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的凝望

    “贵安。”

    “贵安。”

    晴朗的早晨的问候,回荡在清澈的蓝天中。

    聚集在玛利亚大人庭院中的少女们,今天也带着天使般无暇的笑容,穿过高大的校门。

    包围着不知污垢为何物的身心的,是深色的制服。

    为了不弄乱裙子的纹路,为了不让水手服的领子外翻,慢慢的行走是这里的习俗。当然也不会有由于要迟到了,而不礼貌的快速奔跑的学生的存在。

    私立莉莉安学院。

    明治三十四年创立的这所学校,原先是为了华族的小姐而被创立的,是所传统的天主教系的女子学校。在京都郊外,武藏野附近还有很多绿色的地方,被神所守护,从幼儿园到大学可以受到完整教育的女子学院。

    星转斗移,元号从明治开始变了三次如今以是平成的今天,还留有用十八年连续教育,如同温室般纯粹培养出可以出嫁的大小姐的功能的这样的贵族学院。

    [color=#FF0000]VOL.1玛利亚的凝望[/color]

    对于本书的译名,一向有两种看法,即“圣母在上”与“玛利亚的凝望”。私个人倾向于“玛利亚的凝望”。或许是因为还不了解“圣母在上”这个名字的深意的缘故。但我确实以为,“玛利亚的凝望”和本书的一切紧密相关。这不仅指的是物质层面上那个永远温柔凝视着一切悲欢离合,相遇复又分离。授予念珠而念珠又被授予的,横穿亘古百年的乳白色玛利亚像。更深的寓意在于精神的层面。以前不知在何处,看到过一个很精彩的对“玛利亚的凝望”的书评。具体的文字已经消泯在了时空中,但其中的只言片语,破碎的思想却被私不可靠的记忆记录下来。

    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实际上就是自我逐渐接受规则与束缚的过程。即便是自己创造的规则,在诞生的那一瞬间,亦限制住了自身的“自由”。庄周“逍遥游”的前提便是“至人无己”。也许只有没有“自我”这个概念,才不会被规则所束缚吧。而玛利亚的凝望,指的便是束缚着莉莉安学园高中部学员们的“规则”与“阻力”。因为每个人自身的个性与相对他人的差异性,所以“玛利亚”在每人身上的具体具现并不相同。对于志摩子和栞来说,是各自坚定到无法违背的信仰。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则是默默的爱着与付出着的家人或朋友。因为莉莉安学园中的学生。都是过于善良而温柔的“好人”。所以在接受了别人付出的同时就无法违背对方的真心。因而方被束缚着,被伦理,被亲情,被自身所束缚着。那也正是凝望着的“玛利亚”的真正形态。

    而所谓“凝望”,则包含着“善意”与“监视”两种含义。即是帮助也是束缚。在无逾越之前是心灵的支撑和物质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防止其偏离正道的“导线”。而所谓“玛利亚的凝望”,实质上正是指这样一个充满着爱与善意的枷锁。在充斥着过于洁净空气的莉莉安中,可想而知。无论是怎样严格的程序与规章,都无法回避着少女们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欲积欲多的现象。

    但是莉莉安仍然允许了这件事情的发生,这应该也是相信着“人之初,性本善”和学校绝对没有任何恶意的证明吧?正因为《玛利亚的凝望》中全篇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恶意出现。宛如牛奶糖一般入口缓缓融化的感觉令人舒服乃至沉迷,所以其中的角色才更加迷茫和彷徨,没有人做错什么,但是自己已经陷入了必须做错什么的境地……不知何时,善意变成了枷锁、好心成为了荆棘。

    所谓“玛利亚的凝望”。指的也就是莉莉安中的少女们,那微妙而又茫然的关系。高于友情,而与爱情又稍有差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