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何廷枢

    十一月九日,乾清宫中。

    现在又恢复了天启时的格局,秉笔魏忠贤掌东厂主持司礼监,掌印王体乾反倒成了橡皮图章。

    “陛下,去陕西的锦衣卫回来了,今年陕北大旱,民乱不断。

    三月时白水县人王二聚集数百人,至澄城县杀县官张斗耀。

    锦衣卫知道事关重大,一人四百里加急赶回送信,其余人留下继续探查。”

    朱由检点头,早已知晓的事,派人去只是走个过场:“下旨,将西安府知府、兵备道、分巡道、白水县令一体捉拿进京,陕西巡抚、巡按俱降三级暂时留任。

    你与内阁、六部一起会议如何剿匪。”

    “臣领旨。”

    “捉拿进京后,重点在贪墨。”

    “臣遵旨。”

    魏忠贤心道,这位颇有万历爷的遗风啊,什么事都能想到银子上。

    ——

    文渊阁。

    “陛下得到密报,陕北大旱,白水乱民杀官造反。”

    魏忠贤将密报拿给诸人过目后,王之俊又将朱由检的旨意递给诸人:“咱家奉皇命请几位阁老阅过后用印,咱家好快点送六科签发。”

    四个阁老结过来看完,低声商议几句。

    黄立极道:“不妥,一点民乱就将一府主官全都下狱,谁来主持府务,西安府岂不是乱套了?”

    李国普也道:“臣等不敢奉旨,似这等事,还是等确切消息到了再议为好。”

    王之俊尖声道:“三月杀官造反,现今都十一月了还未报知朝廷,一个欺君之罪是跑不掉的,诸位阁老在等什么?”

    “天灾之下,民乱也是难免的,要不然,先让他们以戴罪之身主持剿匪?”施鳯来开始和稀泥了。

    魏忠贤极为恼怒,咱家才几天不发威,就一个个的敢上天了?

    咳嗽一声,阴森森的道:“成祖时,山东唐赛儿民乱,布政使.布政司参议.按察使.出事各县县令俱下狱处死,诸位阁老都是饱学之士,想必不会忘记吧?”

    一句话说完,几人登时记起眼前这位是谁了。

    风向一变。

    “老夫年纪大了倒是忘记了,既然有成例,照成例办理就是。”

    “附议。”

    诸人心里为几位同僚默哀,不是不救,是无能为力啊!

    又颇有些戚戚然。

    皇帝愈加刻薄了,一点小事就将知府下狱。

    魏公公还是有些权威的,诸大臣一致同意派遣御史去陕西,等确切详细的情报到了就组织救灾。

    并提议由陕西巡抚调集卫军负责剿匪。

    速度很快,中午就报了上去,朱由检照准。

    洪承畴显然不能四百里加急赶路,估计还得十天半月的才到。

    也不急,急也没用。

    ——

    十日朝会,工部尚书薛凤翔出列试图再做些努力“陛下,臣以为对光禄寺官吏的惩处过于严苛了。”。

    朱由检有些恼怒:“前日已经说过此事,今日如何又说?”

    “治理国家当以仁政德化,一次处死数十人,国朝二百年来亦是绝无仅有。

    何况国家法度森严,对此类宵小令其按律赎罪即可,若是天子一言即可杀之,又要律法何用?”

    “你的意思是,太祖乃是昏君了?”朱由检冷冷的道。

    “臣不敢。太祖时恰逢乱世,用重典正在其事”

    薛凤翔腹诽,太祖可是名副其实的酷毒,当然这话是不敢说的。

    “那你的意思是朕为昏君了?”

    “臣不敢。”

    “不敢还是不是?”

    薛凤翔默然。

    心里却在怒骂,有什么事就说什么事,你这一个个大帽子扣下来,还能好好说话吗?

    还有点皇帝样吗?

    朱由检也沉默片刻后才道:“此事朕已下旨不容更改,诸位先生若无其他事,各自退下视事。”

    虽然有些牙痒痒,可暂时无凭无据也不能将薛贞怎么样,记下来算后账就是了。

    规则不只是说说而已,皇帝与大臣们都遵守才行,否则岂不是天下大乱了。

    诸大臣虽然不甘心,却也没有继续硬顶,毕竟已经尽力了。

    ——

    十二日,猛如虎、虎大威抵京,休息一晚后在外校场觐见。

    虎大威此时不到四十岁,官至游击将军,史书评价是勇敢娴将略。

    猛如虎刚刚三十岁,官职仅为都司,属于低级军官了,史书评价骁果善战,与虎大威齐名。

    二人都是塞外降卒,在对陕西流贼的战斗中先后战死。

    “坐。”

    二人叩见后依言坐下,两人都有些拘谨。

    朱由检打量几眼。

    二人虽然同为蒙古人,可长相却差了许多。

    虎大威是大饼脸,颧骨高耸;猛如虎却带着西域人的特点,窄长脸下巴有些尖。

    相同的是二人都是中等身材,粗壮的脖颈显示出身体的强壮,再加上久经战阵养出来的一股肃杀之气,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生人勿近。

    “听闻二位俱是骁勇善战之士,朕又恰好在编练禁军,因此朕你们前来。

    朕有一问,如何练出精兵?”

    二人对视一眼,都明白其中意味。

    没多久虎大威先开口道:“末将以为,当严格赏罚、粮饷充足、甲械精良、将官廉明,如此才能练出强兵。”

    虽说回答有些中规中矩的感觉,可练兵要点其实也就这么多,能不能做到才是问题所在。

    再看向猛如虎。

    猛如虎站起叉手道:“末将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唯有公平二字外加与士卒同甘共苦、作战身先士卒而已。”

    朱由检点头,这回答实在!

    指了指墙上的地图:“你二人说说此战得失。”

    再瞅二人却是一脸的尴尬。

    虎大威有些沮丧的道:“末将二人惭愧,虽然归顺大明已经二十余载,这文墨方面也只是认识而已。”

    猛如虎也有些失望,本来以为这次是选武将的,谁知道还要考文采,这可要了命了。

    朱由检哑然失笑,倒把这个忘了。

    考虑了一会道:“朕的禁军前所未有,不通文墨却是不行的。”

    见二人更加失望,笑道:“朕会派太监教授你们文笔之事,皇城里內校场每晚都会有人讲解兵书,你们也都去学习。”

    “谢陛下。”二人喜出望外,这其中培养的意味很明显。

    “你们可有家室?”

    “末将已经成亲数年。”

    “末将也是。”

    “两三年内你们是回不去了,将家室都迁来京师,免得心有牵挂。”

    “末将遵旨。”

    又将诸将叫进来各自认识一番,朱由检再次调整人事:“周遇吉以参将统管四卫营,虎大威以游击将军为副手管骑兵事,张一龙以游击将军为副手管步军事。

    曹文昭以参将统管勇士营,黄得功以游击将军为副手管步军事,猛如虎以游击将军为副手管骑兵事。

    曹变蛟、宋纪俱为游击将军,分管侍卫营。

    你们几人各自亲领一团士卒,以后朕会亲自考核你们的练兵成效。

    游击将军配一什亲兵,参将配两什亲兵,兼做传令之用。

    虎大威二人刚到,军中事务就由你们负责讲解了。”

    “末将遵旨。”

    皆大欢喜!

    升官的自不必说,例如猛如虎跳过守备直接到了游击将军。

    没升官的也没失望,毕竟是万余人的大营,前途光明的很。

    朱由检盘算半响,禁军将领就这么样了。

    这些人年龄都在三四十岁,用上几十年绝无问题。

    曹变蛟、宋纪、张一龙三人更是二十上下,正好作为第二梯队使用。

    最妙的是他们都出身微末,与豪强大族没什么关系,除了皇帝他们也没别人可以依靠。

    至于以后所需中层将领,自然要在禁军内部选拔,用起来放心的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