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谈

    书中说:“高明的医生能知道病人的生死,圣明的君主能洞察国事的成败,认为于国家有利的就实行,有害的就舍弃,有疑惑的就稍加试验,即使舜和禹死而复生,也不能改变这种方略。”

    秦王心里想:“对呀”

    书中说:“要说的至深话语,我不敢写在书信上,一些浅露的话又不值得您一听”

    秦王心里想:“对呀”

    书中说:“想来是我愚笨而不符合大王的心意吧?还是推荐我的人人贱言微而不值得听信呢?”

    秦王心里想:“都不是”

    书中说:“如果不是这样,我希望您赐给少许游览观赏的空闲时间,让我拜见您一次。如果一次谈话没有效果,我请求伏罪受死刑。”

    秦王心里想:“还是当面说比较好”

    读了这封书信,秦昭王心中大喜,便向王稽表示了歉意,派他用专车去接范雎。

    语激昭王

    这样,范雎才得以去离宫拜见秦昭王,到了宫门口,他假装不知道是内宫的通道,就往里走。

    这时恰巧秦昭王出来,宦官发了怒,驱赶范雎,喝斥道:“大王来了!”

    范雎故意乱嚷着说:“秦国哪里有王?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罢了。”他想用这些话激怒秦昭王。

    秦昭王走过来,听到范雎正在与宦官争吵,便上前去迎接范雎,并向他道歉。

    秦昭王说:“我本该早就向您请教了,正遇到处理义渠事件很紧迫,我早晚都要向太后请示,现在义渠事件已经处理完毕,我才得机会向您请教。我这个人很糊涂、不聪敏,让我向您敬行一礼。”

    范雎客气地还了礼。这一天凡是看到范雎谒见秦昭王情况的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是肃然起敬的。

    秦昭王喝退了左右近臣,宫中没有别的人。这时秦昭王长跪着向范雎请求说:“先生怎么赐教我?”

    范雎说:“嗯嗯。”

    停了一会,秦昭王又长跪着向范雎请求说:“先生怎么赐教我?”

    范雎说:“嗯嗯。”像这样询问连续三次。

    长谈

    秦昭王长跪着说:“先生终究也不赐教我了吗?”

    范雎说:“不敢这样。我听说从前吕尚遇到周文王时,他只是个渭水边上钓鱼的渔夫罢了。像他们这种关系,就属于交情生疏”

    昭王说:“是啊”

    范雎说:“但文王听完他的一席话便立他为太师,并立即用车载着他一起回宫,就是因为他的这番话说到了文王的心坎里。因此文王便得到吕尚的辅佐而终于统一了天下”

    昭王说:“对”

    范雎说“假使当初文王疏远吕尚而不与他深谈,这样周朝就没有做天子的德望,而文王、武王也就无人辅佐来成就他们统一天下的大业了。”

    昭王说:“不错”

    范雎说:“如今我是个寄居异国他乡的臣子,与大王交情生疏,而我所希望陈述的都是匡扶补正国君的大事”

    昭王俯身倾听。

    范雎说:“我处在大王与亲人的骨肉关系之间来谈这些大事,本愿进献我的一片愚诚的忠心可不知大王心里是怎么想的”

    昭王说:“愿听先生高见”

    范雎说:“这就是大王连续三次询问我而我不敢回答的原因。我并不是害怕什么而不敢说出来”

    昭王说:“为什么?”

    范雎说:“我明知今天向您陈述主张明天就可能伏罪受死,可是我决不想逃避”

    昭王说:“先生勇气可嘉”

    范雎说:“大王果真照我的话办了,受死不值得我忧患,流亡不值得我苦恼,就是漆身生癞,披发装疯我也不会感到羞耻”

    昭王说:“佩服先生”

    范雎说:“况且,像五帝那样的圣明终不免死去,三王那样的仁爱也不免死去,春秋五霸那样的贤能都死了,乌获、任鄙那样力大无比难免一死,成荆、孟贲、王庆忌、夏育那样勇猛威武也一个个死去了。由此可见,死亡这是每个人必不可免的。”

    女娲插话道:“乌获、任鄙、成荆、孟贲、王庆忌、夏育是什么人?”

    神农讲了个武王举鼎的故事。

    秦武王带着重兵去东周国都洛阳观看九龙神鼎。

    秦武王年少骁勇,喜欢举鼎。他手下有知名的三个大力士,叫孟贲、乌获、任鄙,都是举鼎能手,也陪伴着他到洛阳。

    其中,孟贲又名孟说,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犀,能生拔牛角,发怒吐气,声响动天,尤为勇猛。

    九龙神鼎是世上瑰宝,秦武王一看见它,兴致大发,便借此机会与孟贲比试举鼎,以显示一下秦在列国中的地位。

    这位年少好强的武王,抓住一只龙纹赤鼎猛地举了起来,殊不知此鼎重量过大,终因力气不支,累得双目出血;力尽鼎落,又砸断了膑骨。

    结果秦武王不治而死,丢了王位。无辜的孟贲也因此获罪,被诛杀九族。

    女娲说:“看来他们都是体育学院学生”

    神农继续往下叙述。

    范雎说:“处于明显必然死去的形势下,能够对秦国有少许补益,这就是我的最大愿望,我又担忧什么呢!”

    昭王说:“先生请直说”

    范雎说:“过去伍子胥被装在口袋里逃出了昭关。路上夜里行走,白天隐藏,走到陵水,连饭也吃不上了,只好爬着行走。裸出上身,叩着响头,鼓起肚皮吹笛子,在吴国街市上到处行乞讨饭,可后来终于振兴了吴国,使阖闾成为霸主。”

    昭王说:“先生博闻强记,太厉害了”

    范雎说“假使我能像伍子胥一样极尽智谋效忠秦国,就是再把我囚禁起来,终身不再见大王,这样我的主张实行了,我又担忧什么呢?”

    昭王说:“先生不用担心”

    范雎说:“过去箕子、接舆漆身生癞,披发装疯,可是对君主毫无益处。”

    昭王说:“对”

    范雎说:“假使我也跟箕子有同样的遭遇披发装疯,可是能够对我认为贤能的君主有所补益,这是我的最大荣幸,我又有什么耻辱的?”

    昭王说:“对”

    女娲插话问:“箕子有什么典故?”

    神农说听仓颉讲起箕子的经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