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历史及民间传说品评 > 第一百一十六篇,赤壁之战与诸葛亮的关系

第一百一十六篇,赤壁之战与诸葛亮的关系

    三国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爆发了许多经典大战,而若说三国时期最经典的战役,本人首推“赤壁之战”。它之所以经典,是因为赤壁之战,不仅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同时也挫败了曹操不可一世的锐气,而且,这场战争也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促成了三足鼎立。也就是说,如果赤壁之战的胜利者是曹操的话,也就不会出现什么三足鼎立了,所以,赤壁之战也是改变历史的一战。当然了,我国历史上每一场经典大战都足以改变历史。

    那么赤壁之战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呢?

    先说《三国演义》吧,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虽然这部书中有很多蜀汉的故事都是虚构的,但这部史诗级的历史巨著,其文学价值自不必多说。

    而今天要讲的“赤壁之战”,其中也有虚构的成分在里面,今天我就笑谈一下这赤壁之战。

    话说刘备得知刘表次子刘琮不战而降了曹操后,刘备无奈,只得弃新野,率领部下及城中百姓向江陵逃去。与此同时,曹操也亲率轻骑追击,在长坂一带追上了刘备,并展开了一场激战,其中最精彩的便是赵子龙七进七出,只身一人与曹军展开一场血战,并成功救出了刘备唯一一的儿子阿斗刘禅。(这也是罗贯中虚构的一场对决。)

    赵云带着阿斗过了当阳桥后,张飞独自一人立于桥上,三声暴喝,吓退了曹操大军,刘备才得以成功逃脱。

    而在这期间,东吴方面,或战或降亦是争执不下,最后还是鲁肃力谏孙权与曹操开战,并劝说他联合刘备,调回周瑜,孙权这才打定了主意要和曹操决一死战。

    为了表达诚意,孙权还特意派遣鲁肃前去刘备那里商议联盟抗曹一事,刘备为了表达诚意,也为了巩固两家联盟,在诸葛亮的主动请缨下,刘备也派了军师诸葛亮前往东吴去游说。

    这便有了诸葛亮舌战群儒,鲁肃力排众议主战的故事发生。孙刘两家确立了联盟抗曹后,诸葛亮暂时留在了东吴,这时“小肚鸡肠”的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开始站出来为难他。

    当时东吴军中箭矢不多了,周瑜就对诸葛亮说道:“亮子,此战乃是水战,箭矢消耗必然很大,现在我军中箭矢却不够用了,这对我们的胜利影响很大啊。所以,我命令你,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出来,否则就砍了你的狗头。”

    诸葛亮一听,心想,你丫这不是故意刁难我嘛,漫说这里是东吴,你手下的工匠肯不肯听我的都难说,就算他们肯听我的,这十万支箭也不是个小数目啊,十天?你丫在逗我玩吗?

    可是诸葛亮也是茅坑里拉屎脸朝外的汉子,岂能轻易认输,不但没有认输,还说出了令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话,只见诸葛亮说道:“如今大战在即,十天时间才造出十万支箭来,岂不贻误军机!”

    周瑜问道:“那你说几天可以?”

    诸葛亮伸出四根手指头说道:“三天,我只需要三天,就能给你弄来十万支箭。”

    此话一出,可把站在一旁的鲁肃给吓坏了,心想诸葛村夫今天是不是哪根弦搭错了?别说三天,就是十天造出十万支箭你丫也完不成啊!鲁肃刚想上前提醒,只听周瑜对诸葛亮说道:“如果三天后你交不出十万支箭该当如何?”

    诸葛亮说道:“如果三天后交不出十万支箭,将军就砍了我的狗头便是。”

    周瑜高兴道:“好,可是这无凭无据的,到时候你小子赖账了怎么办?”

    诸葛亮说道:“我可以立下军令状。”

    周瑜马上命人拿来纸笔让诸葛亮写下了军令状,这才离开。周瑜走后,鲁肃狠狠的责怪诸葛亮道:“你的脑子瓦特了啊,进水了吗?今天怎么如此糊涂啊,别说三天了,就是真给你十天,十万支箭也难以造出啊!”

    诸葛亮说道:“子敬兄不要着急嘛。”

    鲁肃说道:“眼看你就要死在此地了,我能不着急吗?”

    诸葛亮说道:“子敬兄何出此言?”

    鲁肃说道:“何出此言,你丫军令状都签了,居然问我何出此言?”

    诸葛亮笑道:“哈哈...子敬兄有所不知,我这军令状只对我未来的徒弟马谡有用,对其他人是不起作用的。”

    鲁肃说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胡说八道。”

    诸葛亮说道:“我说的都是事实,而且周瑜要砍的是我的狗头,我又没养狗,看他到时候能把我怎么样?”

    鲁肃说道:“能把你怎么样?你是不知道周瑜是什么人吧,他可不讲理着呢!到时候你完不成任务,他哪里还管你有没有养狗,直接一刀就给你宰了。”

    诸葛亮说道:“哦?是这样吗?那现在我把军令状要回来还来得及吗?”

    鲁肃说道:“要回来?你认为他会给你吗?还是赶紧想办法吧!”

    诸葛亮说道:“不急,你先回去,等我的消息。”

    两天时间转眼即逝,鲁肃可坐不住了,这天晚上,他来到了诸葛亮的营帐里询问情况。诸葛亮见他到来,说道:“子敬兄来得正好,我正有事情要请你帮忙。”

    鲁肃说道:“有什么遗言你就说吧。”

    诸葛亮说道:“遗言干什么啊,我是想请你为我准备十艘快船,每只船上都要扎满了草人,我有大用,但是这件事情不能让周瑜知道,你也不要问我要干什么?帮我办好就行了。”

    鲁肃果然没有多问,也没有宣扬,悄悄的为诸葛亮准备好了他要的东西。当天晚上,诸葛亮邀请鲁肃一起坐上了一条船,带着十只扎满了草人的船只向曹操的水军大营开去。

    说来也巧,这天江面上正好起了大雾。诸葛亮和鲁肃二人在船中悠闲的喝着小酒,诸葛亮也终于告诉了鲁肃自己的意图,要向曹操借箭。

    说话间十艘船已经接近了曹操水军,诸葛亮下令让十艘船一字排开。因为江上有大雾,曹军不知对方来了多少人,不敢贸然出击,只得放箭御敌。箭如飞蝗般向船只射来,很快就把十艘船的一面给插满了,船舱都倾斜了,这时诸葛亮又下令调转船头,用另一面继续接曹军射来箭矢。直到这一面也插满了箭,诸葛亮这才下令回去,并在离开射程后令将士们高呼“感谢曹丞相的箭。”

    天亮后,诸葛亮命人把箭从船上拔下来交给周瑜,成功完成了任务,甚至还多出来一万多支。

    这就是著名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不是的,这个故事只是罗贯中虚构的,那么草船借箭就真的不存在吗?

    也不是,史书记载,草船借箭确实存在,但不是诸葛亮所为,而是孙权。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的记载,赤壁之战之前,孙权多次向曹军挑衅,但是曹军就是坚守不出。于是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知道,这时孙权要来看曹军的状况,于是下令加强戒备,箭弩不得轻易发射。孙权就这样架着小舟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才离开,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以示威。

    曹操目睹了整个过程,对孙权的胆气和智谋非常欣赏,甚至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

    《魏略》中又是另一种记载:孙权乘坐大船在江中行驶,曹操发现后下令放箭,顿时万箭齐发,全部射在了孙权大船的一侧,导致了大船的倾斜。于是孙权下令调转船头,另一面也射满了箭,孙权这才下令返回,因此还流传了一个成语叫做“箭均船平”。

    但不论是哪种记载,草船借箭都和诸葛亮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反而是孙权有勇有谋的一种表现。

    那么除了草船借箭外,赤壁之战中,还有什么是罗贯中虚构的剧情呢?

    答案是有的,这就是借东风。

    话说诸葛亮成功完成了十万支箭的任务后,周瑜这天来和他商议对付曹军的计策,二人商议把想到的计策写在手中,同时展开。结果二人手中都写了一个“火”字,关于对战策略二人可以说是心照不宣。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就是曹操的战舰在长江的西北岸,而且当时已经是冬天了,用火攻得有东风啊,现在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怎么办呢?

    这时诸葛亮自信满满地对周瑜说道:“三天后决战,东风的事情包在我身上了。”

    经过草船借箭的事情后,周瑜也不敢轻视诸葛亮了,就相信了他的话并去做决战前的准备工作了。

    到了决战这天晚上,诸葛亮命人搭起祭坛,自己身穿道袍,赤足散发,左手托着一本《圣经》,右手拿着一串佛珠,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十字架,脚踏罡星大喊道:“伟大的太阳神,请赐予我力量吧!”

    这时旁边出现一只猴子,拿手里的棍子向天上一指,顿时东南风大作。这时,先锋黄盖已经诈降曹操,正率领船只赶往曹营,见东风已起,立刻下令放火,十艘快船如箭一般插入曹操舰队之中。瞬间燃起了熊熊大火,烧毁了曹操的战船,曹军烧死者,落水淹死者无数,曹操在众人拼死保护下才得以逃脱。

    然而,此战,曹军已成败局,无力回天,曹操只得率领残军逃回许昌,留下曹仁防守樊城。

    至此,赤壁之战结束,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也被流传下来,成了千古绝唱,各类影视作品,戏剧作品更是将其视为经典不断进行艺术加工。

    然而历史上,不管是草船借箭,还是借东风,都没有诸葛亮什么事情,据记载诸葛亮在完成和东吴结盟的任务后就跟随鲁肃的军队回到了刘备身边。

    而借东风火烧赤壁的,是赤壁之战的总指挥,以及大将黄盖二人共同完成的,在当时,我国人民已经能够较为熟练的运用观测风向的“风帆”了。再加上他们本就是东吴人,对当地的天气比较了解。

    另外,在赤壁之战中,也没有所谓的周瑜打黄盖这件事情,黄盖是主动向周瑜请命诈降的。周瑜也不是一个小肚鸡肠、嫉贤妒能的人,反而是一位胸怀宽广,有勇有谋的将军。

    还有就是蒋干盗书这个情节,同样是罗贯中虚构的,在《三国演义》中,蒋干是曹操的一位谋士,小时候和周瑜关系不错。大战前夕,蒋干就主动向曹操请求做说客准备去劝降周瑜,结果被周瑜识破,使了一个反间计,让他给曹操带回去了一个假消息,使得曹操大怒之下斩杀了蔡瑁、张允二位水军将军。

    蒋干也因此成了一个自以为聪明,实际上却愚不可及的丑角。但历史上的蒋干,只是劝降周瑜失败了而已,并没有盗书的自作聪明之举。

    而据《江表传》记载:蒋干素有仪容,以才辩见称,在江、淮之间独一无二。由此看来,蒋干不失为是一位君子,他绝不会干那种盗书的龌龊事情。盗书的事情完全是罗贯中对蒋干莫大的丑化,使得他成为了千古笑柄。

    总结

    很久没有认真的写总结了,今天就写一下吧。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可以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鼻祖,其宝贵的价值自然不必我多说。

    其中虽然有许多虚构的成分,但这仅是作者出于艺术的加工而为之,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看点。也使得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的道理,只是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要与史实混淆,不然可就真的是一塌糊涂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