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历史及民间传说品评 > 第一零四篇,诸葛亮为什么能受到后世推崇?

第一零四篇,诸葛亮为什么能受到后世推崇?

    哈喽,大家好,我是风子何,是的,我又回来了。有几天没写东西,还真有点怀念,虽然写出来的东西没什么水准,但有时间的话还是想写点东西,不为别的,就是不想丢掉了这最后的一个正经的爱好,不然我特么就真的只剩下抽烟、喝酒、玩游戏了,那样属实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之所以这几天没有更新,其实也没有别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忙,上班累得跟死狗似得,下了班回来洗洗涮涮后只想躺着,什么都不想做。其次就是最近遇到了一些写文的障碍,突然觉得过分的搞笑有些不够严谨,加之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就想着先学习一下,可是看了一些文章发现,原来一些作者的文章也就那样吧,我似乎有找回了信心。

    这几天虽然工作忙没更新,但工作之余也没闲着,看了一本不错的闲书,总算是有些收获的。同时,这几天又重新在读《三国志》,怎么说呢,和之前一样过目就忘,记住的内容...好像什么都没记住,我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读书呢?又或者是不是书本的内容过于枯燥了呢?可能是的吧。

    呃...闲话就不说了,咱们继续讲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依然是大家所熟悉的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村夫...诸葛亮。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路诸侯争霸,为了抢夺地盘相互厮杀、吞并,掀起来了一段气势恢宏,精彩纷呈的三国乱世,与此同时,群雄逐鹿也搞得民间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怎么突然觉得这句话用在这里似乎有些不太恰当呢?在那个乱世之中有英雄吗?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文章里再作解读吧。

    有人说乱世是最容易造就人才和成就人才的,这句话我非常认同,在三国时期确实诞生了不少名将,如关羽、张飞、张辽、夏侯氏兄弟家族、曹氏家族、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等,这些人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身为一个合格的军阀,手底下只有能打仗的将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能够为其出谋划策,决胜于千里之外文臣作为辅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谋士。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谋士,如曹魏的贾翊、程昱、荀彧、荀攸、郭嘉;蜀汉的诸葛亮、法正、庞统;袁绍手下的沮授、田丰;吕布手下的谋士陈宫;还有被曹操拐跑的徐庶,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尤其是贾翊,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真正做到了算无遗策的人,所提出的计策就没有不奏效的,在投靠曹操后大放异彩,帮助曹操一步步强大。那么在这众多的谋士当中,为什么后世偏爱诸葛亮,对其推崇备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ufffc

    咱们首先简单讲解一下诸葛亮的成就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做到了蜀汉的丞相,同时他又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拥有这样的成就和如此多的头衔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蝎子拉屎独一份”,而且,他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那么诸葛亮的出身怎么样呢?

    据记载,诸葛亮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宦家庭,诸葛氏又是琅琊地区的名门望族,其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于东汉末年担任泰山郡丞,典型的官二代。

    不过诸葛亮早年并不顺遂,三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了,八岁时又失去了父亲,诸葛亮便和弟弟诸葛均跟随叔叔豫章太守诸葛玄到了豫章。可是诸葛玄的豫章太守是袁绍任命的,朝廷并不承认,就拍了朱皓取代诸葛玄,于是诸葛玄就带着兄弟两个前去荆州投靠刘表了。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玄去世,十六岁的诸葛亮选择了隐居隆中。这时候的诸葛亮已经很有才华了,并常常拿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这在当时可不是一般的狂了,也因此,诸葛亮有些不受人待见,只有徐庶,崔州平等人和他交厚并相信他的才华。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ufffc

    诸葛亮出山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备再一次吃了败仗,可谓是人生坎坷啊,打败他的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一代枭雄曹操。兵败后刘备去投靠了荆州的刘表,与此同时,刘备积极的联络当地各路豪杰以求东山再起。

    当时刘备依附在荆州刘表那里,屯兵新野。刘表之所以让刘备屯兵在新野,说白了就是看出了刘备是一个有野心的人,终究不肯久居人下,让他屯兵新野就是不想让他做大而威胁到自己的利益。这个时候刘备也意识到了自己经常失败的原因,就是少了一个能够为自己出谋划策的谋士。

    刘备在新野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就是诸葛亮的好朋友之一徐庶,按照《三国志》记载,徐庶是主动来投靠刘备的,算是毛遂自荐,并得到了刘备的器重。作为好朋友,有了好处徐庶自然就想起了诸葛亮,就对刘备说道:“我有个好朋友叫诸葛亮很有才华,可以帮助您壮大草鞋公司,您愿意见吗?”

    刘备说道:“那你就帮我请他过来吧!”

    徐庶说道:“这个人很清高,您可以去见他,但不能让他来见您。”

    刘备此时求贤若渴,听徐庶称赞诸葛亮的才华,自然心动了,就决定前去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这就是著名的“三顾茅庐”。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ufffc

    据记载,在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之前,还有一个人曾向刘备提起过诸葛亮,这个人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隐士,博学多识。司马徽客居荆州襄阳时遇到了刘备,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并声称“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可是当时刘备可能是太着急了,忘记问二人居住的地址了,就没有去请,后来得徐庶推荐才“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和刘备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为他的未来规划了一副美好的蓝图,这段对话被后世称为《隆中对》,因为字太多就不写了。刘备听完了诸葛亮为自己未来的规划非常兴奋,马上立刻就邀请他出山来辅佐自己。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

    东汉末年可谓是群雄争霸的时代,各地军阀在争夺地盘的同时也广招天下贤士,当时的曹操更是求贤若渴,可以说诸葛亮当时不管去投奔谁,自己的才华都能够得以展示,那么他为什么选择隐居不出呢?难道他对做官不感兴趣吗?

    当然不是,从他“自比管仲、乐毅”就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而且他很想做官,那他为什么不出山呢?

    首先,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没人知道他。诸葛亮少年时就隐居隆中过起了田园生活,所交的好友又是徐庶、崔州平之类的隐士,这也导致了他的名气在当时根本就传不出去。而且他很狂,经常拿管仲、乐毅来比较自己的才华,这二位可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响当当的人物啊!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居然和他们两人相比,确实狂妄了些,即使有人知道他,恐怕也会觉得他是一个疯子吧!

    其次,当时的曹操虽然已经很强大了,但作为遵从儒学思想的诸葛亮来说有着强烈的正统观念,而刘备是汉室宗亲,符合诸葛亮心中的“正统”观念,相比之下曹操和孙权也就成了“乱臣贼子”,这也是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之一。

    另外,曹操本人文韬武略兼备,其智慧、才干远在孙权、刘备之上,而且曹操手底下已经有了荀彧、荀攸、贾翊、程昱等一大批的文臣谋士,他们的才华并不逊色于诸葛亮,所以诸葛亮到了曹操那里可能就要坐“冷板凳”,并不可能有太大的发挥空间。

    那么投靠孙权怎么样呢?其实孙权这个人并不是心怀大志向的人,并且孙权也有文武双全的周瑜,又有鲁肃、张昭等一大批谋士,诸葛亮去了东吴同样会被排挤打压。

    所以当时只有刘备是诸葛亮最好的选择,首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过刘表、和刘璋没有野心,只求自保,这样的人诸葛亮自然不会考虑。

    \ufffc

    其次刘备有野心,一心想要匡扶汉室,不管是不是真的,至少他嘴上是这么说的。刘备又以仁义著称,受天下人敬重,而且刘备当时最缺的就是真正有才干、有见识的谋士,并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诸葛亮认为投到他的帐下一定能够受到刘备的尊敬和重用,更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事实也证明了诸葛亮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

    那么诸葛亮出山后都有哪些成就呢?

    首先先说一下诸葛亮政治上的成就

    “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

    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其在任期间不仅带头廉政,为其他官员树立起了一面旗帜,还把廉政作为重要的政治、法律来抓,这对蜀汉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对蜀汉皇宫以及刘备陵寝惠陵的规模做出来严格的要求和控制。

    刘备死后,蜀汉后主刘禅更是几乎把所有的军国大小事务都托付给了诸葛亮,“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汉上层成为了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围,各级官员都以诸葛亮为榜样,节俭、力戒奢华,造就了一个廉洁的政治时代。

    以此来看,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在政治上可以说非常的清廉,而且他不仅自己清廉,还带动了蜀汉一大批的官员,这样的成就和他的为官之道确实值得后世推崇和学习。

    而且诸葛亮入蜀后看到益州法令废弛,地方势力做大,严重影响了刘备集团的统治,诸葛亮认为官民混乱君臣无道是导致纲纪紊乱的根源,他说:“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

    \ufffc

    而与儒家以礼治国治国的观点不同,诸葛亮认为治乱兴衰的根源不外乎一个“法”字,并一再强调以法治国的重要性,他指出“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并反面强调了不以法治国的严重后果“若乃上无刑罚,下无礼义,虽有天下,富有四海,而不能自免者,莱纷之类也。夫以匹夫之刑令以赏罚,而人不能逆其命者,孙武、攘直之类也。故令不可轻,势不可通。”——《三国志·诸葛亮传》

    在这样的背景下,诸葛亮入蜀之初便和法正、刘巴、李严、伊籍等人依照秦汉旧律进行删减完善共同制定了蜀汉的法律《蜀科》,另外诸葛亮还自行起草了各种科条律令数十则,内容包括《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内容丰富,律法严明,为蜀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说完了政治,再来看看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成就

    诸葛亮非常擅长治军,这一点毋庸置疑,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曾提到“亮治戎为长”。而诸葛亮在《论荐刘巴》一文中亲言:“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可见,诸葛亮治军有方。

    诸葛亮善于治军以“明”、“信”为主,其治军以明表现为:一,提出明确的道德观念,诸葛亮的道德观念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以刘氏为正统的立国之本,因为诸葛亮曾提出曹操、孙权均为国贼的言论。诸葛亮还认为师出以律,失律则凶的观念,并有严格的法令来约束军中将士,如诸葛亮亲著的《法检》两卷、《军令》两卷,以及制定的《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规,都是用来约束各级将士的,一旦触犯必定严肃处理,绝不容私,这一点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可以看得出来。

    \ufffc

    治军以信,同样是诸葛亮治军的根本,而且诸葛亮非常重视信义,他认为“信,重然诺也”,也就是说言必行,行必果,要言出必行,不能失信于人,这样别人才能上下一心。他认为作为统帅,如果失去了诚信,即使拥有百万之众,最终也逃不过失败的厄运。正因为如此,诸葛亮非常强调以信治军,赏罚分明,而赏罚又是用来判断一个人功过的标准,诸葛亮认为“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

    诸葛亮南征

    蜀国大臣朱褒、雍闿、高定等叛变,南中豪强孟获参与其中。得到这个消息后可把诸葛亮给气坏了,要知道当时刘备刚去世,把整个“刘皇叔草鞋股份有限公司”的烂摊子都丢给了诸葛亮,这边诸葛亮正忙着盘账呢,你丫居然突然叛变了,一点武德都不讲,诸葛亮能不生气吗?

    而且蜀汉的情况也不好,北边有曹魏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大军压境,东边呢,孙权刚刚抢走了自己的荆州分公司,这两方面的压力已经很大了。现在又南边又冒出来三郡叛变,对蜀汉来说形势非常困难,诸葛亮也不禁感叹:“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呢?”

    可是命苦也得硬撑着啊,谁让他姓诸的当初接了刘备的盘呢。面对如此形势,诸葛亮也做出了相应的对策,首先就是重新和孙权打好关系,建兴元年(公元223年),诸葛亮就派了邓芝前往东吴和孙权谈条件了,邓芝也没让诸葛亮失望,成功的拉来了东吴的赞助。

    诸葛亮自己也没闲着,对蜀国兵力进行了积极的补充,整训等准备工作,就这样经过了三年的准备,诸葛亮认为已经具备了南征的条件,于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挥军南下,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克服了气候、地形、物资运输等困难后,诸葛亮擒孟获,进兵滇池,分兵平定了周边各个部族,稳定了南方各部。

    \ufffc

    诸葛亮北伐

    “好消息,好消息,刘皇叔草鞋股份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老板笨蛋,终于面临倒闭了,我们老板不是人,带着钱去东吴的迪厅里花天酒地,不顾员工的死活,终于把自己玩死了...”诸葛亮带着自己的音响师风风火火的赶往白帝城,因为他的主公正在那里等着他。

    我们都知道刘备一直都以匡扶汉室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也成为了蜀汉的基本国策。但到死也没能完成,临终时就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连同阿斗一起托付给了诸葛亮,刘备握着诸葛亮的说道:“亮子,我是不行了,临死也没什么可给你的,就把我统一中原的愿望给你吧,你可一定要实现它啊!另外我这个儿子从小就没了母亲,现在又没了父亲,以后他就是你的儿子一般,你要好好帮助他打理国事,如果真觉得他不是当皇帝的料,你就把他废了自己当皇帝吧!”

    诸葛亮感动的都哭了,说道:“大耳...额...不是,陛下,你就安心的去吧,我一定会好好辅佐幼主的。”

    刘备大喊道:“一定要匡扶汉室啊...”喊完就嗝屁了。

    刘备死后,蜀国的大小事务几乎都交给了诸葛亮,刘禅这个皇帝则只顾着花天酒地,偶尔的也会打理一些内政,不过刘禅确实没有太大的建树,虽然说不上昏庸,但也绝对称不上是一个明君。

    诸葛亮平定南中地区后,又进行了两三年的修整,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于公元228年春至234年冬,诸葛亮先后出兵汉中,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不过好像没什么太大的收获。

    \ufffc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既然五次北伐都收获不大,诸葛亮为什么还要一次又一次的北伐呢?这不是劳民伤财无益于民吗?关于这一点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提到了,主要就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同时因为夷陵之战蜀汉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导致蜀汉军队内部青黄不接,诸葛亮也是想着借着北伐来训练士卒,具体的原因,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早期的文章,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因为我真的记不住自己都写了什么。

    建兴四年(公元226年),曹魏皇帝曹丕病逝,曹睿继位,诸葛亮认为曹睿年轻不懂事,缺乏政治经验,于是就抓住机会决定出兵北伐。在北伐之前诸葛亮做足了准备工作,先是率军进驻汉中,屯兵沔阳,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临出发时诸葛亮对后主刘禅说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混迹于迪厅,因调戏美女而遭到东吴混混陆逊暴揍,遂崩于白帝城...”

    旁边的杨仪赶紧阻止道:“丞相,你是不是拿错草稿了?”

    诸葛亮这才反应过来,一看手里的《出师表》,确实是拿错了,很尴尬,就重新换了一分,因为字太多就不往上面写了,再说,全是文言文看着挺累的。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发起了第一次北伐,先是让赵云、邓芝设疑兵于斜谷(箕谷),自己则率大军进攻祁山。本来诸葛亮计划挺完美的,可是被马谡这个愣头青给毁了,街亭之战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嘱托,把军队驻扎在了山上,结果被张颌一战大败失了街亭这个重要位置,也因此打乱了诸葛亮的计划,随后诸葛亮斩了马谡,率军返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宣告结束,诸葛亮也因此自降三级。

    诸葛亮回到汉中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由此似乎也印证了刘备曾劝说诸葛亮说马谡“不堪大用”的事实,至于是不是真的这样,以后的文章里咱们再慢慢解答。而诸葛亮虽然自降三级,但他的权利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ufffc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诸葛亮发起了第二次北伐,率兵出散关包围了陈仓,可是这一次只打了二十多天诸葛亮就下令撤军了,原因是军队没有粮食了。这事儿整得,俗话说“军马未动,粮草先行”,出来打仗不带粮食你还打什么仗呢?可事实就是当时蜀汉内部粮食空虚,加上蜀道难行,又是冬天,粮草运送上确实非常困难,所以诸葛亮也是很无奈。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了武都、阴平,诸葛亮又亲自率军击退了前来救援的郭淮,相对于前两次北伐的无功而返,这一次北伐收获了两郡之地,但诸葛亮并没有继续进兵。这次北伐结束,蜀后主刘禅随即下诏恢复了诸葛亮丞相的职务,并把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全部归咎于马谡身上。

    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ufffc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并包围了祁山,曹魏皇帝也派出了司马懿和张颌前往救援。这一次因为李严运送粮草不继,蜀军因粮尽而退,不过这一战也射杀了追击的曹魏名将张颌。据记载,这一次北伐因曹真病重,曹魏就用司马懿把他换下来了。同年五月诸葛亮派魏延、高翔、吴班和魏军打了一仗,并击败魏军获得了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多张,于是司马懿退军保营。《晋书》则说是魏军为了快速行军主动卸甲轻装,日夜兼程,在汉阳和诸葛亮相遇,于是司马懿派牛金率轻骑做饵,诸葛亮不得已退兵至祁山,屯兵卤城,占据南北二山,并堵水筑起了围墙,但被魏军攻破,蜀军大败,被魏军斩首俘获数万人之多。不过陈寿的《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这两种说法。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这一次诸葛亮选择出兵武功五丈原,和司马懿对峙于渭南,但因为没能成功的抢占北原和魏郡僵持了一百多天。诸葛亮常担心粮草不济而使自己数次北伐无功,于是分兵屯田,令军士杂于渭滨百姓之中,且和当地百姓相处融洽,“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后来诸葛亮病重,在五丈原去世,年五十二岁,蜀军才撤退,至此诸葛北伐也宣告结束。蜀军退去后司马懿亲自前往诸葛亮的安营的地方察看,感叹道:“真奇才也!”

    据记载,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经死了,于是率兵追赶撤退的蜀军,姜维就推出了以木雕制成的诸葛亮雕像,司马懿见到后大惊,认为诸葛亮是装死来诱自己出兵,立刻下令撤军。走出了好几里路后司马懿还数次询问身边的人说:“我的头还在吗?”随行众将都说“还在。”司马懿才放心,但也不敢再追赶了。不过这个说法并不成立,因为作为一方统帅,司马懿还不至于胆小到在手下众将面前如此失态,真那样的话,恐怕回去就得玩完。很简单,你丫作为曹魏的三军统帅居然被诸葛亮吓成这样,曹睿知道了还会留他吗?

    \ufffc

    那么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有收获吗?其实收获并不大,损失其实也不是很大,看上去就像是和曹魏联合搞了几次军事演习。

    文学作品

    诸葛亮主要的文学作品有《前出师表》,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写给蜀汉后主的一篇表,在这篇《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蜀汉兵精粮足,已经具备了北伐中原的条件,是时候实现刘备匡扶汉室的愿望了,于是就写了这么一篇表文。文中表达了诸葛亮谨慎勤恳,以伐魏兴汉为己任的忠贞之志和教诲后主刘禅不往刘备遗愿的意愿,其情感真挚,文笔酣畅,可谓是古代散文中代表作品。

    有前就有后,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伐魏前上表刘禅,被称为《后出师表》,不过《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其内容,这在后世也成了争议话题,许多学者认为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并不存在。

    《诫子书》,这是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也成为了后世血字修身立志的名篇,透过它似乎可以看到诸葛亮一生。《诫子书》也体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无限期望,也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的如此深切。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有《草庐对》《诫外甥书》《将苑》(又名《心书》)《便宜十六策》等著作。后世将他的所有著作编成了《诸葛亮集》。

    \ufffc

    诸葛亮的发明

    作为军事家,诸葛亮也得到了后世兵家的认可,司马懿更是称其为“天下奇才”。而处于乱世的诸葛亮,他所发明的东西也都是和行军打仗有关的,那诸葛亮都有哪些发明呢?

    首先就是孔明灯,想必大家对这个都不陌生吧,作为农村的我,直到现在,只要春节回家还都会买几个来放飞,不过现在好像都称它为“许愿灯”了。而诸葛亮最初发明孔明灯则是为了能够更快的传递讯息用的。

    其次要说的就是木牛流马了,这是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时发明出来的,因为蜀道艰难,不利于大型车辆行进,为了解决军队的粮食供给,诸葛亮就发明了木牛流马来运送粮食以供军需,木牛流马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不需要人力拖拽就能够自己行走。不过后世也有人说木牛流马其实就是人力独轮车,至于它的真实的样子及原理,至今还没有人能够完全复原。

    诸葛亮曾制作了一种弩箭,可以一次性发射十支弩箭,威力巨大,又叫“元戎弩”,后世称之为“诸葛连弩”,不过连弩体积、重量偏大,不适合单兵作战使用,主要作用是用来防御城池和营寨的。后来发明家马钧曾想要对诸葛连弩进行改进,但因为生产制造起来过于复杂,其箭矢也需要特制,就放弃了,诸葛连弩也因此渐渐失传了。

    “亮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作了“八阵图”以推演兵法,以及制作木兽、孔明锁、地雷等,诸葛亮居然发明了地雷,这个谁敢信?不过均已失传,无从考证了。

    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发明家,还是有值得后世推崇的地方的,尤其是他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后世应该学习的楷模。

    结尾

    诸葛亮并没有直接参与“赤壁之战”,更没有所谓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的传说,赤壁之战提出火攻的是周瑜,执行者是黄盖,至于当时大冬天为什么突然刮起东风我也不太清楚,因为我不在现场。而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就跟随鲁肃的军队回到刘备身边了,而且诸葛亮也必须提前回去为还没有地盘的刘备谋划争夺一块地盘作为立足之地。

    还有,近些年来经常听到一个言论就是“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我不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个什么心理,能把两个不属于同时代的人联系到一起。作为曹操手底下一位出色的谋士,我不得不承认郭嘉确实很有才华,但他的才干似乎也不足以上升到吓得诸葛亮不敢出山的地步吧!而且曹操北伐到白狼山时郭嘉因为失算差点把曹操断送在那里,如果不是曹操果断加上张辽勇猛,可能被斩的就是他曹操了。

    \ufffc

    再说官渡之战,郭嘉似乎全程隐身,并没有提出有效的建议,倒是荀攸一直在为曹操出谋划策,而郭嘉唯一的作用就是和荀攸一起建议曹操信任许攸,之后就真的没什么了。额...好像官渡之战在白狼山战役之前,我是不是说颠倒了?不过没关系,因为郭嘉在白狼山战役后不久就病逝了,死的时候才三十多岁。

    而正因为郭嘉死后不久诸葛亮就出山了,或许这也是所谓“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由来吧!而关于郭嘉,陈寿的评价则是:“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这就很有意思了,郭嘉纵然有才华,但在陈寿看来,他的才干还不足以和荀攸相比,试问荀攸那么厉害诸葛亮都敢出山辅佐刘备,一个郭嘉难道就真的能吓退诸葛亮吗?我觉得并不能。

    而曹操在遇到郭嘉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这句话其实是并不是说给郭嘉听的,而是说给身边的文臣武将听的,为什么呢?自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求贤若渴,广招天下贤士的决心了,就好像曹操刚遇到荀彧时也曾说过“吾之子房”一样,说白了就是收买人心而已。而且曹操对自己有利的人从来不吝啬,比如官渡之战时曹操得知许攸前来投奔,高兴的光着脚就跑出去亲自迎接了,试问在众多文臣武将中谁享受过这样的待遇,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自然是为了体现自己爱财惜才的诚心了。

    \ufffc

    而且曹操两次哭郭嘉我觉得也很有深意,第一次是郭嘉死的时候,曹操哭了很久,可以说当年儿子曹昂被杀曹操都没这么伤心。为什么哭,一是失去了一个人才,其次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珍惜人才的心理,哭,是哭给众人看的,哭,也是为了收买人心。第二次哭是赤壁之战后,和第一次有所不同,收买人心的同时也为了甩锅,曹操说:“若奉孝在,孤何至于此?”其实就是想把赤壁之败的责任推卸掉,因为当时曹操在汉朝的地位还不稳固,怕别人拿赤壁之战说事。

    至于“郭嘉不死,孔明不出”的言论,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呢?我呢,上学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就经常惹事生非,尤其是初中的时候,那皮的简直了,连老师、校长都约束不了我,至于为什么就不多说了,容易过不了审。

    而在我之前有一个学生在学校也很猖狂,他毕业后我才去的那所学校,那时候就有说了,如果某某人在我肯定不敢这么为所欲为,我听完后就只笑笑没有说话,因为在我看来说出这句话的人根本就不了解一个不良少年的心理。我能后来居上压制学校里的其他人甚至老师、校长,难道会害怕一个学生吗?肯定不会!额,不说了,说多了真过不了审,至于我为什么没有读高中,其实原因并不全在我,因为我厌倦了,至于原因嘛,我对校长、老师的态度就能说明一切,我只能说,在我转到那所学校之前虽然也调皮捣蛋,但学习成绩并不差...

    总结就是,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治世能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是绝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怎么样的,何况两人完全不在一个时代,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最多也只能说各有所长而已。

    废话写在最后,这篇文章有点长,没有做太多的改动,可能会出现一些错别字什么的,还希望大家稍微体谅一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