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静心斋笔记 > 如何缓解焦虑?

如何缓解焦虑?

    容易焦虑的人都有一个不太健康的习惯:那就是:过度思考——思考过去,思考未来,就是无法专注当下。

    “今天工作上出了一个纰漏,完了,领导会不会不喜欢我了。”“我性格内向不爱社交,是不是只能做基层打杂了。”“论文好难啊,我一直拖延,是不是毕不了业了。”“最近身体有点虚,会不会要生什么病了。”我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焦虑的念头,都有个共同点:在反思过去、在关注结果,但唯独落下了:“那我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呢?“责备过去,担心未来,这才是焦虑的根源。当你焦虑的时候,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没有方向,也无法专注到该做的事情上。结果就是在焦虑中忙忙碌碌,除了消耗时间并没有前进一步,可是自己并不自知。那怎么才能摆脱这种情况?

    01主动叫停没有意义的杂念

    我们之所以总是跟过去较真,是因为我们总是在拿一把社会的尺子去量自己。但凡是自己达不到期望值的尺寸,都会陷入内耗模式:“我如果当时那样做会不会更好。““我可能真是像领导说的那样能力不行吧。“如果你进入这种思维的圈套,你的过去除了消耗你,没有成长意义。与其让过去消耗你,不如让过去成为指导行动的灯。之前有段时间,我在职场中过得很累,总是敏感地觉得领导对我有意见,每天下了班都感觉心累无比,心累的背后是对自己的否定、怀疑、和对很多事情的无法控制感。但是再想下去,除了更累,还能获得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察觉到这些杂念,每当脑中有这些想法,就要主动叫停。运用你的意志力,主动去识别、观察你的想法,把扰乱你的杂念慢慢清除。

    02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

    很多人焦虑起来,不是把焦虑化为行动,而是开启了无限拖延。越拖延,越焦虑。其实,拖延是因为我们“太怕失败”。为了“避免失败”,我搞个“拖延战术”,万一真的失败了,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没有好好努力。于是,拖延--焦虑--拖延,自此形成一个负面循环,也成了给自己贴的一个负面标签。怎么才能不拖延呢?我有个研究生学姐,大家写论文都很焦虑,面对学校要发顶级期刊的压力,大家都很拖延、畏难,能坚持写就非常不容易了。但是这个学姐,她竟然发了2篇SSCI!!我们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平时她也很爱玩啊。学姐告诉我们:“其实写论文很简单,我每天就早上起来写一个小时,晚上睡前写一个小时。我这半年里,只要保证每天2个小时的论文时间,其他爱干嘛干嘛。这样积累几个月后,自然就有了结果。”当时我就佩服这位学姐,原来我们都在盯着结果,却把过程丢了。而学姐的妙招就是相信:“结果是无数过程的积累。”那给结果找一个大概率实现的过程就行了。就像写论文是:每天2小时的论文时间。那身体健康可以是:每天1小时的运动时间。那升职可以是:每天1小时的复盘总结时间+比前一天更多的进步。如果我们把过程都做到位了,不管未来怎么样,我相信你都会是快乐的。

    03用“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呢“代替过度思考

    应对焦虑最好的办法是行动。我发现身边职场上不内耗的人、容易被领导欣赏的人、容易在工作上拿到结果的人,都是那群善于思考“我现在可以做些什么“的人。他们不会困于“过去怎么样”的情绪内耗,也不会执着于我一定要“达成什么”的结果。而是,专注思考现在能做的行动。一旦有想法,就立马实施。这样的人,没时间焦虑。

    最后

    古人早有智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能生静,静能生慧,慧生万物。只有我们真正静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会出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