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历史及民间传说品评 > 第二十篇,为什么人们常说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

第二十篇,为什么人们常说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

    四大名著作为我国最高文学艺术作品,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但是民间却流传“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其实“少不读水浒”这句话很好理解,人在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尤其是男孩子,相信很多男人年少时都曾有过一个武侠梦,曾梦想着仗剑江湖,行侠仗义,惩奸除恶,别人我不知道,但是我年少时确实有这样的梦想。

    而《水浒传》中这样的英雄好汉虽然不多,但也有那么几位真正做到过行侠仗义,惩奸除恶,比如我们熟知的鲁提辖鲁达,他本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为看不惯外号叫“镇关西”的郑屠欺压良善,逼良为娼的行径,为了救金氏父女,抱打不平三拳将其打死。

    事后被官服发文追捕,逃亡途中碰到了曾经被救下的金老头,这老爷子也够仗义,懂得知恩图报,把他藏在家中,但恐怕走露风声,后经金翠莲的丈夫赵员外介绍,在五台山文殊院落发为僧,智真长老赐名“智深”。

    后来因为喝醉了酒两次大闹五台山,还打坏了寺院里的金刚法身,智真长老无法再庇护他,便写了一封书信让他去投东京(开封)汴梁大相国寺师弟那里去了。可是大相国寺的长老看了书信后,也不敢把他留在寺里,但师兄那里来的书信又非要让自己把他留下,没办法,只好派他去酸枣门外去看守菜园。

    在这期间鲁智深遇到了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便与林冲就地结拜成了八拜之交的生死兄弟。

    要说这鲁智深确实仗义,一日林冲的妻子去庙里烧香被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调戏了,林冲得到消息后把他打跑了,因此也得罪了高俅,后来高俅便设计陷害了林冲。要说这林冲也是够窝囊的,自己老婆被人欺负了,到那一看是高俅的干儿子,居然马上就怂了。

    后来林冲被发配沧州,高俅又买通了押解林冲的官差,要在半路上结果了林冲,又是鲁智深一路追赶上去救了林冲。要说林冲这时候总该报复一下了吧!要知道林冲可是后来的梁山五虎将之一啊,武力值爆表的存在,林家枪法更是水浒中一绝啊!别人都想要你的命了,怎么着也该有点表现了,何况你身边还有一个鲁智深呢,以这两个人在《水浒传》里的武力值来说,屠杀高俅满门绰绰有余啊,可是林冲呢?又一次怂了,鲁智深也表示很无奈,没办法,就一路护送他到了沧州界。

    可是再看林冲做了什么,人家鲁智深可是救了你的命啊,就算你做不到感恩,但你不害他总可以吧?林冲不介,当两个官差问林冲这个大和尚是谁的时候,林冲马上就说出来了。结果就是这两个官差回到东京(开封)汴梁就把这事告诉了高俅,然后鲁智深在汴梁城算是待不住了,也让鲁智深看透了林冲这个人,空有一身武艺,却性情懦弱,不可深交,所以后来二人再次见面,鲁智深对林冲也就冷淡了许多,只是简单的打了声招呼就过去了。

    其实鲁智深一直是我最喜欢《水浒传》人物,个人感觉他比其他任何一位好汉都纯粹,几乎没有污点,一生到头几乎没有做过一件坏事,而且敢作敢当,好打不平之事,所以后来他才和武松最为要好,可以说鲁智深是整部《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唯一撑得起好汉的人。

    而《水浒传》中除了鲁智深,还有那么几位好汉也是可以称得上好汉的,比如武松,同样嫉恶如仇,不过他却比不上鲁智深的纯粹,其次还有石秀,燕青,其他的就真的谈不上好汉了,无非就是各有所图,为了利益罢了。

    而之所以说“少不读水浒”,其实就是怕少年时期的孩子们冲动犯错,毕竟都是年少轻狂的年纪,而《水浒传》中讲的又是快意江湖的故事,很容易被书中的故事所感染。

    那么“老不读三国”又是为什么呢?

    咱们先看《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结局,关羽一生无敌,集武力与智慧于一身,曾孤军直入,杀得曹军节节败退,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甚至吓得曹操有了迁都的打算,最后却因为糜芳的投降导致关羽失去了大后方,刘封又拒绝出兵救援,导致关羽腹背受敌,最后死在了小人潘璋之手。

    张飞勇猛无敌,曾在当阳桥前一声暴喝吓退曹操数万大军,跟随刘备征战一生,最后却死在了范强、张达两个小人之手。

    诸葛亮聪明一世,跟随刘备平定蜀地,征服南蛮,刚出山时便提出了“隆中对”的理论。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可以说一无所有,手下只有几千兵马,武将也只有关羽、张飞,赵云三人,但诸葛亮出山之后,刘备的势力迅速壮大。刘备死后,诸葛亮遵从遗命,尽心尽力辅佐后主,六出祁山北伐,最后竟被活活累死(《三国演义》说诸葛亮因操劳过度,身染重病而死。)

    再看三位主公

    曹操雄才伟略,挟天子以令诸侯,官居丞相,进爵魏王,统领朝政,何等的风光!

    刘备宽厚仁义,爱民如子,尽得天下民心。

    孙家三代奋进,雄踞江东。

    但是他们最终都没有成功,辛辛苦苦一辈子创下的基业,最后全都被司马氏给灭了,最终司马氏统一了三国。不禁让人感叹,辛苦一生为的是什么?子孙败家只在旦夕之间。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七年前作的一首打油诗:

    自古三国出豪杰,万世千秋美名传。

    争奈上苍妒英才,英雄陨落志未全。

    这还真不算是首诗,连个题目我都想不出来,而且后面还有很长一大段是描述《西游记》的,再后面还有说《水浒传》的,这是我第一次看四大名著的感想。也是有点调皮了,初中水平的人居然看一遍四大名著就敢写诗评价,也是没谁了。

    所以说,《三国演义》本身就绝望,让人看了难免有些压抑,“老不读三国”其实是怕老人们多想。

    其实吧,“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只是民间的一个说法而已,作为我国的文学瑰宝,四大名著又岂是简简单单读上一两遍就能体会到其中真谛的呢?而且个人觉得,无论是哪一部书,在不同年龄的人群眼中,所看到的东西,所领悟到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同时也希望大家有时间的时候能够多读书,读好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