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那是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天上的云乌鸦鸦的压在了每个人的头顶上,但坚忍着不下雪。来自北方的风不停的吹,带来了大漠上的沙土和严寒,也带来了来自北方的噩耗。他站在锦衣卫所的门口,感觉到了一丝寒冷。

    街上的行人仿佛预知北方兵事不利般的默然急走,蕴含着一丝不吉的气氛。边关告急的文书像雪片一般的纷纷飞来,隔一天,济尔哈郎和岳托指挥的右翼四旗军和科尔沁蒙古军突破大安口入塞;半日之后,阿巴泰、阿济格的左翼四旗军突破龙井口入塞,明副将易爱被斩。又隔一日,皇太极的主力军破红山口入塞,至此名将戚继光、李成梁建立起保卫京师的蓟北防线已经全线溃烂,皇帝再也坐不住了,下旨京师戒严,飞马传各路兵马入京勤王。

    远在山海关一线的袁崇焕急派总兵赵率教领二千关宁铁骑飞驰遵化守关,自带九千骑兵率总兵满桂、孙祖寿、祖大寿日夜兼程赶赴京师,而在他身后的山海关南门则不分日夜的源源不断开出整列整列的步卒向京师的方向进军。不仅仅是辽东,举国上下,疆土所到之处,都开出整师整师的军队,树着进军勤王的旗帜,向京城的方向开去。

    赵率教领着部下的二千铁骑往遵化的方向开去,那里是通往京城的最后屏障,只要遵化一陷落,遥望京城就再也无险可守了。但只要守住这座坚城,这十五万满蒙骑兵就无法前进一步。幸运并未跟随着赵率教,等他急奔到遵化城郊的时候,遵化外围的工事壕垣均已陷落,他未能率部入城,就在城外和数万休整以待的满蒙骑兵激战了二天二夜,终于因众寡悬殊而全军覆没在遵化的城下。隔一天,失去了这关键的二千援军的遵化陷落,巡抚都御史王元雅、推官何天球等均战死。

    至此,从遵化到京城则是一片坦途,再也没有任何可以据险而守的地利了。

    而这条路,蒙古的瓦剌部曾经走过,他们在土木堡大破宦官王振执掌的五十万明军,并俘获了正统皇帝,夹持着余威踏过古北口,来到了北京城下。大臣于谦力主监国的郕王就皇帝位,并征诏各府兵卒勤王,以民夫替换下沿运河解运粮草的士兵,编入了神机营,共得二十二万大军由带罪立功的石亨总领。就凭着这些拼凑起来的军队,于谦亲穿铠甲和也先的瓦剌骑兵大战了五天,甚至以炮火轰杀了瓦剌的铁颈元帅。也先看攻城无望,终悻悻的撤兵回到了蒙古大漠之中了。

    这条路,鞑靼部的俺答汗也曾经走过,他们驱精骑十万,自古北口入直抵通州,驻白河东孤山,分掠昌平、三河,之后来到了京城的城墙之下。这个时候,蓟州铁骑的一万二千人誓死守住了宣府、蓟州等关隘,兵部尚书丁汝夔并御京营兵二万四千骑备战,俺答终怕后路被劫,围城三日后自白羊口转张家日、古北出塞远去了。

    但这次踏上这条路的则是另一个族类,他们倾尽八旗雄兵并和投顺的蒙古铁骑合兵一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往北京城。此刻的北京城也不再是当年的北京城,神机营早已败坏荒芜,那些炮石火铳的弹药储备不全,京营兵也久未操练,甚至举城也找不出一个会打准重炮的炮手。如果不是大明的军队不是在短短的十数年里快速的枯萎败坏,戚继光竭尽心思建立的抵挡蒙古铁骑数十年的蓟州军车营也绝不可能在数天之内就迅速的溃散败退。而惯能征战的袁崇焕部的辽兵大队又远在数百里之外,当这支大军步步逼近的时候,没有人觉得这次可以获得幸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