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之谋

    原来萧何留守关中后,马上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全力收拾关中的残破局面。

    他一方面重新建立已经散乱的统治秩序,另一方面对百姓施以恩惠,以定民心。

    他不仅颁布实施新法,重新建立汉的统治秩序和统治机构,修建宫廷、县城等等。

    另外又开放了原来秦朝的皇家苑囿园地,让百姓耕种,赐给百姓爵位,减免租税等等。

    他还让百姓自行推举年龄在50岁以上、有德行、能做表率的人,任命他们为“三老”,每乡一人;再选各乡里的三老为县三老,辅佐县令,教化民众。

    同时免去他们的徭役,并在每年的年末赐给他们酒肉。

    这样,由于萧何办事精明,施政有方,颁布利民法令,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建立了稳固的后方,保障了前线的需要。

    献策

    刘邦率部退到荥阳,一路收集败兵,并派韩信于萧索之间击败了楚追兵,得以喘息,稳住了阵脚,所以重整军队,依托关中基地和有利地势与项羽长期抗争。

    韩信再次收编溃败之军与刘邦在荥阳会师,阻击楚追兵,大败楚军于京、索之间,使汉军得以重振旗鼓。

    刘邦兵败彭城之时,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叛汉降楚,齐王田荣和赵王歇也反叛并与楚媾和。

    魏王豹以探母病为由回到封国后,就封锁了河关,切断汉军退路,叛汉与楚约和。

    刘邦在荥阳修筑甬道用以过河取敖地的粮食,项羽军多次侵夺甬道,刘邦军无法取得粮草补充,非常害怕,于是,与项羽议和,项羽同意。

    汉军粮草匮乏,渐渐难撑危机。汉王刘邦大为焦急,询问群臣有何良策。

    谋士郦食其献计道:“昔日商汤伐夏桀,封其后人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人于宋。秦王失去公德背弃道义,侵略讨伐诸侯,灭其社稷,使之无立锥之地。”

    刘邦说:“是的”

    郦食其说:“陛下如果能再次立六国之后为王,六国君臣、百姓一定都感恩戴德,倾佩陛下之德,没有不跟风羡慕道义,愿为臣子。德义已经施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楚人只得收敛朝拜。”

    刘邦点点头。

    神农说这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夸夸其谈,当时刘邦并没有看到它的危害性,反而拍手称赞,速命人刻制印玺,使郦食其巡行各地分封。

    在这关键时候,张良外出归来,拜见刘邦。

    刘邦一边吃饭,一边把实行分封的主张说与张良听,并问此计得失如何。

    张良听罢,大吃一惊,忙问:“这是谁给陛下出的计策?”

    刘邦说是郦食其。

    张良沉痛地摇摇头接着说:“照此做法,陛下的大事就要坏了。”

    刘邦顿时惊慌失色道:“为什么?”

    张良伸手拿起酒桌上的一双筷子,连比带划地讲了起来。

    他说:“第一,往昔商汤、周武王伐夏桀殷纣后封其后代,是基于完全可以控制、必要时还可以致其于死地的考虑,然而如今陛下能控制项羽并于必要时致其死地吗?”

    第二,昔日周武王克殷后,杀了商纣王得到了他的头颅,如今陛下能得到项羽的头颅吗?

    第三,表彰商容的巷门,封比干的墓,从囚牢里释放箕子,本意在奖励鞭策本朝臣民。现今汉王所需的是表彰忠臣尊重贤士的时候吗?

    第四,武王散发金钱派发粮食是用敌国的积蓄,现汉王军需都没有着落,哪里还有能力救济饥贫呢?

    第五,把兵车改为乘车,倒置兵器以示不用,今陛下激战正急,怎能效法呢?

    第六,过去,马放南山阳坡,牛息桃林荫下,是因为天下已转入和平年代。现今激战不休,怎能偃武修文呢?

    第七,如果把土地都分封给六国后人,则将士谋臣各归其主,无人随刘邦争夺天下。

    第八,楚军强大,六国软弱必然屈服,怎么能向陛下称臣呢?”

    神农说张良的分析,真是字字珠玑,精妙至极,且切中要害。

    张良看到古今时移势异,因而得出绝不能照抄照搬“古圣先贤”之法的结论。

    尤其重要的是,张良认为封土赐爵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奖励手段,赏赐给战争中的有功之臣,用以鼓励天下将士追随汉王,使分封成为一种维系将士之心的重要措施。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还靠什么激励将士从而取得胜利呢?

    张良借筷子上谏阻挠分封,使刘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以致停止吃肉,大骂郦食其:“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

    然后,刘邦下令立即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战略错误。

    刘邦派郦食其说服魏豹不成,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击魏。

    魏豹把重兵布守在蒲坂,封锁河关。

    韩信多次派人在关前挑战,魏豹竖起免战牌,不与理睬。

    眼见粮草日见稀少,诸将都满腹牢骚,只有韩信不急不忙。

    魏豹整天欢歌燕舞,只道是不日汉军溃败,可生擒韩信。

    诸将将事情报与刘邦。刘邦大骂,派人拿信催促韩信起兵。

    韩信故意多设疑兵,陈列船只假意要渡河关,而伏兵却从夏阳以木盆、木桶代船渡河,袭击魏都安邑。

    魏王豹大惊,引兵迎击韩信,韩信大胜,俘虏魏豹,平定了魏国,改魏为河东郡。

    刘邦大为惊叹,方知韩信有奇谋,所以采纳韩信向北攻打燕、赵,向东攻击齐国,向南隔绝楚国粮道,向西和大王会师在荥阳,对楚实施战略包围的建议,在坚持对楚正面作战的同时,给韩信增兵3万,命其率军东进,开辟北方战场。

    刘邦派张耳与韩信一起引兵向东攻击赵王歇,向北攻击代王陈馀,活捉代相夏说、破代。

    然后以俘获的精兵,补充在荥阳对楚作战的刘邦军,支援正面战场作战。

    韩信、张耳统兵几万想过太行山井陉口进攻赵国。

    赵王与成安君陈馀陈兵二十万在井陉口抗击汉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