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宇宙之大,茫茫星辰。生死往复,何只一世?

    文明更替,周而复始。纵有万物消散,亦有长留世间之物:特异山石矿物、神器、法器,可流传至下一文明而不被毁坏。曾有一世,众生少情寡欲,擅修炼之法者众多。世之大贤占得此世界不久之后将会消散,故纷纷从此间脱离灵魂而飞升。他们飞升于高山幽谷之中,因此其身外物全部留存于三山五岳之中,待后世有缘之人取之,若能助其飞升而脱离苦海,不失为道德一件。

    纵然世界颠覆,飞升者灵魂仍不死不灭。

    若常人想要飞升,需心怀善念,修身养性,更加之潜心修炼。纵使其资质不足以飞升,此类阴德亦可传于下世。累世而蓄,资质渐优,静待妙缘即能飞升,脱离苦海。

    斗转星移,不知过了多久,又到一世,名曰归真纪。归真纪与其他在此天地存在过的文明大致相同。

    此天地分共一海、三大洲。

    因这一海拦断三洲之关联,又近海之内风平浪静,鱼虾充沛;而远海之中汹涌澎湃,狂风无常,故其无名,众人只以“海”称。

    而三大洲各有万千山水:

    一大洲占据西、北两方天地,名曰嘉华洲;

    一大洲处于星之极南,名曰南极洲;

    一大洲偏安东方,名曰土安洲。

    大洲周边各有大小参差岛屿无数,星罗棋布。

    天地滋养万物,开智者谓人也。归真纪的万千轮回中,有缘法者,获得上古秘法或神器,钻研其中;有资质者,豁然开朗无师自通,遂开山建派,流传于世。

    以修炼秘法为手段,以归真飞升为目的,谓之为修真。

    然人于修真一途,亦有天资高低之分。天资平庸者,虽不能修真,或可修炼内劲,投军报国护家园;或可读圣贤书,为官作宰成大事;亦可经商算筹,万贯家财。而平庸者众,其中不如意者更是十之八九,少有乐天好命者,清心寡欲善终一生。

    又闻天资平庸者若是不为恶行、修身养性,便可于轮回中不断增强资质;天资明慧者心中豁然,经年潜心修炼,以求最终飞升,脱离人间疾苦,获得永生。

    然修真虽可增强五识,欲念却不易根除,因此飞升者寥寥无几。即便不能飞升,但能延年益寿、心情舒畅亦是善事也。而欲念根深者则更易堕入魔道,残害无辜,则更不可飞升。

    修真者一修心境,二修身境,三修法境。若欲飞升,则此三境缺一不可。

    修心境者,人有七情曰:喜、怒、哀、惧、爱、恶、欲;有六欲曰: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欲念不除,难以飞升,然而情意难除,故少情者亦可飞升。

    修身境者,人有五识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修真可修炼五识,亦可控制其感受之大小,如观更远之处、辨常人不能分辨之色、闻细微之声、品常人感受不到之味、不生小疾诸般。

    修法境者,乃护身存命之本。绝大多修真者修炼法术,也可从中获得天地感悟。

    除三境之外,更有无数辅修之法,如炼丹,法器、法阵等,此等技能同样有益于三境之修炼。

    而三境之外,有修灵境者,轮回而修。有传闻飞升之后便是主修灵境。

    此世界有千山万水,一些山脉之中虽有金银玉石、珍惜矿物或是奇珍异宝。然山势险峻,有凶猛恶兽,常人不能攀登。内劲顶尖者,修为超群者可以进入。但也因耗费内劲真气颇多,即便获得珍奇异宝,也不甚值当。且修真中等及偏上者,心境亦是不凡,所以登山采集者寥寥。

    修真者所炼灵丹妙药,大多需辅以真气服用才能发挥其效用。天资明慧而未修真者使用,虽无全部药力,却也能稍微作用。若天资平庸者使用,则收效更微。

    修真门派,天资卓越者受各门派欢迎,可直接入门派修行。明慧者需交付修行所需费用,虽飞升无望,但可修身养性。若厌倦放弃,亦可回归芸芸众生,平庸者本无需耗费时间精力于修真,但若想加入门派修真,则需耗费数倍资金。

    其余详细者,不能一一赘述。可观本书感受,破幻归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