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广元界 > 第55.1章 青麥城

第55.1章 青麥城

    解道士离去,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左家姐妹不再比试,获得前二甲。冬迟的大师姐考校,也只是走过场,做做样子。随后便宣布,五龙观新一代的掌门为左滢香,掌教左滢月。姜山将准备好的兽骨交给二女,“这是道门传承的《天道七剑》,以及相关剑阵的功法。希望你们二人继续努力,为道门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又取出十多个金黄色的小竹筒,也交给二女,“这是冲虚境的修为丹药,可以助你们早日进阶,预祝你们,成为五龙观新一代的华阳境!”

    左家姐妹感激涕零,誓言守卫道门,守卫五龙观。所有五龙观弟子都知到,他们有了新一代的掌门人,新一代的掌教,未来的一切,瞬间充满了希望。在道门惨败,五龙观没落之际,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大事啊。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呼嚎起来,“天道长存!五龙观长存!”

    这激昂的声音,发自肺腑,带动了千万颗年轻的心,一时间,千万个声音同时响起,“天道长存!五龙观长存!”声音震耳欲聋,响彻天际,久久不息。

    众人离开广场,来到五龙岛的大殿。姜山和冬迟撰写两份敕令,分别印上自己的大师兄令,大师姐令。特别嘱咐,一份两女保存,一份传送各派知悉。

    冬迟给两女出了个主意,“过一阵子,你们派出百十人去十宗常驻。一是打探鬼宗消息,二是方便两边联络。最主要的,把解长明派去带队,让他在那边常驻,就不会在这边给你们添乱。等你们修为到了华阳境,再把他召回来,他就掀不起什么浪了。”

    左家姐妹也觉得这主意不错,连连点头。

    众人又叙了一会,姜山和冬迟便起身,带着伍凝玉乘坐飞舟,离开五龙岛,直飞东部十宗。

    按照姜山的想法,上三宗应该在三岛上建立传送阵。可问过冬迟,他才知道,之前三岛没有建立传送阵,主要的原因,就是资源不够。一个传送阵所耗费的材料,任何一个门派都拿不出来,所以这些岛上才没有传送阵。再详细了解,原来各门派内的传送阵,都是千年之前就建立的,也是积累出来的。但现在需要新建传送阵,而三宗都遭逢大劫,根本无力做到。

    姜山想着自己有仙灵石,三条矿脉呢,搞几个传送阵是没有问题的。便细问冬迟,“新建一个传送阵,需要多少仙灵石?”

    冬迟被问的有些发蒙,她也没有计算过具体的费用,便说了个大概的数目,“少说也得几十万仙灵石,才能置办一个传送阵的材料。”

    姜山嘿嘿一笑,这个数目对他来说,就是九牛一毛。当即取出一堆的红色仙灵石方砖,拿给冬迟,让她张罗建立三岛传送阵,方便与大陆十宗来往。

    伍凝玉是早就习惯了,最初,还是在聿西第四镇的小药铺里,就见识过姜山的富有。

    但冬迟看着这些仙灵石方砖,整个人都惊呆了,知道姜山富有,但却远超她的想象。这可是红色的仙灵石方砖,每一个都价值十万,这一捧之下,就有二三百万之巨。她是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接过去,双手都有些颤抖。好一会,才算稳定下来,逐一举起来细看,才一点一点收起,姜山就在一旁看她点收。像在地球上,给老婆上缴工资的样子。

    两女自去修炼,姜山从神环空间里,取了一个傀儡杂役出来,让它负责掌控飞舟。自己则偷偷回了神环空间,这可是一个月的时间,全部用在时间修炼室里,足有两年多,他那冲虚境中阶修为,都有可能突破到上阶。

    很久没有回神环空间了,姜山没有马上开始修炼,而是先去那青女石的存放所在,去看看仇忘琴的遗骸。那是在炼丹房尽头的一个小房间中,一个五颜六色的晶石棺,由多种晶石拼接而成。里面承载的,是仇忘琴的遗骸,已经被朵朵整理过,容貌如初,浸泡在满满的寒液之中,青女石在她身旁,发着闪闪的寒光。

    透过粼粼的寒液,姜山看到他朝思暮想的人儿,眼泪再也无法控制,夺眶而出。长久以来,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把这个悲伤释放出来。哭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双手不断在寒液上面打转,仿佛在触摸她的脸庞一般。

    好一阵,姜山才止住悲伤,擦干眼泪,冷隽的对着遗骸道“我一定让你重生!不管你记得、不记得我,我们都要在一起,永不分离!我们还要一起喝酒……,一起唱歌……。”脑中窜出两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那些美好的点滴,让他缅想无尽。他实在是说不下去了,新一轮的悲伤,再次袭上心头,比上一次更加伤感,让他颤抖不已,泣不成声……。

    悲恸良久,姜山才缓缓走出房间,稳定心神,到时间修炼室去。心里盘算着,此去青麥帝国,需要找到一株“同心芙蓉”,好为仇忘琴打造真身。

    一路上没有看见秋无雪,姜山猜测,她肯定又在闭关修炼。在他的记忆里,秋无雪就是一条修炼“狂鱼”,生活单调乏味,生命中一多半时间,都处于修炼状态。他虽然不喜欢这种枯燥,但却羡慕秋无雪悠长的生命,为了让自己能活的更久,他也要更加努力修炼才行。

    -----------

    金乾星人族大陆

    青麥城是青麥帝国的国都,地理位置比较靠南,一年只有一个季节,可谓繁花常开,日日盛夏。其所在,三川交汇,不论陆路,还是航运,都极为便利。

    城外不远,就有一条江水,从那江中岔出一条小河,横穿整个青麥城。使得青麥城内的码头渡口,不计其数,河水两岸之上,绵延数里,皆是泊船的所在。北侧河岸上,皆是卸货装运的码头,对岸则是客船、游船载人登岸的船埠。

    这绵延数里的河段,是青麥城最忙碌的地段。每日里,有数万凡人在这里往来。有做搬运的,有掌船的,还有做向导的,江恒就是其中之一。

    他四十出头,有点谢顶,周遭一圈扎成辫子,盘在秃顶两边,像个地球上印度男人的帽子。近几日他生意比较多,手头颇为宽裕,懒洋洋的坐在岸边阴凉地儿,翘着二郎腿,吃着零食,惬意的看着眼前十几个码头上,人来人往,船走船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