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春秋

    国人暴动

    厉王仍然一贯的打仗发泄,所以财政渐渐困难。他不知反思反而把手伸向了国人。压迫到了极点,终于引发了暴乱

    一天夜里,神农和女娲正在低声的议论国事,因为历王养了很多便衣警察,不小心就会被抓。

    外面突然喧哗。有人扣门,原来是个衣着华贵的年轻人。召穆公请他进去密谈。

    原来此人是厉王的太子姬静。

    “老百姓造反了,厉王被困”太子姬静说。

    原来财政困难,厉王心急。听了荣夷公的主意,把山林封了,不许百姓无偿打柴打猎放牧。

    老百姓纷纷表达不满。

    厉王找人暗中监听,发现发表不满言论者就杀一儆百。

    老百姓公开场合不敢说话,只能以目示意。

    召穆公曾劝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厉王不听。

    终于把老百姓逼急了,纷纷起来暴动,围困王宫。

    太子姬静看情况不对,偷偷溜出,来到这里。

    正说着,外面传出吵闹声,叫嚷着:“交出太子姬静”。

    显然老百姓已经知道太子姬静逃到这里。

    神农对召穆公说:“不如把太子交出去吧”。

    召穆公对他说,自己曾经劝谏过周厉王不要独占山林川泽之利,但是周厉王不听劝告,所以才有这个劫难。如果太子被杀,那么周厉王会以为自己记仇而杀了太子。

    “那怎么办?”女娲着急说。

    召穆公叫出自己的儿子换上太子的衣服,耳语几句,打开了大门。

    老百姓把他的儿子当成太子抓走了。

    召穆公看到自己儿子被人殴打,奄奄一息。他眼睛里流出泪水,身体支撑不住。神农连忙上前扶住他。

    他摆摆手说自己没事。

    “这样做值得吗?”神农问道。

    “国家为大,个人事小”召穆公一字一句说道。

    共和行政

    随后召公和周公与国民商议。

    国民推举一个共国国君伯和执政,召公和周公辅政,年号“共和”

    按照老百姓的意思,厉王被流放。

    神农很高兴。

    西方老说他们独裁,现在他们共和了,老百姓说了算。

    好日子不长久。

    厉王死了,周公和召公排挤了共伯和,迎立太子姬静为宣王。

    好在宣王吸取教训,处处听取意见,没有独裁的意思。

    宣王还向南发动战争,取得胜利,扩大影响。人称“宣王中兴”。

    内忧既除,外患又起。

    北方的戎人看周国内乱,不断挑衅。

    宣王派部队应战,不是找不到人,就是中埋伏。

    戎人来无踪去无影,很难防范。

    宣王无计可施。

    神农突然想起一个办法,和召公商量。

    “我们修起烽火台。遇到敌人,白天放烟,晚上放火。和诸侯们约好,见到信号,就起兵勤王”神农把建议说了一下。

    召公大为满意,忙问谁负责修建。

    神农举荐了鲁班。

    鲁班干事很利索,不久就建成了烽火台。

    一次,戎人突袭,士兵燃火示警。

    秦国最近,最快响应,包围了戎人,取得了一次小小胜利。也算是烽火台的试运行。

    战局僵持着,戎人不敢南侵,周人也无力北上。

    烽火戏诸侯

    神农他们返回东都老宅。

    神农和女娲也有时间回去休息,顺便逛逛街,联络感情。

    女娲在现实和游戏中表现一样。不像有些人反差很大。

    她在医院实习,但是很难留在医院。因为内卷,本科很难就业,必须考研。所以她要在游戏里准备考研。

    他们回到游戏,出门碰见从西面回来的诸侯军马,个个沮丧。

    问周围人方知现在是幽王执政。

    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又对外攻伐西戎而大败。

    这时,有个大臣名褒珦,劝谏幽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押起来。

    褒族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听说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广征天下美女入宫,就借此机会寻访美女。

    在褒城内找到一位姒姓女子,教其唱歌跳舞,并把她打扮起来,起名为褒姒,献于幽王。替褒珦赎罪。

    幽王见了褒姒,惊为天人,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妃,同时也把褒珦释放了。

    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她,一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

    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终日不笑。

    为此,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这时有个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提议用烽火台一试。

    烽火台是鲁班所建。一旦犬戎进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

    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

    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美人一笑

    昏庸的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

    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果然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救驾。

    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台上饮酒作乐。

    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

    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

    周幽王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周幽王为此数次戏弄诸侯们,诸侯们发誓再也不来了。

    神农一听,大惊,这不是亡国的征兆吗?

    神农连忙和女娲收拾东西去京都。

    他们行至半路,突见仓颉。

    仓颉说大事不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