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静心斋笔记 > “藏拙”的重要

“藏拙”的重要

    今天,想起上周的一件事,和上一章一样,我先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

    【背景】今天她带哥哥去上吉他课了,我在家里带妹妹,下午的时候,妹妹说要出去晒太阳、要出去玩、要玩泡泡水。于是我就带着妹妹到了小区人最密集的圆盘处,玩她最爱的那个魔法棒泡泡水。说来真的好神奇,小朋友们对泡泡水这个东西,似乎都无法拒绝,那个泡泡枪一开,十多个小朋友围着妹妹转,妹妹拿着泡泡枪跑,开心得就像拿着奥运火炬的雅典娜女神。这个时候,有一个戴着眼镜、一身牛仔衣、牛仔裤的年轻爸爸带着一个小男孩也一起过来了,于是发生了下面这句对话。

    牛仔裤粑粑:“你这小孩两岁半了吧?”

    我表面上,“……”,但其实我心里,这牛仔裤是不是有点傻?

    你能知道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有多震撼吗?虽然我家妹妹身高不高,但也是满足国家身高标准的标准身材,现在幼儿园读中班,刚刚过完4岁生日。

    现在随着每家的生活习惯不同、饮食结构不同,再加上个体差异,我能理解,现在很难从小朋友的身高来判断年龄,我对这个牛仔裤说的这句话所造成的冒犯,能够表示理解。他能突兀地、冒昧地、糟糕地说出这句话,除了能够说明他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年轻的、愚蠢的新手爸爸以外,对我没有完成任何伤害。

    我个人还是觉得,对于自己无法准确做出判断,或者说没有把握确定的事情,在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应该多用咨询和疑问的语气。比如,这个牛仔裤如果实在是好奇我女儿的年龄,如果是这样问:“这个小朋友多大了?好可爱”那我接下来就可以和他继续把这个话题聊下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直接就把天聊死了。

    其实,向牛仔裤这样的人很多,会有这种说话方式的人,其实和年龄无关,我也见过一把年纪的爷爷奶奶,说话也是这样没轻没重,这些只能说明他们自己的愚笨,证明不了其他的什么。犹记得我的领导,她曾经跟我分享过一个我们家哥哥的故事。

    那次应该快十年前了,她带着我们家哥哥和另一个小女孩在一起玩,那个小女孩是她奶奶带着的,然后这个小女孩比我们家哥哥应该小了蛮多,矮了半个头。但是由于环境不一样,我们家哥哥比较斯文,她比较活泼,这次他们在小区里爬一个坡的时候,我们哥哥爬不上去,然后那个女孩的奶奶直接说:“来来来,他爬不上去,我们来教他。”然后就是吧啦吧啦,说什么小孩在要怎么怎么养……当时,我估计我家领导脸都绿了,只是爬个坡,还让你爬出优越感来了?

    还有很多人,不分青红皂白,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上来就对着他们的小孩说:“来跟这个弟弟(妹妹)一起玩”,“不要抢弟弟(妹妹)的东西”……拜托,这些人对着比他们小孩高处半个头的人,叫弟弟(妹妹),这不是脑袋里有泡吗?对于这些说话不过脑子的人,我给他们一个建议,把弟弟、妹妹统一换成小朋友,这样才不会显得你们太蠢!

    继续回到开头那个牛仔裤,他说完那句话以后,其实我也看了一下他的小孩,是个男孩,走路还是那种踉踉跄跄的感觉,应该不到2岁,但是我不是一个好奇的人,他儿子有多大,和我有个嘚的关系,所以我觉得,这个牛仔裤就是一个纯新手爸爸,压根就什么都不懂,所以就更应该懂得这两句话。同样送给大家,与君共勉。

    “好奇害死猫”。

    “人一定要懂得藏拙”。

    “好奇害死猫“是西方谚语。西方流传着两个故事:

    1、有一只可怜的猫,看到桌子上有一个罐子,它就很好奇这个罐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结果一不小心就掉进了滚烫的罐子里死掉了。

    2、还有一只猫,看到一个土堆非常好奇,而且土堆上面还有一个洞,这下猫就更好奇了,它不顾劝阻非要将土堆挖开,想要看个究竟,结果挖出来一条毒蛇,然后毒蛇就把猫给咬死了。

    猫的好奇心真的很重,有养过的就知道,猫常常会离开小窝秘密地四处探险,总是想要去触碰或探究新奇的事物,这些探究反而有时候会让它们遇到危险。

    对于自己不懂的,或者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情,就多用疑问和询问的语气进行交流,把自己的不足隐藏起来,这样是可以充分增加润滑度,减少摩的。

    所以,有时候我带我家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小朋友们玩小朋友们的,我在旁边主要负责安全,确保他们不要受伤就行。我才不会好奇谁谁谁多大了,谁谁谁多高了,但很多人就是好奇,而且又愚蠢,说话不过脑子。一个人一旦又好奇又不知道藏拙,大大咧咧跟个大炮筒子一样,到处放大炮,那种场面很难收拾。

    社会就是个江湖,闯社会就是混江湖,江湖讲究的就是个人情世故,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