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

    赵奢详细叙述理由。

    古代天下分为万国,最大的城不过三百丈,最多的人口不过三千家,用三万兵攻或守,对将帅来说没有困难。

    可是现在存世的,只有战国七雄,千丈之城,万家之邑可谓比比皆是。

    以三万兵野战都很难说必胜,围城更加不用指望。

    赵奢认为田单不只不懂得用兵,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更少得可怜。

    田单听了,感叹自己没有想得这么深远。

    不过平原君没有将赵奢论战得胜的信息告诉赵王。田单成了伐燕的主将,不过也取得胜利,随后还成为赵国的相国。

    “平原君表现平平,不如廉颇蔺相如”墨子说道。

    神农说:“他们什么来头?”

    和氏璧

    墨子说:“说到蔺相如还得从和氏璧说起。”

    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原石,把它奉献给了厉王。

    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

    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就砍去了他的左足。

    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

    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那人看都没看就说:“这就是石头。”

    武王也认为卞和在说谎,就砍去了他的右足。

    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接着流血。

    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哭的原因。卞和一直哭,不说话,手下只好把他带到文王面前。

    文王对他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我为此感到伤心”

    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宝玉。为表彰

    卞和于是命名为“和氏璧”。

    蔺相如

    赵惠文王通过机会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惠文王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交换这块宝玉。

    赵惠文王同大将军廉颇及大臣们商量:要是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骗;要是不给呢,就怕秦军马上来攻打。

    问题怎么解决没有办法,想找一个能派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没能找到。

    宦者令缪贤提议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派去和秦王交涉。”

    赵惠文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呢?”

    缪贤回答说:“为臣曾犯过罪,我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但是我的门客蔺相如却阻拦我。”

    赵惠文王问:“为什么最后没有逃亡呢?”

    缪贤讲述了当时的情况。

    蔺相如对他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会对你好呢?’

    缪贤回答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愿意跟您交个朋友”。因此我就了解他会对我好了,所以想往他那里去。’

    蔺相如对缪贤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惠文王,所以燕王当然想要和您结交。”

    缪贤说:“是啊”

    “现在您是逃出赵国奔走到燕国,燕国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肯定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蔺相如继续说。

    缪贤着急说:“那怎么办?”

    “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会被赦免”蔺相如最后说。

    缪贤说:“就按先生的意见办吧”

    “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为臣。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派他出使很适宜。”缪贤最后说。

    入秦献玉

    于是赵惠文王立即召见蔺相如,问他:“秦昭王用十五座城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

    蔺相如沉思片刻说:“秦国强,赵国弱,所以不能不答应它。”

    赵惠文王说:“假如秦国得了我的宝璧,却不给我城邑,那么怎么办?”

    蔺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果不答应,明显赵国理亏;如果赵国给了和氏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那么就是秦国理亏。两种对策衡量一下,宁可答应它,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

    赵惠文王点点头说:“那么谁可以派为使臣呢?”

    蔺相如想了想说:“大王如果确实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如果归属赵国了,我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如果不能交给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

    赵惠文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昭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璧献给秦昭王。

    秦昭王大喜,把宝璧给妻妾和左右侍从传看,左右都高呼万岁。

    蔺相如看出秦昭王没有用城邑给赵国进行抵偿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个小红斑,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昭王把璧交给他,蔺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站定,身体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

    蔺相如对秦昭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惠文王,赵惠文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

    秦王说:“商议的结果呢?”

    “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给我们的城邑恐怕是不能得到的。’商议的结果不想把宝璧给秦国。”蔺相如继续叙述。

    秦王说:“那你怎么又带和氏璧到秦国来了?”

    “我认为平民百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蔺相如继续说。

    秦王说:“还是你懂事”

    “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蔺相如继续说。

    秦王说:“赵王搞得这么正式?”

    “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接见我,礼节非常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蔺相如继续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