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等会,先别打我! > 第九十一章 开设银行!

第九十一章 开设银行!

    “全凭皇祖母做主!”康熙小皇帝一脸兴奋的笑着回应。

    孝庄微笑着点了点头,侧脸看向了陈谦吉。

    陈谦吉一脸苦逼,“皇祖母做主就好,我这段时间有些忙,玄烨让我治理河道。现在国库没银子,我得先想办法弄银子去,要不然,前期治河都不知道该怎么展开。”

    孝庄听言,也是一脸无奈。

    “谦吉啊,你也得理解玄烨,当下的朝廷,国库收入仅靠税收。而就目前天下情况来看,天下大乱之后,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那朝廷增收上来的税款,也会明显缩水。再者说,大清朝虽入关二十多年,可内斗却频繁发生,朝廷并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天下百姓。这也导致了百姓生活更加举步维艰。”

    “现在玄烨执政,本宫希望你和玄烨,兄弟俩齐心,先安抚民心,让百姓的生活先安定下来,再言其他!”

    陈谦吉听得孝庄的话语,顿时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

    “看来,我和康熙小皇帝在上书房说的事情,她是知道了。”陈谦吉心中默默的说道。

    “是,皇祖母,孙儿记下了。”陈谦吉回应道。

    “嗯。玄烨,现在朝廷举步维艰,谦吉临危受命,你万不可为难他。如果需要什么,只要提出的要求合理,你必须着重处理。明白么?”孝庄一脸凝重的转身,看向了一旁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点了点头,“孙儿记下了。”

    “好了,该说的事情,本宫也说完了,你们兄弟俩回去办差吧。稍后,本宫会召见索尼,跟他商议具体的事情。”

    “谦吉啊,你的婚礼,也由皇家一并操办吧,你安心办差,等时候到了,做你的新郎官儿就好。”孝庄温和的笑着,看向了陈谦吉。

    陈谦吉点了地那头。

    “谢谢皇祖母。”

    ......

    之后的康熙皇帝和陈谦吉,二人一前一后,躬身走出了慈宁宫。

    “朕回上书房了,鳌拜倒了,原先内阁处理的政务,现在全都送到了上书房,让朕批阅。朕现在分身乏术,得加紧批阅奏本了,要不然,明日早朝,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康熙小皇帝苦笑连连。

    “去吧。哦对了,沾杆处现在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现在收归到你的手中,至于沾杆处的武器锻造技术,我已经尽数交给了鲁易,如果将来这些密卫的武器有什么损坏的话,可以找他处理。”

    “还有一个问题,苏克萨哈在郊外的一处别院,占地面积极为广阔,我的意思,是国库拨一些银两,就以此处为根基,建立一个制造现代武器的专属工厂,有兵部管辖,批量生产这些武器,然后配发到所有军队当中吧。这样可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你将来有很多的仗要打,如果武器不行的话,很吃亏的。这些事情,都需要提前做准备。”

    “锻造武器需要大量的精铁,如果你做好了决定,便下旨拥有铁矿的州府吧,给他们权利,让他们开采。这样的话,将会有一大批工作的岗位出来,带动周边百姓积极投入到铁矿的开采当中。朝廷这么做,就算没有土地可以耕作的百姓,也可以让他们的生活,最起码不会再缺衣少食!”

    康熙皇帝点了点头。

    “嗯,朕会跟仔细考虑的。”

    “你不用想的太过复杂,这件事情看起来很难,但是实施起来,并不复杂。当下百姓缺衣少食,流民极多,只要朝廷有足够的粮食,这些人都将成为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帮着朝廷做很多事情的。”

    “不过要想同时进行这么多的事情,前期必须仰仗明珠的海上贸易。但长时以往,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我们也必须做好两手准备。”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你是皇帝,不可以看不起种地的百姓,朝廷可颁布旨意,招收一些种地极为有经验的老农,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全国范围内,增加土地的产量。”

    “只有双管齐下,才是最佳的解决之道!”陈谦吉接着说道。

    康熙皇帝消失小鸡啄米一般,一个劲的点头。

    陈谦吉温和的笑着点头回应,接着说道,“接下来就是国内商贸的开启。民间行商,现银的使用量是很大的,如果让这些行商持现银进行贸易的话,危险将无限放大,一些土匪、或者说是生活无法继续的流民,会铤而走险,对这些行商发动抢劫,导致犯罪暴增。”

    “我的意思,是朝廷出面,建立一种类似乎钱庄一类的衙门,由专属官员负责,在全国各地设立分部。这样的话,朝廷大面积覆盖这种衙门,便可以让行商们通过银票的方式进行贸易,减少犯罪率。有利于贸易更为顺利的开启。”

    “这样做,对朝廷有什么好处?”康熙皇帝对于这种新鲜的事物有些搞不明白,疑惑的问道。

    “我的皇上啊,朝廷可以在行商们进行交易的时候,收取手续费用,比如,调换银子的金额超过一千两,咱就增收十两的手续费。”

    “玄烨啊,能有千两银子交易的买卖,这些行商们,还会在意这十两银子么?这只是一单生意,放眼整个天下,每天买卖有多少?你想,你细想。”

    “朝廷光这一项收入,就能抵得上你现在一年的税收了。那如果你在想办法让这些行商增加贸易范围,那这个收入会不会还能增加?”

    “对啊!”康熙皇帝听言,顿时脸上乍现激动。

    “成立这样的衙门,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能很好的控制朝廷官员。如果那个官员贪赃枉法了,他贪墨的这些银子一定得找个合适的地方存放吧,一旦进入了咱的钱庄,那咱就能知道。”

    “哦,对了,民间的钱庄,也必须纳入咱朝廷专属衙门的监控范围,每个月的交易流水,必须上报衙门,这样的话,朝廷就可以对全国的现银流向,做出准确的判断。”

    “这么一来,朝廷亦可了解天下行商的具体行商行动,朝廷亦可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

    “毕竟朝廷的皇商,也得帮着朝廷赚银不是!”

    陈谦吉一说起挣钱,就忍不住的滔滔不绝。

    “那这个衙门叫什么?”

    “就叫银行吧。”陈谦吉想都没想,随口说道。

    “陈谦吉听旨!”陈谦吉的话音刚落,康熙小皇帝一改刚才好奇小宝宝的模样,一脸凝重的看向了陈谦吉。

    陈谦吉瞬间明白了康熙接下来要干什么了,直接转身,“我去,这几天可能是上火了,咋耳朵老是耳鸣呢?”

    陈谦吉说着,一路小跑的朝着宫门而去。

    “现设立大清银行,任命陈谦吉为银行专属官员,加封太子少保,负责大清银行的整体筹建,钦此!”康熙皇帝见状,朝着陈谦吉小跑着撵了上去。

    “陈谦吉,你跑也没用,明日早朝,朕就会通报百官,昭告天下的!”康熙皇帝朝着陈谦吉的背影,大声喊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