的身手,以及他开十一脉的实力,绝对难以敌过一只擅长战斗的低级妖兽。

    低级妖兽并不强,但却是对于那些已经开辟了气府的修士来说。而且许多刚开辟气府的修士,也不一定打得过一只低级妖兽,更别说打死,反倒有很大可能会葬身在妖兽口中。

    至于那些没开气府的普通人,就算几十个一起上,也不见得是一只低级妖兽的对手。

    宁楚彦也是一个只开了十一脉,尚未开辟气府的普通人。可是对于他来说,杀死一只低级妖兽却费不了多大力气,就算是遇见了中级妖兽,宁楚彦也有把握安全逃离。

    因为宁楚彦,非常擅长使毒。

    在苍尧镇生活六年,宁楚彦能把医术学得如此高明,当然也把毒法给研究得极为透彻。

    为了在淮苍山采药并且保证自身的安全,宁楚彦查阅了许多书籍。

    不仅熟悉各种药材的生长环境,对于各类妖兽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攻击方式,甚至是它们的弱点,也有非常多的了解。

    所以宁楚彦才能在还未开辟气府时,便能轻松杀死各种低级妖兽。

    淮苍山中,宁楚彦背着背篓轻车熟路的采药,对于并不是很喜欢饮酒的宁楚彦来说,采药和锻炼才能让他忘却诸多烦恼,就比如今天和自己好朋友陈喻之的离别。

    宁楚彦采药的动作很快,基本上采不到杂草,或者说根本不可能采到杂草。

    他不可能认识世间所有的药材,但是淮苍山中绝大部分的药材,甚至是一花一木一草,宁楚彦都能够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以及那些药材的生活习性和功效。

    宁楚彦熟练的将一株清理掉土块的药材放入背篓,然后站起身,轻轻拍掉手上的尘土,正准备向前走时,突然发现右侧不远处的大树一旁,出现了两只呲牙咧嘴的低级妖兽,赤炎豹。

    宁楚彦看着那两只面目狰狞,却畏缩不前的赤炎豹,只是眼神锐利的瞪了它们一眼,就将它们吓得夹着尾巴逃走了。

    同一时间,一条正在树枝上睡觉的刺尾蛇仿佛察觉到了熟悉的恐怖气息,立刻睁开眼睛滑下树枝,不经意间蹭掉几片树叶,然后它压扁腹部,飞速朝着树林深处滑翔而去。

    宁楚彦望着那几片缓缓掉落,如同绿色蝴蝶一般的树叶,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他第一次进山采药的时候,这些低级妖兽应该都觉得这个普通人是自寻死路,给它们加餐来了,可当它们尝到巨大的苦头后,肯定肠子都悔青了。

    因为宁楚彦只有前几次才会将所有袭击自己的妖兽都给杀死。到了后边,宁楚彦为了以后上山采药没有那么多的妖兽打扰,都会特意放走一些群居的妖兽。

    那些被故意放走的妖兽都中了宁楚彦的毒,虽说不会致命,却会在以后的好几天时间里倍受折磨。

    久而久之,宁楚彦便在那些低级妖兽中建立起了威信,以后只要闻到了宁楚彦的气味,大部分妖兽都会避之不及。

    当然,其中不乏还有些头铁的妖兽不信邪,非要和宁楚彦这个普通人碰一碰,然后就又中了宁楚彦研制的某种不致命却极为恐怖的毒。

    “最令淮苍山外围低级妖兽闻风丧胆的普通人,我宁楚彦在这苍尧镇,也算是个传奇人物了吧。”

    宁楚彦扫视四周,发觉竟是一只妖兽也没有了之后,既有些自豪,又觉得有点失望,“看来我新研制的毒没法发挥作用了。”

    他又摇摇头笑道:“不过也不一定,说不定后边会有运气好的低级妖兽送上门来。”

    “这次带来的鬼椒烈藤毒,不仅能让舌头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辛辣,就连身体各处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酥麻感和灼烧感,而且至少能够持续五天,再加上上次收集到的鬼面椒年份不错,汁液我还进行了多次的提纯,所以这鬼椒烈藤毒的持续时间,或许还能延长不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