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剑折风华 > 第一章 太平!太平?

第一章 太平!太平?

    景元十三年,按照今年钦天监新颁布的授时历,是一个甲子才能遇到的有两个八月的一年,帝闻之大喜,特在闰八月的十五中秋,取三品以上及伯爵以上的全家人进宫,兴大宴于隆和殿,并取消宵禁。

    哎呀,国公爷,快到时辰了,您怎么还在喝酒阿,赶紧的,把国公服拿过来;紫然,把右边第一十三个柜子上面第二个抽屉里的那根太后在去年赐下的碧玉瓒凤钗给我拿过来;我的天阿,快来人阿,小公子又跳湖了,听到这句话,宋国公还没来的及穿,大步流星的就朝着院中间的大湖走了过去,刚到那里,就看见一个穿着紫色的国公世子服的小东西刚好爬回了岸边,宋国公伸手一拎,就把这个小东西拽了上来,就这样举在自己面前,只见被水打湿了的头发甩了甩,猝不及防的甩了国公爷一身。只见清秀脸庞上露出了傻傻的笑容还溜溜转的眼睛。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在一个人的脸上格外的突兀又莫名的协调。铛铛铛,钟楼上的太平钟一连敲响了十六下,这意味着今日所有受邀的人必须在一刻钟时间内进入内廷,就是这样在鸡飞狗跳中,宋国公一家慌慌张张的进入了早已准备好的马车中。

    坐在马车里,仍然湿漉漉的小世子看着仍在一手拿着铜镜一手在抽屉里上下腾飞寻找配饰的母亲一眼,见母亲没有看自己的心思,拿着两只手使劲的揉了揉已经笑僵的腮帮子。世子殿下出生于景元元年,彼时还是顺侯的宋国公随晋王杨广南征割裂江南的大宋,由于江南梅雨季节,久在北方的大陈的将士并不习惯于湿热多雨的气候。虽围着金陵城一个月但始终无法攻克内城,就在大宋水师提督陆侃率舰队从荆州沿长江一路南下准备截断大陈后路的危急关头。宋国公亲率自己部曲二百一十三人,夜间裸衣而出,沿绳索攀入城中,从城头转战至城门口,打开城门,接应陈军入城。战后,宋国公身中一十三处刀伤,,七处箭伤,血流次如注,随军医师叹曰:纵扁鹊再生,怕也难博弈于黑白无常。只得包扎伤口,任由天命。宋国公麾下部曲仅剩四人。消息传回长安,帝闻之甚为感动,以自大陈呈前朝大燕以来,百四十七年未曾有过之殊荣,亡国宋国国号加封顺侯为宋国公,世袭罔替。同时,消息传回顺侯府,顺侯妻子王婉容听闻丈夫生死未卜的消息,一时悲从中来。是夜,生下了早产不足八个月的世子。帝后闻之,甚感惋惜,封王婉容一品诰命,赐封后大典所佩凤冕以示隆恩。帝亲赐名:李太平。

    李太平出生起就是不同的。寻常人家孩子自小哭闹,李太平却见到谁都是咧嘴哈哈大笑,唯有见到自己母亲撅嘴闷闷不乐,似乎是怪自己母亲过早把自己生到这世间。然而,到了三岁时,李太平还是每天傻傻的笑时不时的发出啊啊的声音,却一次娘亲,爹也叫不出来。宋国公一家终于觉得不对,请号称天下第一妇女儿童之友的太医令毕十三来到府中为李太平诊病,终究李太平因早产而天性痴呆,时毕十三看着李太平那一对灵动的大眼睛,说道:此子若足月而生,二十年后,不知将弃多少前才于大滩之上。自此,宋国公一家就开始了放飞自我的生活。宋国公在府中弄了个酿酒坊子,一个独饮独乐,非帝召见不曾出府。王婉容也一改从前温柔典雅大家风范,开始怎么花哨怎么打扮,并且每逢初一十五进宫,都要带回点什么。有一次,因皇后赏赐之物不如晋王夫人的精致,当众就从晋王夫人手中抢来,撒丫子就往家溜。适时文人皆称:宋国公夫人将三百年王氏一门大家修养毁于殆尽。

    如此一个奇葩的家庭里长大的天然痴呆,简称天呆的李太平自然也正常不到哪去。李太平五岁第一次学会走路,慢慢悠悠,一摇一摆的转着自己的眼睛,在众人的注视下,奔着院子一角的小湖,扑通的栽了进去。这将宋国公夫妇二人吓了个半死,虽然儿子傻,那也是亲生的阿。当场便下令将湖填了。第二日,迈着小短腿的李平安再次晃悠的跨过门槛,把眼睛睁到最大也没有找到自己的湖时,整个院子的所有人真切的第一次感受到了雏龙的怒吼。只听哇的一声,一屁股坐在已经被填坑湖边的李太平似乎是要将五年攒下的所有眼泪都要释放出来。被哭声叫唤过来的宋国公夫妇本以为李太平也就哭个半个时辰的,也就完事了,谁知道李太平这一哭就哭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最后饿的无可奈何的夫妇二人只得命令人再把湖挖出来。之后,坐在湖边看着随着水一点点引入到湖中,哭声越来越小的李太平,在湖好了后,小腿轻轻一蹬,再一次掉进了湖里。从此,宋国公夫妇就开始了与李平安长达8年艰苦斗争,每逢年过节,或者下雨阴天,或者莫名其妙,李平安就开始大哭,直到湖再次被扩了一点,宋国公夫妇也想过趁夜将湖填回去一点,可在湖上,李平安展现了惊人的数学才华,他会用他的小短腿每一天绕湖一圈,丈量湖的大小。当然,没有人知道,李平安从五岁到十三岁,每次绕湖走一圈,均是六百八十八步。

    发现李平安会计数了,开始时候,宋国公夫妇还开心儿子终于不是那么傻了。然而,以下的事情颠覆了他们的开心,并且从此,他们彻底放弃了李平安不是个呆儿的幻想。李平安开始的时候每次掉进湖里,宋国公都会在李太平扑通几下后将他捞出来,直到半个月后,宋国公觉得一只猪在湖里扑通半个月,也会潜水了,所幸这一天还喝到酒,便没有站在湖边守着李平安,结果扑通扑通扑通的李平安就差点沉了底,还好府中仅剩的四名部曲中李四九,看到湖中没了波纹过去查看,赶紧将李平安捞了上来。自此,李平安也开始自己长达八年的扑通捞起再扑通的湖边生活。

    揉好腮帮子的李平安,小心翼翼的掀开了马车帘子的一角。看着去往宫内的永兴街边熙熙攘攘的人群,杂耍的艺人,心中不由得的叹了口气。从一岁偶然间开了灵智起,看着父母看待自己的疼爱的眼光中带着一丝道不清的担忧,李平安从此开始拒绝长大,单纯又幼稚的想着维持傻傻的样子就。从母亲指着王氏启蒙书中的字一遍遍的为自己念音与解释,李平安终于明白了那一丝担忧的原因:晋王挟灭国之功归朝,硬是压了早已被立为太子的嫡长子元修一头。前燕因废长立幼致使国内动荡,朝纲败乱。继承了前燕的大陈自不可能在重复废长立幼的前车之鉴。削弱晋王就成为了全朝的共识。作为晋王打下宋国的头号功臣就成了众矢之的。然而,世袭罔替四个字除了造反,又能拿他怎么样呢?只是朝中明枪暗箭袭来,有黑云压城之势。明白了一切的李平安便作了个决定,装傻,唯有一个傻子百年后接替了宋国公成为国公,所有关注着这个隐隐有众国公之首的宋国公的人才会安心。一个傻子,让世袭罔替成了笑话。因为李太平的一个决定,宋国公一家守住了十三年的太平;大陈也因晋王失去了最大臂膀的宋国公而暂时统一了信念;大陈也享受了自前燕八王之乱起,动荡了一百多年的中原大地终于也迎来了统一后的来之不易的十三年的太平。

    载着李太平的马车就这样匆匆忙忙的驶向宫中,眼看着皇宫的影子倒映在眼睛中越来越大时,李太平也放下了帘子,低下头再抬起时,脸上再一次挂起了熟悉的憨憨笑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