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中师毕业那些年 > 030投身教育事业的基础建设!

030投身教育事业的基础建设!

    7月18日上午,群山缠绕的一处凹坡下,苍翠绿植间立着两排高低错落的房子。这就是马沟乡的主干街道。

    这天不是赶集的日子,街上冷冷清清,谭东林背着一个行李包风尘仆仆地穿过街道,一路询问着走到了位于一个小山包上的乡政府。

    走进乡政府破旧的门院,来到一栋老式的二层小楼前,谭东林与十几个前来报到的大中专师范毕业生一起,站在院落里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聆听乡领导的讲话。

    十几个年轻的脸庞全是显出沮丧的神色,从县城搭车,两个小时山路的颠簸与无处躲藏的漫天黄尘,已完全击溃了他们脑海中仅存的一丝美好幻想。

    分管教学的马德标副乡长愁苦沧桑的脸上尽量挤出一丝灿烂的笑颜,用他那嘶哑低沉的声音对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简短的欢迎词之后,马德标说:具体分配到哪个学校要到八月底,实不相瞒,马沟乡很偏僻,可比起下面的村屯来,不知要好了多少倍,有些村屯甚至还没有通车,要步行十多公里,希望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然后乡教办主任马长山也来说话,大意是现在全县都在迎接“双基”检查,乡里的中学和小学是必须要接受检查的地方。现在两所学校都在搞基础建设,我们今天来报到的所有新教师都要服从安排,积极投身到教育基础建设当中。到八月底,乡里会根据大家的表现来安排学校。

    三四个大专毕业生听说要参加劳动,小声嘀咕着,我们已经来到了最偏远的马沟乡,除了乡中学还能去哪儿?我们报到完还要回家呢,家里不也有农活等着我们干吗?

    马长山一眼瞄去,仿佛听到了那几人的牢骚,咳嗽两声,郑重其事地说,现在乡中学超编比较严重啊,一些中学老师都有可能要下放到小学,大家的就业形势不乐观啊。

    有两人很知趣地不再说话,还有两人仍不可置信地嘀咕着。

    讲话完毕,马长山让大家一一安排登记报到。然后让大家到乡政府食堂吃了个简便的午餐。一个大铁锅里满是肥腻腻的五花肉焖竹笋,对这群农家出身的新教师来说已是上等好菜。

    大家三下五除二饱餐一顿后,马长山领着大家来到乡中心小学。

    乡中心小学在马沟乡街道的尽头,也是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上。院落里到处堆满了沙子水泥等建筑材料,一眼望去,可以看出地板硬化工程已经做了一半。

    马长山打开两间空教室,让大家分男女在教室里简单午休,下午再加入硬化地板的劳动队伍。

    躺在书桌上眯眼休息到两点半,马长山把大家叫起来,吩咐大家跟着劳动队伍一起硬化校园地板。

    此时大家才知道,由于乡财政缺钱,假期以来,一直是全乡教师在义务参加校园基础建设的劳动。许多教师免费干了数天后,会以家里农忙或其它事为由请假,于是可用劳工逐渐减少。刚好这帮毕业生回来报到,正好是难得的新生劳动力,怎么会不好好利用一番?

    马长山吩咐完大家的具体任务之后,便到处巡查起来。

    下午的太阳火辣辣的,许多人连草帽都没有,就在太阳底下干了起来。铲沙子,铲石渣,倒水泥,农家长大的孩子做起工来都不含糊。

    谭东林跟一个叫小壮的大专生合力推一辆大斗车,里面装满搅拌好的砂浆。一人在前面拉一人在后面推,还要使劲力气才能拉得动。

    天气炎热加上浑身用力,没拉几趟,两人都累得大汗淋漓。年轻人们都想加把劲干完,晚上好可以回家,明天最好不用再来。

    那些老教师小声提醒他们悠着点干,说公家的活再发狠地干也是没有尽头的。

    “为什么?”新手们都疑惑不解。

    “干完这里,还有中学的大把工,就是把剩下的一个多月都耗在学校,估计都干不完。”趁着领导不在,老教师们都怨气冲天地抱怨着。

    虽说是这样,可也不能总磨洋工啊。谭东林觉得干活还是要舍得出力气,懒懒散散是干不成事的。

    干到四点多钟,马长山领来一个三十多岁领导模样的青年男子,马德标也跟着,还有两个拿着照相机的青年人。

    马德标向大家介绍说,这是乡里的何书记,来看望大家了。

    何书记不愧是少年得志,气宇轩昂地站在一个台阶上,先是感谢大家利用假期无私地投身乡里的教育基础建设,为“双基”检查舍小家为大家,精神可嘉,很让人感动。接着勉励大家继续加油干,争取在三天之内完工。

    何书记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说刚刚争取到了县里的一笔资金,乡中学的地板硬化工程可以承包给工程老板做了,不用老师们再去干了。老师们干完小学这里的最后一点扫尾工程,就可以安心度假了。

    果然是当大领导的,一来就给大家带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那些本来还不屑一顾听演讲的老教师们此时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演说完毕,何书记挽起白衬衫的衣袖,拿起一把铲子,躬下腰做出一个铲沙子的动作。

    “咔咔咔!”拿着相机的青年人不失时机地按下了快门。

    然后何书记放下铲子,小声叮嘱马长山几句,就带着马德标先行离开了。

    马长山把他俩送出校门,然后兴高采烈地折返回来,跟两个拿相机的青年人说,给大家也拍些劳动的照片,他出这个相片钱。

    于是,谭东林和小壮推车摆造型时,一个女孩也跑进了镜头,还掀起草帽把身子倾向谭东林扮了一个鬼脸。这个镜头咔嚓被定格了下来。

    女孩照完相,又羞涩地跑开了。

    由于刚刚得到了何书记带来的好消息,马长山改变了本来想把全部毕业生留下来加班干十几天活的计划。那样的话,虽然可以赶工期,可安排这么多人的吃住也是问题。这是被逼无奈之举。

    马长山再次查看了工地,然后对大家说,大中专毕业生只需留下五六个志愿者,和当地的老师一起再干两天就能完工。其他大中专生人可以搭乘今晚六点回县城的末班车回家。还说最好是男生踊跃报名,女生可以回去。这样乡里招待所也方便安排大家的吃住。

    谭东林从马长山憨实沧桑的面容里看到了真诚与希冀,便主动报名留下。

    待收工后,谭东林发现小壮也留下了,刚才插进来合照的女孩也没有走,还拉了另一个女孩和她做伴。

    谭东林数了数,发现竟有八个人留下,比要求的六人多出两人,便忍不住好奇地问那个女孩,告诉她女孩子可以不用留下的。

    女孩吐吐舌头,悄悄告诉谭东林,她们这里有亲戚,晚上去亲戚家住宿。

    可晚上在乡政府食堂吃饭时,谭东林还是看到了那两个女孩。谭东林的心里更是觉得奇怪起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