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开服

    初击百越

    齐王建继位以来,由于与秦没有共同边界,没有被攻击。

    齐国君臣上下宴然,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不备兵革,不修战备,政治上达到惊人的麻木程度。

    齐王建本人昏庸无能,齐相国后胜又是一个贪财无厌之徒。

    秦多年来用重金贿赂后胜,后胜就为秦远交近攻的策略效劳,终日规劝齐王建臣服于秦,朝野上下已无丝毫斗志。

    秦将王贲统帅的军队,由燕国南部对齐北境突然进攻,直趋齐都临淄。

    齐国则毫无作战准备,竟然没有应战之兵。齐相后胜力劝齐王投降,齐王建也就不战而降。

    齐王建被送于共这个地方,饿死在松柏之间。

    秦灭六国,伏羲召集神农他们开会。

    伏羲说公司决定近期正式开服。

    为避免混乱,开服前需做些准备工作。

    1、尽可能扩大服务面积,就是占据更多游戏土地。特别要北面抗击匈奴,南面攻打百越。

    2、尽可能统一度量衡,方便进行交换。公司准备开展支付业务,打通线上线下。

    3、要从战争转向生产发展,扩大游戏人群。公司不仅要满足喜欢战争的游戏者也要满足喜欢成仙、武侠、宫斗等其他游戏者。

    随后秦王举行盛大宴会欢庆胜利。

    酒醉微醺之际,秦王对神农说想娶阿青为后。

    神农大惊,忙说:“让我问一下阿青”

    “我喜欢的是另外一个人”转头看去,不知何时阿青走来。

    秦王压住声音说:“我知道你喜欢什么人”

    秦王转身离开。

    第二天秦始皇任命太尉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军50万兵分五路征讨百越。

    第一路秦军战事顺利,进攻东瓯、闽越地区的10万秦军当年就攻下了东瓯和闽越,在此区域设置了闽中郡。

    但其他四路秦军受到地理自然因素,行军及粮道都很困难。

    百越地区约有50万人,适战青壮年大致有5万人,百越军队是联合体,其中以西瓯国为主。

    瓯雒军在首领“译吁宋”的率领下与秦军进行了凶悍惨烈的激战,秦朝大军步步艰难,节节受挫,损兵折将。

    瓯雒军在首领“译吁宋”战死后又马上另选了新的首领,并全线退入山地丛林中与秦军继续作战。

    瓯雒军甚至不惜隐匿深山与野兽为伍,至死不投降秦军,并且不断对秦军部队进行偷袭,切断秦军粮道。

    迫使秦将屠睢写信给秦始皇上报说秦军粮草已经不足,秦始皇被迫命令征调大量民工开凿灵渠,确保了秦军的粮草运输。

    瓯雒军这时在新首领桀骏的率领下对秦军发起了反击,秦军大败。

    战事进展缓慢,且死伤很大,主将尉屠睢心情变得暴躁,滥杀了一些无辜者,引起当地人愤慨,被暗杀。

    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迫使秦军晚上住宿没有可用之地,前进不得后退不能,惶恐不可终日。以致睡觉不敢解甲,手中的弩不敢松弛,更糟糕的是即使严厉监督忙碌转运也无法得到粮饷,双方一直处于相持对抗的局面。

    再战百越

    秦王征求神农意见。神农说必须抓住后勤,尤其要开通灵渠。

    在神农建议下,秦王委任共工做总工全力修建灵渠。

    在灵渠粮道全面开通保障后勤补给后,秦王再次召集10万兵,与剩下的20万秦军,任命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再次进军百越。

    秦王朝和秦军将领吸取屠睢在征战中的教训,在战略上采取了征集罪犯、赘婿、商人随大军行进。

    每当秦军占领一地便将部分移民留驻此处,这不仅使秦军有了较稳定的后方根据地,同时也使秦军在人力的消耗中有所补充,而大批的商贾在岭南的经营,也为军队粮饷的补给创造了条件。

    随着秦向岭南进军,差遣大量戍卒、罪人,工程技术人员和贫贱百姓修筑沟通岭南的道路,

    在这种优势条件下,秦军凭着丰厚的粮草和精良的武装设备,在百越战场上开始了大规模的征伐。

    大军所到之处,兵锋凌厉,势如破竹,未费多大力气就击溃了西瓯部落的反抗力量,占领了西瓯地区。

    随后任嚣、赵佗又挥戈南下,乘胜进击,一举击溃了雒越部落也就是文郎国,占领了雒越地区。

    赵佗随后攻瓯骆,以安抚百姓为主。

    秦军占领岭南后,秦王很快在该地区设立了桂林、象郡、南海等三郡,把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为了巩固其占领区,防止越人反抗力量死灰复燃,加强对越人的控制,秦王朝采取了军事管制性的戍守政策,在东南设置军事中心,在西北设置政治中心,以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和防守。

    北击匈奴

    平定百越,秦王目光转向北方。

    秦王派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迅速收复黄河以南地区。

    接着,蒙恬渡过黄河,夺取高阙、阳山、北假,占领河套以北地区,并置九原郡统辖该地。

    秦击败匈奴之后,对原来秦、赵、燕三国北部的长城进行修葺、连接或扩建延伸,修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郡内,长达5000余里的长城,号称“万里长城”。

    为了加强对北部地区的控制,秦王使蒙恬修筑从咸阳经云阳,可直达九原的高速公路。

    秦朝还派蒙恬率兵长期驻守上郡,以对付匈奴可能的侵扰。

    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旧币,统一使用两种货币。一种是黄金,称为上币,以“镒”为单位;一种是圆形方孔的铜钱,称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秦统一后,下令对度量衡制度进行改革,使用统一的铜权及方升。

    秦始皇下令以秦的字体为规范,对六国文字加以整理,将繁难的大篆简化改为小篆。

    秦统一全国后,为了清除割据自守,加强地区间的联系,下令拆除据险修建关塞、壁垒和堤防各种防御设施,为消除地区间的隔绝铺平道路。

    同时,还以咸阳为中心,修建两条贯穿全国的国道。

    一条向东通往齐、燕地区,一条向东南通往吴、楚之地。

    国道宽五十步,每隔三丈植松树一株,路身的修筑采取了加固的措施。

    这两条国道的建成,便于秦朝对各地的控制,有利于交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