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易手

    众所周知,陶谦死后,车胄被曹操任命为徐州刺史。后来刘备趁机杀害了车胄,从而占据徐州。在扩张之路上,刘备与袁术展开交战,却被曹操赶出来驻扎下邳的吕布袭取了徐州。

    无奈之下,刘备不得不归附吕布,驻守在小沛之地,史称“(吕布)以(刘备)为豫州刺史,遣屯小沛。”在此情形下,袁术派将军纪灵统军三万进攻刘备。

    而刘备当时实力弱小,显然很难抵挡住袁术的此次进攻。因此,刘备便派人向吕布求援。而吕布竟爽快地答应了,亲自领军前来救援刘备。那么,为何吕布不惜触怒袁术,也要救援刘备呢?吕布救援刘备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原因呢?且听本文细细道来:

    根据《后汉书·吕布传》的记载:“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以攻备,备求救于布。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刘备,今可假手于术。”布曰:“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便率步骑千余,驰往赴之。”

    由此观之,当时刘备求援讯息到达吕布那里时,吕布所有帐下的将领都主张不去援救刘备,而可以趁机借袁术之手灭了刘备。

    但颇有头脑的吕布却是认为,如果此时袁术攻灭了刘备,将能向北联合太山诸将,从而会使自己陷入到袁术的包围中。因此,吕布坚持要救刘备。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吕布深知唇亡齿寒的这个道理,才会抛弃先前与刘备的嫌隙,而率军援救刘备。不得不说,吕布此举,确实是明智之举。

    而袁术大将纪灵听说吕布亲自率军前来,立即守军,以观时变,史称“灵等闻布至,皆敛兵而止。”而后,吕布以个人名义邀请刘备和纪灵两大敌对势力,以辕门射戟的方式巧妙化解了这次纠纷。

    有趣的是,吕布在调解此次纠纷中,曾对纪灵说了这样一番话:“玄德,布弟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由此观之,吕布此人,身上还是有着一丝趣味的。

    不久前,袁术由南阳转战到淮南,进攻扬州刺史陈温并将其杀了,随后袁术即自领扬州牧,将扬州刺史部视为自己的地盘。

    并且除此之外,袁术还给自己发明一个新职务:徐州伯。“徐州伯”这三个字显得不门不类,它不是朝廷的正式职务,但意思却很明显,相当于徐州牧。

    按照袁术的意思,不仅扬州是他的,就连徐州也是他的。

    当时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等人刚刚攻入长安,他们控制了朝廷,想结交袁术,就以朝廷的名义授予袁术左将军职位,虽没有提及“徐州伯”,但赐袁术“假节”,这让袁术俨然成为朝廷在东南地区的总代言人。袁术一向自视颇高,现在更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了。

    然而,朝廷的使者刚走,袁术就听到一个消息,说有个叫刘备的人成为徐州的新主人,袁术这才大怒,脱口说出了“不闻天下有刘备”那句话。

    袁术不仅说说,而且马上发兵去打。刘备不了解内情,大概还挺纳闷:招您惹您了?不能因为出身不同就要揍我吧?刘备想不通。

    不过,今天这一幕之前就被一个人料到了,这个人是陈群,那时刘备还在豫州的小沛,徐州来人请他就任徐州刺史,刘备准备去,离开小沛前陈群找到刘备,劝他不要去。陈群时任豫州别驾,相当于刘备的副州长,他劝刘备:“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陈群的意思是,您想当徐州刺史,您有这个实力吗?有没有问问袁术、吕布答应不答应?

    应该说陈群的眼光是独到的,判断是准确的,后面的事情也完全如他预言的一模一样。只是陈群没有告诉刘备怎么做才能抓住眼前的机会趋利避害,在可以看得见的机会面前,不可预知的风险往往显得不那么重要。

    而且,即使放弃了这次机会,就能避免与袁术的碰撞吗?也不一定。已在江湖,身不由已,没有风险要去,有风险也要去,

    刘备还是去了他曾经战斗过的郯县,就任徐州刺史,与徐州各界人士见面,表面淡定,内心却有点儿小激动。

    徐州易主,不仅对刘备来说是大事,对正在逐鹿的群雄们来说也不能算小事。当时北方争斗的群雄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方以袁绍为盟主,下面有曹操、刘虞等;

    一方以袁术为盟主,下面有公孙瓒、陶谦等。在袁绍和袁术牵头的两大阵营中徐州本属袁术阵营,陶谦一直视公孙瓒和袁术为友军,视袁绍、曹操为敌人,这就是他被曹操攻击时能从公孙瓒那里借来刘备的原因。不过,

    在刘备看来,自己的老同学、老领导公孙瓒在袁绍的进攻下正一步步走向衰落,陶谦也不在了,显然站在袁绍、曹操一方更安全。

    曹操已牢牢控制了徐州北面的兖州,从曹操现在的发展趋势看,彻底打败在兖州闹事的吕布是迟早的事,之后曹操肯定会再战徐州,那时公孙瓒指望不上,以徐州支离破碎的现状去对抗曹操以及他背后的袁绍,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

    对刘备来说,最理想的是两边都不参与、都不得罪,你们打你们的,我只作壁上观。但这是幻想,各方博弈渐深,已没有逍遥在外的空间。

    群雄逐鹿逐到了这个份上,没有朋友可以,没有敌人是做不到的。

    退而求其次,那就只能与最强大的一方结盟,刘备决定带领徐州来一个“改旗易帜”。

    为此,刘备以陈登等人的名义给袁绍写信,信中说:“上天降下灾祸,这场灾祸横扫我们徐州,徐州主事的人已经不在了,生民无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担心一旦有奸雄出现,趁隙袭取,那将有损盟主您的威名。所以,我们共同商议,准备推前平原相刘备来主事徐州,使百姓有所依归。现在寇难纵横,我无法亲自登门解释,特派遣下吏奔告于您。”刘备在信中直接称袁绍为盟主,是有精心考虑的,意思大概有两层:

    一是袁绍是公认的关东联军盟主,是习惯相称;二是徐州已决定投靠袁绍阵营,遵袁绍为盟主。

    两种解释中袁绍愿意接受其一还是都接受,就看袁绍本人的意思了。

    刘备想投靠袁绍阵营,但不清楚袁绍的意思,所以这封信没有以自己的名义写,而是以陈登等人的名义,算投石问路,避免直接送上门被拒绝的尴尬。对刘备的好意袁绍当然不拒绝,袁绍马上回了信:“刘玄德宏量大度,又很有信义,现在你们徐州人士乐于拥戴他,这实在是众望所归啊!”袁绍的态度很明确,他同意刘备当这个徐州刺史,也接受徐州加入他的阵营。接到信,刘备松了口气,北面之忧可以缓和了,曹操不会马上来攻徐州了。但刘备没有想过,袁术、公孙瓒那边该如何交代?尤其是袁术,就在眼前,你改换门庭,人家肯定有反应。

    袁术的反应很简单:出兵攻打徐州,而且说干就干。

    袁术发兵北上,想趁刘备立足未稳之际把他赶下台。刘备听说袁术要打他,虽然还有些困惑,但不敢怠慢,赶紧整顿人马南下迎敌。

    建安元年(196年)春天,刘备亲自率兵到达徐州刺史部南部一带与袁术交战,这时曹操已经把汉献帝和朝廷接到了许县,听说刘备跟袁术打了起来,曹操挺高兴。不久前,刘备收留了被曹操从兖州赶出来的吕布,一定程度上使曹操觉得很不快,

    但刘备现在跟袁术打了起来,在曹操眼里刘备又成为可依赖的力量,所以曹操要力挺刘备。

    曹操以朝廷的名义任命刘备为平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这是一份大礼。草根出身的刘备自此有了朝廷正式授予的爵位,同时也有了正式的军职。此前刘备的军职是公孙瓒授予的别部司马,相当于独立团团长,不仅非法而且非常低。平东将军在杂号将军之上,相当于战区副司令,刘备连升了若干级。

    如果真打起来,这必然是一场恶战,

    刘备综合实力不如袁术,但手下有关羽、张飞这样的虎将,人马经过一次次战场的洗礼,袁术想轻松打败刘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袁术这个人,自身动手能力比较差,但善于搞投机钻营,他很快发现了刘备的软肋,那就是刘备所收留的吕布。袁术跟吕布打过交道,吃过吕布的亏,了解吕布的实力,也深知吕布的为人,袁术于是私下里给吕布写信,让他在刘备的背后动手,事成之后许以重利。但是干这种事,吕布其实不用教,接到袁术的来信,马上就给刘备来了背后一刀。

    就这样,刘备稀里糊涂地被袁术打,又稀里糊涂地被吕布抢了徐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