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从不灭开始 > 第三章 石雕现 死簿开

第三章 石雕现 死簿开

    灵堂内,烛光摇曳,一名书生打扮的中年人,正抱着一口漆黑的棺材哭的天昏地暗,而身边的另外两人,却谁都没敢出言阻止。

    毕竟两人中,一位是此人的晚辈,一位则是外人,两人都不好打扰,所以便任由这位苦主继续了下去。

    就这样,持续了大概一刻时间,中年书生才稍稍止歇。

    得亏赵明诚有练武的底子,否则要是换个别的书生前来,指不定得哭死在这儿。

    赵明诚直起身来,用已经脏了的衣袖抹了抹眼泪,有些羞愧的看着身后的二人。

    这倒不是他装假意,而是他一想到年少时,与棺中人的种种过往,就情难自制,特别是又想到自己后来的所作所为,更是悔愧难挡。

    但人已经是走了,他再怎么哭也于事无补,眼下自己这个作为长兄的第一要务,是保下赵宁这个独苗侄儿。

    “空慧大师,让您见笑了。”,中年书生正了正衣襟,向那僧人作了一揖。

    “无妨,赵举人至情至性,这也算是贫僧的一大善缘。”,矮胖僧人乐呵呵的回礼道。

    赵明诚见这僧人没有怪罪,也没多说,当即是看向了身旁,一直跪坐着的披麻清瘦青年。

    “你就是宁儿吧。”

    赵明诚嗓音微颤,其实他已经猜测到了赵宁的身份,现在来问,不过是因为太过于激动。

    “正是。”,赵宁不动声色的点点头。

    “这位小施主,可也是一位善人呐。”,名为空慧的僧人慈眉看向赵宁,忍不住插言道。

    “从贫僧进来开始,这位小施主便一直纹丝不动的跪着守孝,孝心可见一斑。”

    赵明诚心中动容。他本就是位读书人,将礼法看到极重,此时空慧一说,当下直呼好侄儿,好侄儿。

    “宁儿,你且放心,大伯既然来了,无论如何也会想办法保你性命安全。”,赵明诚连忙保证道。

    “这位空慧大师,乃是受了痂的真正佛门弟子,跟外面那些只会化缘的和尚可不一样,定能保你无虞。”

    所谓受痂,乃是一种佛门境界,可不只是在头上点几个戒疤那么简单,而是在视、嗅、味、听、触五觉中,选择一觉完全封印,以此来放大其他感知。说是受痂,实则为受枷。

    “欸,赵举人高看了,即言我佛真法,那便是我佛弟子,贫僧与那些善主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贫僧侥幸有些机缘罢了。”,矮胖僧人和善的说道,一番话滴水不漏。

    他受痂所封印的乃是尝觉,虽然是五觉中偏下的知觉,但几十年如一日的尝不到饭菜滋味,仍是一番艰苦的修行。

    “既然如此,那赵某也不多言了,还请空慧大师帮我这侄儿一把。”

    “那是肯定,既然受了施主的善款,贫僧一定会尽力而为。”

    一到听这话,跪坐着赵宁忍不住腹诽。“好家伙,原来是收了钱的,那还在这儿说闲话,我命都快没了。”

    眼见那矮胖僧人还要说上几句,赵宁实在是忍不住了,这才开口催促,毕竟事关他的性命。

    “那个,大师,看在小生性命的份上,快快出手吧。小生还未娶妻生子,若是今日死了,无后可是大不敬,小生没有颜面去见祖宗啊。”

    矮胖僧人被他打断,脸上有些挂不住,但随即又恢复了正常。

    “勿怪,勿怪,小施主不如先跟贫僧仔细讲讲这几日到底发生了何事,如何?”

    “这样贫僧才能因症施为。”

    见这矮胖僧人终于找到主题,赵宁终于也是松了一口气,并开始仔细讲述这几日里发生的事。毕竟信件是三日前发出的,很多信息涵盖不到。

    若是仍由这僧人和赵明诚礼来礼往,那赵宁也别想活了,还不如直接躺进棺材板里,让他们聊到天亮。

    时间悄然流逝,赵氏祠堂内,借着贡烛的微光,赵明诚和那僧人就地坐下,开始仔细听赵宁讲述。

    然而,正当赵宁讲到他今日去抬尸,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时,他却突然停了下来,怔在了原地,眼睛则直勾勾的看着祠堂的门口。

    “怎么了宁儿?怎么不说了?”,赵明诚有些疑惑的问道。

    矮胖僧人已经受痂,知觉超乎常人,眼见赵宁的异常,当即便感觉有股阴冷的气息在自己身后游荡,瞬间脸色都变了,连忙往后看去。

    祠堂门外的院落里,不知何时多了一方青黑色的人形石雕,石雕身上湿漉漉的,甚至还沾着水草,此时正露着古怪的微笑,看着祠堂中的三人。

    “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赵宁心中毛骨悚然。

    他在讲述时,其实也在警惕着周围的异常,毕竟事关他自己的性命。

    所以他十分确定,刚刚祠堂门外,绝对没有人经过。

    可是,一方至少几十斤重的青石雕像,是怎么能凭空出现的!?

    矮胖僧人忌惮的看着门外的石雕,他的五感比赵宁敏锐的多,然而即使是他,也没有发现这具石雕是何时出现的。

    “赵举人,你先带着小施主回避一下。”

    矮胖僧人面色凝重的开口道,因为即使是他,一时间也看不出这石雕的门路,但他能感知到这具石雕上缠绕的浓厚业力。

    业力也称孽力,是佛门独有的感知,越是道行高的僧人,越是能看清业力这种虚幻的东西,而业力也分很多种,如色业、贪业、口舌业等。

    这具石雕上所缠绕的,则是最凶的杀业。

    赵明诚也不笨,此时经空慧提醒,也是顿知威胁将近,连忙也向门外看去,然而却是什么也没看着。

    “你们到底看见了什么?”,赵明诚疑惑着问道。

    看着空慧和自己侄儿如临大敌,而他却是什么也没看着,他顿时感觉一股子悚人的寒意在向他脊背吹去,直吹的汗毛倒竖。

    “大师!”

    赵宁连忙催促着矮胖僧人,此时的他,那有闲功夫回赵明诚的话。

    而且就在刚刚一眨眼的功夫,那具青黑色的古怪石雕似乎又往前移了一步,此时已来到了祠堂的门槛后,再有一步,可就进来了。

    那石雕明明没有丝毫的活动,却能向瞬移一样前进,这样的能力,令人匪夷所思,也让恐惧更甚。

    然而,听见赵宁催促的空慧却是不为所动,而是目光看向了赵明诚。

    “赵举人,你当真看不见?”,他面色认真的问道,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关乎到他的判断。

    “是啊!这我还能说假话?!”

    赵明诚听他发问,连忙重重一点头。

    眼见赵明诚保证,空慧心中了然,呵呵一笑后放松了下来,恢复了之前的神状。

    “原来是造魇术啊,贫僧明白了。”

    随后空慧也不顾赵宁催促,口中开始不急不缓的念着一段经文,手里还不忘翻着念珠。

    念珠不断翻滚,不消片刻,两缕佛光从念珠中飞出,分别没入了赵宁和他大伯的眉心。

    佛光飞入赵宁眉心的一瞬间,赵宁便讶异的发现,眼前的青黑石雕居然消失了。

    “大师好神通!”

    赵宁连忙站起身来,由衷的作揖夸谢道。

    因为他有种强烈的预感,如果任由石雕接近他,他将会死的很惨。

    “不用如此,只是一段清心的经文罢了。”,矮胖僧人恢复到乐呵的神态。

    “刚刚若不是赵举人在此,贫僧也看不出那石像竟是虚幻的魇象,若真是一尊活太岁,那即使贫僧的师祖出面,也无能为力。”,空慧不急不缓的说道。

    “不过,今夜虽已安全,但若是不找到那具石雕真身所在,那石雕的魇象将会一直缠着小施主你。”

    看着矮胖僧人和善的面容,原本彻底放松下来的赵宁,心中又泄了气。

    “唉,就知道没这么简单。”

    然而,叹息一下后,赵宁又恢复了神情,因为,他想活下去。

    “那既然这样,大师我先带你和大伯今日暂时歇息吧,明日再做打算。”

    “嗯,也好。”,空慧乐呵回道。

    -----------

    在安排好大伯赵明诚和空慧的住处后,赵宁连忙回了自己房间,并把房门稳妥的反锁了上,以确保无人打扰。

    因为他有种强烈的预感,那本《死薄》已经可以打开了。

    赵宁顾不得干净,盘腿坐在床上,心思则沉进了脑海中。

    脑海里,一成不变的《死薄》上,不知何时多了一圈瑰丽的花纹,而那行小字也已然消失,寿数更是变为了四日。

    “仅仅是一道魇象,就多了一天的寿命吗?”

    赵宁心中惊喜,他虽然不知道魇象具体是什么,但从字面来看,也应该是一种虚幻如泡沫一样的东西。

    他连忙继续翻开《死薄》。

    轰!!!

    死薄翻开的一瞬间,赵宁脑海中天崩地裂,整个精神世界顷刻化作了混沌。

    混沌之中,没有一丝光亮,也感受不到时间,就仿佛赤身站在一片空旷而死寂的黑暗里。

    正当他想要尝试摸索时,异象再度出现了。

    一道道金色的泉流,突然从他脚底的黑暗中涌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直到占据他整个视野,直到汇聚成了一条滚滚的河流,向着无穷远的方向延展而去。

    无穷尽的亡魂出现在河流的水面上,不断的哀嚎,不断被淹没,众生的一切不过是这条河流一捧再微小不过的浪花。

    那是穷尽一切的宽大,也是穷尽一切的源头,整个世界仿佛也不过是这条金色大河的一角。

    正当时,《死簿》终于再度出现,并不由自主的在赵宁的眼前翻开。

    《死簿》中,一股涵盖众生所有信息的信息流,瞬间就击垮了他的理智,让他只能像傻子一样,麻木的看着眼前的古书。

    碧落者,天之极也;黄泉者,地之极也。

    世间众生,向死而生。舍生而死,是为大争世界。

    《死薄》乃大争之气所化,得之者,需常持大争之心。否则,寿数落尽,将永世镇于黄泉之下!

    宏伟的话音落尽,一股无可匹敌的牵引力瞬间缠上了赵宁,正要将他拉离此处。

    此时的赵宁,还处于被庞大信息流轰击的麻木之中,脑海里仍一片混沌。

    然而感知到那股牵引力,不知怎么的,他的身体竟不自觉的向下伸手一钩,手没入了金色河流之中,并且触摸到了一物。

    随后,天地破碎,磅礴的伟力将他拉回了现世。

    夜半,黄庙村,赵家院落,厢房内。

    赵宁悠悠的睁开了眼,手上却不知何时多了一本古书。

    上书,《天长地久彭祖吐纳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