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软禁皇帝

    十几息的功夫,超过十名金吾卫倒在血泊中。

    李世民彻底惊住了!

    “你们……”

    他知今夜危险,有人要造反,忙起身大呼:“郑仁泰何在?”

    郑仁泰,现任金吾卫大将军。

    对李世民绝对忠诚。

    “郑仁泰在此!”

    一个响亮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紧接着,一位身形魁梧的壮汉,穿赤红蟒袍,腰挎横刀,手中提着一物,大踏步而来。

    正是郭子仪!

    “圣上,郑仁泰谋逆,已被臣斩杀。”

    他将手中之物往殿内一抛,竟是一颗大好头颅。

    那头颅在地上滚了数丈,洒下一路血迹,正好停在李世民面前。

    虎目圆睁,满脸血污。

    不是郑仁泰还能是谁?

    原来,当李泰入殿劝谏李世民之时;殿外郭子仪也带领亲信,血洗了宫中的金吾卫。

    经过十日的谋划,郭子仪手下三千名金吾卫,逾百人混入宫内。

    除了殿内的十几人,其余大部分都潜伏在郑仁泰身边。

    小时一到,立刻骤起发难,送郑仁泰和忠心他的金吾卫上路。

    郭子仪割了郑仁泰首级,取了上将军令牌,这才赶到宣政殿。

    宫内在其他地方值守的金吾卫,到现在还不知道上将军已死。

    等李泰控制了李世民,随便一道旨意,便可以完成金吾卫权利的交接。

    看见郑仁泰的头颅,李世民反而平静下来。

    哼,谋逆?

    他纵横大半生,什么阴谋没有见过?

    这个胆敢穿着赤红蟒袍、面容阴戾的陌生壮汉说的话,他半个字都不信。

    郑仁泰谋逆?

    鬼扯!

    真正谋逆的人就在眼前!

    他重新坐下,看着李泰,叹道:“没想到你们竟然掌握了金吾卫,真是一步好棋!”

    “就连咱身边的内侍,也都收买了吧?”

    李世民看了一眼殿内站着的,从始至终没有说话的几名太监。

    “李泰,让你背后那个人出来!”

    他绝不相信,这一切是李泰独自谋划。

    控制金吾卫,收买内侍太监,骤然发难,这里面展现的能量和宫变经验,不是一个性格软弱的所能具有的。

    李泰苦笑:“父皇,儿臣的话,你怎么就不信呢?”

    “今日兵谏,确是儿臣一人谋划。”

    “儿臣也不想这样,但父皇一意孤行,要立李治为太子,为了大唐的将来,儿臣只好行此下策。”

    在李泰和李世民交谈期间,郭子仪命人收拾了地上的尸体和血污。

    此时走过来禀报:“殿下,三大殿附近的金吾卫和太监都已经换成我们的人。”

    “只要皇帝不出宣政殿,不去大明宫,三大殿发生任何事,都不会走漏急报。”

    “好,依旧监视宫内,同时朝臣府邸、皇子居所也不要松懈。”李泰点头,并告诫道,“关键时候,不可出一点疏漏。”

    郭子仪起身领命:“属下晓得。”

    看着李泰熟练地安排一切,那些凶悍之徒尽皆服从,李世民仿佛重新认识这个儿子。

    现在,他开始相信,没有人在背后驱使。

    这一切都是李泰独自谋划。

    不知怎的,内心竟还有点欣慰。

    老李家,到底没有出懦弱无能的后辈!

    “你在人前性子软弱,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想不到,竟暗中掌控了咱的金吾卫,有这么多人为你所用。”

    李世民不由感叹:“真是好隐忍啊!”

    得知是儿子逼宫,背后没有其他人布局,李世民心中放松不少。

    自家儿子再怎么闹,大唐江山总归还是李家的。

    旁人,就未必了!

    李世民冷哼一声,骂道:“你也别觉得委屈。”

    “你自己故意示弱,人前胆小怕事,咱怎么可能把皇位传给你?”

    “咱立李治为太子,以后他做了皇帝,像你这样软弱的性子,反而能活的安稳。”

    李世民反问李泰。

    不待回答,他依旧道:“咱已经嘱咐李治,等咱去了,他即位做了大唐皇帝,要善待兄长。”

    “也不算亏待了你。”

    这时李世民抬头,看着李泰的眼睛,依旧道:“只是看你今日这番准备,一个王爵怕是无法满足你。”

    李世民这是在探他想法。

    兵谏,逼宫,想要干什么?

    李泰轻轻一笑,毫不掩饰地答道:“那是自然!”

    “儿臣既然举事,区区藩王之位,怎会放在眼中?儿臣做——就要做这大唐的皇帝!”

    李泰言语掷地有声!

    “这大唐的天下,父皇治不好,皇叔治不好,李治也治不好。”

    “只有儿臣,才能拯救大唐,振兴苍生!”

    纵观大唐历史,前中期土地吞并,粮税贪墨,杂税摊派;到后期,只有百分之五的农户拥有土地,而他们要承担全国百分之七十的田税。

    文人结党,勾连突厥异族;大商人富得流油,从不纳税……

    宗室供养,天灾多发,府兵积弊,科举舞弊,腐败严重……

    弊政太多,却因为祖宗之制,至唐亡都没能改善。

    李泰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弊政通通革除,打造一个强盛的大唐王朝!

    李世民听李泰大放“豪言”,出奇地没有奚落,而是感慨地评价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然有这么高的志向。”

    李泰笑着回应:“父皇,有志不在年高。”

    目前的交流氛围,李泰是挺满意的。

    至少,一向脾气强硬的李世民,面对兵谏没有暴跳如雷。

    还能正常交流。

    这代表,很多事情都可以协商。

    “你准备怎么对付咱?”

    一阵沉默后,李世民问出了实质性的问题。

    李泰眨了眨眼睛,试探说道:“父皇可愿意交出兵权,让儿臣节制天下兵马?”

    李世民笑了:“然后咱禅让给你?”

    李泰点头。

    “哼,你在想屁吃!”

    李世民破口大骂:“老子还没糊涂呢!”

    交了兵权,禅了皇位,那就只能任这崽子揉捏。

    李泰双手一摊:“那没办法了,只能委屈父皇在宣政殿多待一些时日。”

    “什么时候父皇想通了,再说吧。”

    没有取得绝对的优势,李泰不会傻到放李世民离开。

    哪怕李世民是他亲爹。

    李世民闻言,冷笑:“你要囚禁咱?”

    “今日的早朝怎么办?咱身子骨硬朗,从不生病,每天都要上朝!你要是对朝臣说咱病重,不临朝,他们可不信。”

    李世民被李泰兵谏逼宫,一直很淡定的依仗,就在这里。

    他是个勤政的好皇帝,只要在京,每天必上早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