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穷小子得到一张黑卡 > (42)厚重的文化底蕴

(42)厚重的文化底蕴

    (42)厚重的文化底蕴

    在图书馆顶楼的郑云此刻一下子多了一番自信,这份自信的来源和这笔钱有关,但是又不仅仅是因为这笔钱。

    有了这笔钱,即使保底有个每个月的收益,相当于父母其中一个人的工资甚至还多,有了这笔钱他可以上学自由,不需要考虑用时间去打机械运动式的零工,可以多一些时间学一些自己想真正学的东西,参与一些以兴趣为主导的活动,也给他了试错的机会。

    理科成绩偏好的郑云其实在初高中时期就对文科情有独钟,但是那个时候小,不懂得坚持也不知道怎么说服父母,再加上确实理科报考率更高他也就随了大流。后来大学报考志愿之前他本来想报考工科类的专业,但是又因为当时的报考信息太少,父母只是看着新闻,听着街头巷尾的一些市井言论,觉得学经济之类的以后去个银行,或者考个公务员也挺不错,便又让郑云随了大流。

    在父母看来上了大学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份大事业了,他们年龄大了,还在努力赚钱,一天到头是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接触最新的动向,同时也因为闭塞的信息渠道,他们养成的成见也就很难被改变。

    大学的上课更加开放,不再照本宣科式地死板授课,有的老师把实时的热点也会融会贯通到上课的内容里,各种紧跟时代的改革和社会现象也在课堂上被大家经常讨论着,郑云虽然很喜欢听这样的课,但是曾经又因为讨论的这些现实问题,让自己年纪轻轻就觉得压力山大。

    有些老师会借着讨论“钱学森之问”,一边抨击教育制度,同时又婉转地表达一下自己对一些死板刷题学生的嫌弃。

    有些老师借着讨论房价或者一些经济政策的调整,指出一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在这个社会该如何生产,他们没有那个头脑只能做一些低端的工作,注定一辈子就这样了。

    同样也有老师直接就把问题拔高到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的社会问题上,甚至还会说到不同国家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的意识形态有区别的问题上来。

    作为一个求知的学生,听完这些言论会觉得打开了一扇窗户。

    但是有时候也仔细想想,作为这个庞大国家的一份子,自己明显就是老师口中那种处于弱势的群体,虽然会因为自己进入大学领先了一部分人,但是难免也因为看到精英们同样被埋没或者处于内卷状态,因此会出现焦虑的情绪,会偶尔对未来没那么乐观。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郑云多次在咨询社团和网上看到和他有相似烦恼的同龄人或者一些更年长的人吐槽自己的不满,释放自己的压力,也因为一些过激甚至病态的言论让自己好几天打不起精神,这些心事有时候也不好找父母或者老师去沟通,于是也就养成了自我消化的能力。

    背背古诗文,从历史长河中找到一些可以和自己心情共勉的佳句给自己打打气,也是一种不错的排解和释放。

    也是因为我们国家漫漫历史长河中,沉淀了不少文化瑰宝和催人奋进的精神,所以郑云虽然有过心理问题,但是还都及时调整好了,没有发展成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之前没钱,郑云觉得穷且益坚的精神值得欣赏,也觉得儒家安贫乐道的精神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这学期他有了钱之后,他开始在进取中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他也逐渐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了这个品质不是告诉人要固守贫穷不思改变,而是保持一种在贫穷中不改初心的心态去进取,孔子周游列国无人用他的学说他还是不放弃,孟子同样屡屡碰壁但是依然坚持去宣传自己的思想。

    本身我们就生活在动态发展的社会中,经济发展同样蕴含着此消彼长的道理,学校里也会开设一些哲学类的课程,对这些都逐渐吸收有了了解后的郑云,开始不再像之前那么随便就会因为一些极端的言论而影响自己的心情了。

    同样他开始对各种渠道看到听到的宣扬或者批判中国文化的那些看法他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这个民族的文化沉淀了几千年,就像传说龙图腾是拼凑其他部落动物形象的融合一样,这个民族的文化同样充满着包容和厚实,不是那么简单一两句话就能描述和评判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