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历史及民间传说品评 > 第三十五篇,东吴四大都督之陆逊篇

第三十五篇,东吴四大都督之陆逊篇

    陆逊,字伯言,生于183年,死于245年,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家,军事家,被孙权赞为“社稷之臣”,也是东吴四大都督里面活得最久的一位。孙权称帝后,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可见孙权对他有多重视。

    陆逊本是江东的大族,和鲁肃相似,也是家大业大的主,家里不差钱,祖父陆纡曾经做过城门校尉,父亲陆骏做过九江都尉,所以陆逊即是富二代也是官二代。

    陆逊少年丧父,一直跟着自己的从祖父陆康生活,也就是陆逊父亲的亲叔叔。话说陆康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人,曾经力谏汉灵帝放弃铸造铜人,减轻百姓负担,可惜被宦官诬陷罢免了官职,后来又经朝廷启用,担任议郎。

    后来庐江郡出现匪患,多达十余万人,打家劫舍,搞得民不聊生,地方政府不能镇压,于是汉灵帝就封陆康为庐江太守去镇压土匪。陆康到任以后赏罚分明,很快就击破了匪首黄穰等人,其余的土匪望风归降,从此庐江恢复了往日的太平景象,由此可见陆康也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文能治邦武能安国的全才。后来汉献帝继位后天下大乱,陆康曾冒险派孝廉向汉献帝进贡,被汉献帝封为忠义将军,已经是九卿级别。

    后来陆康和袁术闹翻,当时孙策正在袁术麾下,于是袁术就派遣孙策领兵来攻打陆康,这一打就是两年,最后陆康兵败,孙策攻破了庐江城,不久后陆康就病死了,享年七十岁。在这之前陆康已经把自己的亲属和陆逊送去吴郡避难了,因为当时陆康的儿子陆绩年幼,所以就由陆逊撑起了这个家,在吴郡一带也小有名气。

    孙策死后,孙权接手了哥哥的所有的事务,广招贤士,陆逊当时才二十一岁,就慕名前来,做了孙权府上的幕宾。后来还担任了海昌都尉,兼海昌的县令,因海昌遭遇旱灾,陆逊就开仓放粮赈济一方百姓,因此深受百姓爱戴。

    当时有一个叫潘临的土匪头子纠结一群人在会稽一代作乱,扰乱百姓多年,陆逊便招募兵马前去征剿,经过几场大战终于平定了潘临,这时候陆逊手下已经有两千人马了。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鄱阳的贼帅尤突作乱,影响甚大,陆逊率军配合奋武将军贺齐将其讨平,斩首数千。陆逊因功被拜定威校尉,屯兵利浦。

    孙权看陆逊屡建功勋,对他非常喜爱,就把自己的侄女,也就是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并且经常和他商量国家大事,这时候孙权对他已经相当看重了。后来陆逊又劝谏孙权扩充军队以平定内部的匪患,孙权采取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身侧的帐下右部督,统领帐下亲卫部队,授给陆逊棨戟,让他都督会稽、鄱阳、丹阳三郡。

    同年,费栈被曹操策反,煽动当地的山越族(就是土匪)造反,孙策就派陆逊前去征讨,费栈当时人多势众,陆逊带去的兵马远远少于费栈,陆逊便采用了疑兵之计,很快就击败了费栈,并勒令各山越族居民迁徙到平原地区居住,编入户籍,种田纳赋,从中挑选强壮者从军,得精兵万余,使东吴统治得以加强和巩固,后来陆逊奉命驻守芜湖。

    时间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率军北伐曹操,陆逊和吕蒙定下计策,一起谋取荆州,先是吕蒙装病回建业修养,孙权便让陆逊代替吕蒙职务到陆口管理事务,期间陆逊写信告诉关羽自己一方绝对不会趁机攻打荆州,本来孙刘两家早已结盟,关羽就相信了。

    结果就在关羽和曹军作战的关键时刻,吕蒙白衣渡江攻陷了荆州各郡,陆逊率军拿下了公安和南郡,孙权也率兵占据了江陵等地,后来又是陆逊指挥兵马占领了秭归枝江、夷道,守住了峡口,堵住了关羽退回益州的大门。最后关二爷无奈退守麦城,十二月,被潘璋手下司马忠擒获,最终被杀身亡。

    这一战陆逊前后斩获招纳了关羽所部的数万人,功劳确实不小,被孙权封为了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镇抚荆州,陆逊此时的地位已经在吕蒙之上了。荆州一战确实非常成功,但这一战也凸显了陆逊和吕蒙一样,都是鼠目寸光之辈,战略眼光远没有周瑜和鲁肃长远,也因为这一战的成功,改变了东吴和蜀汉的战略方针,使得两国最终只得走向灭亡,只不过是多苟延残喘了几年而已。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改元黄初。第二年四月刘备在蜀中称帝。同年,刘备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谏,决意东征为关羽报仇,从此孙刘两家撕破了脸皮。这时候想必最高兴的就是魏国的国君曹丕了吧,曹丕心想,你们先打着,我就看个热闹,等你们打累了,两败俱伤的时候我再收拾你们。

    黄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东吴进发,孙权此时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命他挑选将领前去迎战刘备,又派人和曹魏结盟。看看这叫什么事,不过孙权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当时的刘备拥有川蜀之地,兵多将广,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了,而魏国的实力一直都很强大,孙权担心曹魏会趁机偷袭,那到时候自己腹背受敌就彻底歇菜了,所以只好先和曹魏建立关系,才能少去一些麻烦。

    当蜀军进攻巫山,秭归时,陆逊不进反退,把上百里的峡谷都让给了刘备,派李异、刘珂退至夷陵、猇亭一带。目的就是让刘备的战线拉长。

    第二年,也就是黄初二年(公元222年)正月,刘备好胜心切,派将军吴班、陈式督率水军深入夷陵地区,封锁长江两岸。二月,亲率诸将自秭归,经崎岖山道,进至夷陵一带,坐镇猇亭督师。蜀汉军从巫峡至夷陵沿路扎下了几十个大营,还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率江北诸军进抵夷陵以北与江北吴军相拒,并监视魏军动向,以防袭击;命侍中马良部进驻武陵郡,策应反吴投蜀汉的五溪蛮夷首领沙摩柯部,威胁吴军侧翼。

    后来刘备派兵围困了驻守夷道的孙恒,吴国将领都请求去增援,陆逊却不允许,他说孙恒一旦支撑不住自然会派人前来求援,既然现在还没有求援,就说明他还顶得住。之后刘备又多次派兵挑战,陆逊只是坚守城池,丝毫没有迎战的意思,吴国将领多次要求出战陆逊都回绝了,大家都搞不懂陆逊在卖什么关子,但他是大都督,三军的统帅,他的命令没人敢违背,只好听从了。

    刘备还曾多次设计想要引诱陆逊出战,但都被陆逊给识破,就这样,两家整整僵持了半年的时间,到了炎热的夏天,天气酷热难耐,蜀汉军队见迟迟不能打下吴军,军心就有些懈怠了。刘备又下令水军转移到了陆地上驻扎,以避炎热,这个决定一下子让蜀汉军队失去了水陆两军策应的主动权,而且刘备大军深入东吴腹地,营寨延绵数百里,这可是兵家之大忌啊!

    六月,陆逊发起了反攻,东吴军士憋了整整半年的时间,终于可以打仗了,各个兴高采烈,士气大涨,陆逊先是攻打刘备的第一个营寨,但不是很顺利,于是采取了火攻的办法,命令手下军士各带一束草,先放火烧了对方营寨再顺势攻入。刘备见形势不对,便率军向西撤退,可这时陆逊已经下令水军封锁了长江水路,又命令孙恒死守夷道,把刘备大军分割在长江的东西两岸,然后采用火攻的方法连烧刘备四十多个营寨,蜀汉将领杜路、刘宁投降,都督冯习及沙摩柯被杀,可以说是损失惨重啊!

    这一战后,孙权加封陆逊为辅国大将军、荆州牧,并改封为江陵侯,后来刘备逃往白帝城,东吴将领都劝谏孙权趁机攻打蜀汉,只有陆逊担心曹魏会趁虚而入,所以没有大举进攻,只是派了李异、刘珂率领部下去追击刘备,不久之后曹丕果然派大军前来攻打东吴,但时机已经没有了。

    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六月,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由诸葛亮辅佐朝政,诸葛亮便和东吴和好,重新建立起了吴蜀联盟,但为时已晚,经火烧连营一战,吴蜀两国人才凋零,已经耗尽了国运,不足以再和曹魏兵团抗衡了。

    这时候的孙权对陆逊也非常倚重,甚至专门刻了自己的玉玺放在陆逊那里,每次和刘禅、诸葛亮的书信往来都会征求陆逊的意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到的了。

    黄武七年(公元228年)五月,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写书信给魏国将领扬州牧曹休,说自己受到了吴国的责难,在东吴待不下去了,想离开东吴投降魏国,让曹休率兵前去接应。曹休不分真假就率领十万兵马前去皖城接应,曹睿担心曹休有什么闪失,就派大将军司马懿率军向江陵进发,建威将军贾逵率军前往东关去策应曹休。

    同年八月孙权进驻皖口,封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钺。于是陆逊统领六师和禁卫军摄行王事,孙权还亲自为他执鞭开路,还下令百官向陆逊下跪,看看这待遇,纵观整个历史有几个人享受过?还派了奋威将军朱恒和绥南将军全琮为左、右督,各自统兵三万袭击曹休。

    这时候曹休才知道是上当了,但曹休不服啊,认为自己有十万大军,足以和孙权的大军抗衡了,于是就决定和东吴开战,双方决战于石亭(今安徽潜山东北)。陆逊亲率大军迎战,大败曹休,直追击到夹石(今安徽桐城北)一带,幸得贾逵率兵接应,曹休才得以脱险,但最后还是因为这一战不顺利被气死了。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赞赏陆逊的功绩,在大将军之上又设置了上大将军,地位高于三公。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同年孙权巡查建业,下令召陆逊到武昌辅佐太子孙登,并命他总领武昌所有事务,掌管荆州、扬州、豫章三郡,主持吴国军机大事。期间孙权的几个儿子和兄弟孙翊玩世不恭,陆逊都加以开导劝谏,深受孙权的好评。

    到了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孙权想要攻打夷州(今台湾省)和朱崖(今广东省徐闻及海南岛),征求陆逊的意见,陆逊认为没有那个必要,但孙权不听,依然派兵前去攻打,结果只得到了数千人,得不偿失,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中国军队登陆台湾省。

    陆逊不仅在军事上有所成就,政治上也有很高成就,多次建议孙权改革,善待百姓,减轻赋税和刑罚,深受孙权依赖。后来丞相顾雍去世,孙权就封陆逊做了丞相,而已以前的职务仍然不变,可以说这时候的陆逊已经是位极人臣了。

    后来孙权的长子孙登不幸夭折,两个儿子孙和和孙霸为了争夺太子之闹得不可开交,朝廷内外官员便派自己的子弟前去侍奉这两位皇子,以图日后高升,陆逊则认为这些子弟应该凭真本事上进,不应该靠巴结上位。可见陆逊的正值严厉。

    孙权为立太子一事曾秘密召见杨竺商议,杨竺则认为鲁王孙霸文武全才,应该立为太子,孙权就听从了杨竺的建议,准备择日行册封大典。但这次密议却被孙和的役使给偷听到了,便告诉了孙和。孙和得知了这件事情还能不着急吗?于是就找到了陆逊的一个族子陆胤商议,请求他让陆逊上疏帮忙替自己说话,太子太傅吾桀也多次写信给陆逊请他帮忙,于是陆逊就多次上疏陈说嫡庶之分,还请求要回来和孙权见面详谈。

    可孙权和杨竺是密议的啊,按理说是不应该泄露消息的才对,可是现在却泄密了,孙权非常的生气,决定追查到底,先后将杨竺和陆胤关进了大牢,陆逊自然也受到了牵连。而全琮的次子全寄本来是孙霸的宾客,陆逊知道后曾写信给全琮让他杀了全寄,以免惹祸上身,因此得罪了全琮。全琮和全寄就乘机诬陷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在芍陂之役中谎报军功谋取官位,陆逊十分恼怒,不久卒死。

    纵观陆逊一生,把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东吴,为东吴鞠躬尽瘁,立下了许多功勋,也得到了孙权超越君臣的优待,可谓武能安国,文能定邦之能臣,只可惜晚年卷入了东吴的皇权争夺,不幸病逝。

    而陆逊在军事上的才能主要表现在能够忍辱负重,荆州争夺战就是这样,先是以卑下的语气写信给关羽,让心高气傲的关羽看不起自己,在关羽放松警惕一心攻打樊城时,突然发难。而在后来和刘备作战,以及和曹魏作战时,大都采用的是后发制人的策略,反而在进攻上显得有些过于保守了。

    在政治上陆逊曾在海昌屯田养兵,在连年干旱的情况下,陆逊一边开仓赈济百姓一边鼓励生产。还曾上书劝谏孙权减轻刑罚,以仁政治理国家,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全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他在作战时过于保守,且在战略上眼光不够长远,个人认为陆逊远不及周瑜和鲁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