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墨子

    墨家

    神农他们路过鲁国附近时,突然看到一群奇怪的人。

    他们穿着草鞋短衣,但是不像老百姓散漫,行动步伐一致,就像军人。

    莫非此地有军人暗中行动,准备分裂颠覆政权?

    神农对女娲、阿青示意一下,她们点头。大家远远跟在这群人后面。

    只见这群人左拐右拐来到一座草屋。

    神农他们趴在草屋旁边的树林里偷听。

    只听到草屋中一人说道:“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此为“三患”。”

    神农心想:“说的太深刻了”

    那人继续说:“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此为“三务”。解决“三患”,实现“三务”是我们理想。

    神农心想看来这是一个政治组织,正在宣扬政治纲领。

    “那么如何做到呢?”有人问道。

    只见那人慢慢讲述。

    具体措施就是:

    通过“兼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和睦。

    通过“非攻”去除非正义的战争。

    通过“尚贤”破除世袭特权。

    通过“尚同”统一人们的视听言行。

    通过“简礼节葬”制止劳民伤财。

    通过“非命”鼓励民众自强不息。

    通过“天志”、“明鬼”体现惩恶扬善的意志力量,约束当政者谨慎行事。

    神农心中暗中惊叹无论纲领还是计划都太厉害了。

    突然有只飞鸟于窗外柳树上鸣叫,人们纷纷向外张望。

    只听到那人严厉地责骂一个人:“耕柱子,你上课这么专心吗?”

    耕柱子觉得很委屈,抱怨道:“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为何遭到老师这样大的责难。”

    那人听说后反问耕柱子:“假如驾驭马和羊拉车上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羊?为什么?”

    耕柱子说:“当然要鞭打马,因为马是拉车的主力,才值得鞭打,而羊不具备这种特质。”

    那人说:“我之所以责骂你比别人严厉,是因为同样的道理啊!”

    耕柱子惭愧得点点头。

    “做一匹被鞭打的马,还是做一只不被打的羊,将是人生辉煌与平庸的分水岭”那人继续讲述。

    耕柱子抬起头说:“我理解了”

    神农情不自禁喊出好来。

    只见草屋中的众人瞬间跳至屋外,排成阵型,手中拿着农具当武器。

    为首一人手持墨矩,大声说道:“在下墨翟,不知何方贵客,来到寒舍”

    神农只好走出树林,拱手回复:“我叫神农,路过宝地,多有打扰”

    那人一听神农的名号,忙说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请到草屋一叙”

    此人说话干脆,干事利索,神农顿生惺惺相惜之感,忙叫出女娲、阿青来到草屋。

    原来此人叫墨翟,创立墨家学派,弟子众多。

    神农佩服说可以与老乡孔丘比美了。

    墨子不以为然说早年也曾学习过儒学,但他发现,儒家的观点在某些方面很不符合伦理。

    神农奇怪还有人对儒家这么贬低,忙问原因。

    墨翟说儒家倡导的厚葬久丧、奢靡礼乐和华而不实引起了他极大的反感。

    最终墨子舍弃了儒学,自己开创了新的学派,并开始直面的反对儒学。

    兼爱非攻

    神农说儒家是有点不合理,不过孔丘还是个好人,作为老师还是不错的。

    墨子说孔丘是个伪君子,虚伪小人。

    神农说这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墨子说孔子当年曾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时候,粮食已经全部吃光。

    饥饿数天后,子路不知通过什么办法搞来了一头小猪,孔子竟然不问来源就吃了,随后又让人拿衣服去换酒喝。

    待获救之后,孔丘摆起架子,席位摆的不正,孔子不坐,肉割的不完美,孔子也不会去吃。

    子路忙问孔子原因,孔子告诉他说:“是因为当时我们急于求生,现在我们急于求义。”

    墨子说可见儒家是由一群伪君子所组成的。

    神农无话可说反问:“你们和儒家有什么不同?”

    墨子说:“我们和儒家理念完全不同。我们是“兼爱”而非“别爱”。兼爱就是博爱,世间人人平等,彼此应该相亲相爱。“别爱”,就是有差别的去爱,注重尊卑有别”

    神农点点头,儒家确实搞尊卑有序,完全不平等。

    神农慨叹:“看来你最讨厌的是儒家了”

    “比儒家更讨厌的是杨朱,其人非常自私”墨子说道。

    这引起神农的兴趣,忙问杨朱做了什么坏事引得墨子这么反感?

    墨子说有一次,杨朱公开场合宣传他的理论。墨子听了忍无可忍,摆摆手让他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

    “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杨朱犹豫了半天才说。

    禽滑厘追问道:“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先是默不作答,然后又找别的话题。

    神农他们正说着,突然有弟子上前汇报说:“据线报楚国要攻打宋国”

    墨翟转头向弟子忙们大声说道:“收拾好行李,马上向宋国出发”

    神农好奇问道:“你们去宋国干什么?”

    墨子一字一句说道:“我们的宗旨是“非攻”,当然是阻止战争”

    “你们靠什么阻止战争?有什么好处?”女娲突然问道。

    墨子轻蔑地说:“靠技术和信仰。信仰不能用金钱衡量”

    女娲羞愧的满脸通红。

    阻止战争也是神农之所愿,所以他说:“我们愿意跟你们去,看能帮上什么忙”

    墨子慨然应允。

    不到一个时辰,三百弟子集合完毕。个个精神抖擞,干脆利落。

    墨子大声宣布“出发”,队伍整齐划一的向宋国进发。

    神农问墨子这样的队伍如何练成。

    墨子领头带着弟子们唱了一首歌“背负着百姓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这首歌很熟悉,慷慨激昂,旋律优美,好像是一首军歌。莫非墨子是军人出身?是军人又熟悉政治,技术也不错,莫非是国防科技大?总之墨子的游戏者不简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