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黄连果 > 第四十七章|岁月(二)

第四十七章|岁月(二)

    王光勤兴奋地回到家,躺在按摩凳上微微按摩。红红的脸上显出了请客的愉快。喝了一口茶,吸上一口烟,喷出了一道浓浓的烟雾,便逍遥地哼起了家乡老歌--黄梅戏小调子,“打猪草”:

    小子本姓金,呀子依子呀--

    笋子年年兴,依嗬呀......

    呀子依,依子伢子呀----

    六岁的小重孙谷谷发现爷爷如此高兴,奶声奶气地问道:“太爷爷,今天你为啥这么高兴呀?”

    王光勤老人抹着他那银丝胡须笑着说:“太爷爷今天做了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什么事有这么开心呀?”

    “今天我请来很多很多人吃了一顿饭。”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吃饭有啥开心呀?谷谷我天天都自己吃饭了。”

    “给自己吃饭有啥稀罕?能请来很多很多人吃饭才稀罕呢。”老人得意洋洋的样子惹得家人哈哈大笑。

    是的,一个人难得做一件众人都开心的事。人在世界上给大家说一声好,确实不容易。这次善举王光勤大为出血,耗资百万。但他觉得花了这笔钱心安理得,别人开心他开心,别人困难他犯愁。现在了结了他多年来的一桩心愿,悦己悦人悦世。好比放下了一个沉重的思想包袱,感到一身轻松、舒坦。人生短短,不留遗憾,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事了。

    打那以后,王光勤一心把慷慨好施看作是生活中的一件乐事。他心地善良导致慷慨大方,无私奉献。他决心让这一方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他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必须与别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助人为乐是他一贯的崇高品德。

    “宏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是皖南的知名企业,一直红红火火的经营着。作为创始人之一的王光勤他是最大的股东,虽然退休了,每年仍然能拿到一笔可观的红利;再加上东夏“孵鸡婆大百货商店”在王薇的管理下发展成几家连锁大商店,每年有很大的营业额,黄竹林是原老板也有一笔红利。因此,王光勤夫妻俩老来的经济收入还是很好的。这些钱他们大部分用来做慈善事,诚心诚意帮助别人。让老人现在操心的是:白鹤塘村上有哪些人家生活困难;哪家的孩子上大学凑不到学费;哪家死了人缺钱安葬;哪个年轻人创业缺少资金......他都了如之掌,并竭尽全力成人之美,有求必应,从不疏漏。他把自己的钱作为一项慈善资金帮助别人,不要别人偿还。相反,每做上一件慈善事他为此舒服一阵子。

    对待别人他满腔热情,鞠躬尽瘁,充当着这一方穷人的救人星、财神爷。整个白鹤塘村和周边小村,只要喝白鹤塘水长大的人都是他关爱和帮扶对象,尽力帮助大家圆梦小康。

    夫妻俩一直关心着他人,毫不注重自己的生活。他们像一杯清茶,把苦涩留给了自己,把清香散发给大家。他们的家庭生活还和从前一样,粗茶淡饭,克勤克俭。厉行节约是他们的一贯生活作风和优良传统,并没有因为条件好了就改善一点。多少年来家里没有铺张浪费的事,从来不愿乱花一分钱。用他们的话说:“再多的钱也不愿买那些能省掉的东西。”

    黄竹林的餐桌上仍有那三碗传统菜--酱瓣、豆渣粑粑和米酒糟。这碗豆瓣酱早年在东夏邻里们就称它为“竹林酱”,现在仍然是她的“冰箱”,什么吃剩的豇豆、辣椒、豆腐干等,统统倒入酱瓣里,贮藏起来,没有半点浪费。现在老了,没有牙齿,吃起来更可口、下饭。她家的饮食一直以清淡为主,从来不大鱼大肉乱吃。常言道:“长腌菜,老米饭,”她们几十年如一日保持着农家本色。

    王光勤82岁生日宴会时,竹林一家人坐在一桌。散席时餐桌上有几道菜没吃完,也有剩饭。竹林忙找来塑料袋、塑料盒把那些剩饭、剩菜,一样一样分类包装起来。

    孙女王薇说:“奶奶,你这是干什么?”

    竹林说:“带回家吃呗。”

    “奶奶,这有多难看呀?现在富裕了,不需要那样算小嘛?再讲了这剩饭剩菜下餐吃也没有营养了。”

    “怎么啦?你没有学会‘光盘行动’?节约是美德,浪费最可耻!大家都能这样从我做起,既卫生、又节约,多好呀!再讲了剩饭、剩菜是好东西。你没有饿过饭,不知道吧?在那旧社会里种田人反而吃不饱,经常饿饭,往往一碗剩饭能救一条人命。1948年大水灾,奶奶我在讨饭路上饿得晕倒在路旁,多亏了邮局江局长路过看到了,他省下自己的早餐不吃,用一碗稀粥救活了我,才使我活到今天。我到现在还念念不忘那碗稀粥和好心的江局长。只有饿过饭的人才知道饭菜的珍贵。现在富裕了,可不能忘本哟!”

    “哎哟,现在粮食多的是,浪费一点有啥关系呀。”

    “你们是饱人不知饿人饥,让你们一个个饿上三天三夜才知道珍惜粮食!”

    “啊!原来奶奶还有这么一本苦难史,难怪今天惜粮如命,省吃俭用呀。”王薇明白了许多,也惊讶奶奶当年的遭遇。

    六岁的重孙女英英说:“太婆,那时你们家里没有饭吃,出门吃呀?家里饭不好吃,我欢喜在外面吃呢。”

    竹林生气地说:“哎呀!怎么跟现在相比呢?现在你们走出家门便是大馆子、小吃店、自助餐、快餐面,多的是;还要吃火锅、吃烧烤、吃油炸;喝三鲜汤、吃五香蛋、七秒鱼、八宝粥,应有尽有;吃馋了嘴,还要挑食,要吃兰州拉面、黄桥烧饼、扬州包子、沙县小吃;或是肯德基、麦当劳、酸菜鱼、盐水鸭、吃海鲜......吃饱了,家里的饭当然不吃了!”

    “太婆,那时候你们也出门吃肯德基、麦当劳吗?”

    “外面有个屁,吃什么呀?偶然遇见慈善人施舍粥,为了一勺子米汤也必须排成长队喽!”

    重孙子谷谷奶声奶气地说“太婆真傻,旧社会没有饭吃,炒炒米吃吗?我最爱吃炒米了。”

    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陈慧倩慎重地说:“不要笑,丫头,听好奶奶的教导,节约是美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是家教,要牢牢记住。”

    二婶张爱宁风趣地说:“哎哟!家教都被你们学去了,我们也来学着点,把剩饭剩菜带回家。”

    大家嘻嘻地笑着。

    竹林认真地说:“别笑,规规矩矩把这些剩饭剩菜带回去,不能有半点浪费!”

    这是劳动人民的本色,家庭教育,小辈们受到了一次谆谆的教诲。

    黄竹林老人一直坚持自己做饭做菜,十分节约。儿媳们说给她请个保姆,她说:“不,自己能做则做,不麻烦别人。”

    王光勤虽已85开外高龄,仍然不惯休闲,总要找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如种小菜、钓鱼、修花剪枝等,忙个不停。用他的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他极端迷恋种小菜,虽然种菜、浇水、除草等农活很累人,可是他乐此不疲,默默地种植,从不嫌烦。在一个酷暑的日子里,他在园子里挖菜地,累得汗流浃背,喘着粗气。王涛见了心疼地说:“爸,你为啥要这样累死累活地种小菜?蔬菜市场多的是,很便宜,买点儿吃就行了。我退休后什么都不做。”

    父亲生气地说:“你不种菜是你的事,人民教师吗?拿国家的工资了,了不起呀!多有能耐呀?可你不要忘记是农家之弟呦!”

    王涛被一顿训斥,无地自容。打那时起再也不敢说父亲了。

    一天下午,太阳偏西了,王光勤还在园子里忙着,竹林烧好了晚饭来催他吃饭。老头见她来了忙说:“来来,来得好,我栽了菜,给我浇一下水,让我把这垅地挖完。”

    “嘿!你总有一辈子忙不完的事!”

    “对对对,人生岁月,生命不息,劳动不止。”

    这时正巧儿子王涛、王俊给老人买了一台39寸的“海尔”牌新电机和王薇三人一道驱车送来。

    两老人看的电视机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产品,24寸大肚子电视。那东西早就淘汰了,而老人还当个宝,舍不得换新的。儿孙们要给他换,他却说:“不,电视老的好,图像虽不好,声音蛮清楚。能用则用,不换!”

    今天两儿子偷偷买来新电视机给他换掉。

    王薇来到厨房找奶奶,奶奶不在。锅里却冒着热气,小薇好奇地说:“看奶奶做什么好吃的?”她顺手揭开一看,煮的腌菜、酱瓣、青菜泡泡饭。再看看碗柜里有什么好菜,拉开柜子门一看,尽是装的一扎一扎洗得干干净净的方便袋。

    王薇笑着告诉爸爸和叔叔,两个儿子既心疼又抱怨,说:“嘿,真拿他们没有办法,再多钱也不会花,还是那么艰苦俭朴,连一只塑料方便袋还要用上几次。我们明天赶快搬回来住,不能让两老人苦坏了身子。”

    晚霞分外美丽,田园风景怡人。王薇看到奶奶和爷爷在菜园里忙碌,便流星赶月地跑了过来,喊:“爷爷,奶奶,爸爸和叔叔都回来了,还帮你们买了新电视机呢!”

    老人看到孙女回来分外高兴,回答说:“哎,小薇,爸爸和叔叔都来了?”

    “是的哟!”

    竹林兴奋地对老头子说:“把衣服穿上,别冻凉了。快回家,儿孙们都回来了,有新电视看了。”

    二老走到门前便听到新电视的响声。推开门,竹林惊欢地说:“真的买了新电视机?‘海尔’牌,哎哟!是个大家伙呀!”

    王光勤摸摸那银丝胡须,高兴地说:“这下好了,能看到黄梅戏了。不然的话新闻联播结束了只能睡觉,戏剧台收不到。”

    竹林笑着说:“这个老黄梅戏迷,现在有看的了。年轻时唱黄梅戏,出也唱,进也唱,唱了一辈子,嘴上唱起了老茧,还没有唱够。现在老了,没有牙齿关不住风,唱不成了,只能听听电视唱了。”

    薇薇兴奋地说:“奶奶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明天爸爸、妈妈和谷谷他们要搬回来住了,全家团圆了。”

    王光勤又摸摸那银丝胡须,微笑着说:“好好好,小重孙回来,我们将四世同堂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