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魔法原理学 > 前言—背景,原来发在第一卷的

前言—背景,原来发在第一卷的

    ——注:此段可先不看,一千字左右,开始——

    夕阳西下,湛蓝色的天空中,太阳周围飘着几片由红色渐变为橘黄色的云彩,昭示着明天是个好天气。毕竟俗话说得好,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由蓝色天空映衬着,也稍显蓝色的海水,不时的泛起朵朵白色的浪花。海水一起一伏的冲击着沙滩,好像它自个儿想就这样运动着,直到永恒。

    经过沙滩,往陆地上走去,不过很快就被一大片树林挡住了去路。

    这片树林中的树木,大部分选用的都是质地较硬的桦树、榆树、枣树等,而且都比较粗壮且高大,应该长了好些个年头,得有数十上百年吧。

    树林的看起来比较整齐,树木的间距也刚好,像是特意规划栽种的。从高空中看去,她就像一绿带,这绿带大约有四五公里宽。

    纵向的话,绿带向南面延伸十多公里,直到最后淹没在了群山里,北面沿着海岸线,直到再也看不清为止。天然的树林,可是很难形成这种的,料想是沿着海岸线种植了一圈吧。

    这么一想,这可不就是一个天然的城墙嘛,这城墙应该是用来抵御大海中的某些危险的吧。

    树林中穿插着纵横穿过的泥土路,路有三四米宽。不过这路,已经被压得瓷实且平整,只是还是有些许车辙导致泥土路有些凹凸不平,但是路中也没有一些顽强的小草,料想是应该是有人或者车常年走着。

    此时已是阳春三月,过了严冬,天气开始渐渐变暖,树木也都已经发芽抽叶了,道路两旁的林地里已慢慢变得郁郁葱葱,海风吹过时,一片沙沙声响起,很是悦耳。

    沿着道路,穿过树林,最后直到尽头,感觉骤然间豁然开朗,映入眼前的是一片三四公里宽的开阔平整地带。

    平地上长满了不足20公分的小草,看起来很像是草坪,不过草叶翠绿,长势很好,一看就是长期被丰富的营养滋润的样子。

    而草地呢,也被纵横交错的道路分成一块一块的,四四方方,很有那种阡陌农田的感觉,但是很可惜,它不是。

    纵横交错的小路上,不时有身着铠甲,拿着各式武器的士兵在巡逻。士兵们身着重铠,竟然能个个健步如飞,而且面色如常,这绝非一般人能做到的,料想他们的身体素质应该是超出常人一大截。

    沿着主道路,继续往前推进,到了尽头时,一道城墙挡住了去路。

    城墙十多米高,通体由大的石块堆砌而成,看起来很是结实。不过墙面上,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洞,它们像是由什么腐蚀而成的。墙面上还有着各式大小不一的爪痕、刀痕、锤击等痕迹,一看就是经常受到战争的洗礼。

    这么想来,城墙前面那片草丛长势茂盛,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有着充足的肥料来保证其成长的营养所需。虽然这么想有些残忍,但这应当就是事实。

    面前这段城墙,只能看到一座城门,而城门上边矗立着“永安城”三个大字。

    城门两侧,离城墙有一小段距离的地方,有着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池子,池子旁边还有一些锅炉、铲子等工具,这是做什么的。走近一看,池子里有的填充着海水,有的里面分布着稍显灰色的矮矮的盐山,这原来是晒盐、产盐的盐田啊。

    虽然这盐田产出的盐,泛着些许灰色和淡粉色,不那么晶莹剔透,让人一看便知道它不太纯。但也总好过没有吧,毕竟人体每天都要补充盐分的。再说,现在生产力有限,能有的吃就不错了,也没有挑三拣四的余地。

    不过看城墙上面布满伤痕的样子,应该是要经常经历战争的,那怎么又把盐田放在了墙外,不放进容易保护的里面去呢。

    这可能是城墙内部土地紧张,也可能是盐田重建比较容易,不值得放进里面。再说,如果是战争期间,盐田基本也会停产的。

    毕竟没办法运海水了,也就是说没有原材料了。再考虑到,便于运输和人员的撤离,盐田放在城外的城门两侧也是可以理解的。

    经过重重城门,穿过厚度有近十米的城墙,我们就进入到了城内。出乎意料的,映入眼前的竟然不是建筑区,而是大片大片的农田。田地规划的四四方方、整整齐齐的,中间还夹杂着各种沟渠、陂塘等水利设施。

    农田中种植着大片的小麦、油菜花、棉花、水稻等,还有着各种果树。这样看来,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很不错啊,至少吃饱方面应该没问题吧。毕竟田里不全是主食,还能种一些水果和副产品之类的。

    阳春三月,正值果树开花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别的花香味,清香扑鼻,好闻极了。而且啊,走一段路就能换一种香味,有趣极了,走在这条路上,一定是一种享受。

    沿着近十米宽的主干道一直走,走了有大约十里左右的样子,才终于看到一大片的居住区。或者说,这里才是真正的永安城。

    ——注:此段可先不看,结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