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樱花树下

    来到武大,蒋宇阳自然会带着郑云逛一逛校园,而逛武大的校园,自然少不了要去看看樱花树。五月份来的郑云自然没机会看到樱花盛开的美景了,不过看着一株株没有花樱花树,郑云依然可以想象到开花时的美景。

    蒋宇阳给郑云讲了武大樱花的历史,虽然一开始的三十几株樱花树是侵华日军在校园里种下的,但是樱花树生命周期短,那些最早一批的樱花树早已经基本死绝,后来在校园内大面积种植的樱花,主要是1972年之后也就是中日关系正常化之后了。

    两人在高中的时候便经常讨论中日差距,他们也都认为RB能在那样的一个地理环境下,创造出那么惊人的一个GDP,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但是他们曾经在二战时期在我们国家犯下滔天罪行却总是不肯直视妄图歪曲历史真相的行为也让人觉得不齿。

    两个人当时就觉得要学习这个邻国更要正视这个邻国曾经的罪恶行为,现在他们更大了一些,对这方面的看法也更加成熟了。

    郑云在樱花园转了一会之后,有感而发的他给蒋宇阳做了这么一个比喻。

    曾经有个村子,村里有个大户人家和一些小农户,小农户经常学习大户人家,也收获颇丰,他们就把大户人家当成自己的奋斗和模仿对象,但是突然有一天,村子外面来人了,大户人家那个时候病倒了被外来人打劫的时候,小农户也顺便加入了这个队伍中,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曾经的老大不过如此,于是便把自己曾经对这个大户的敬畏心都抛到了九霄云外,甚至觉得自己能取而代之,成为这个村的老大,不过大户人家有一两个孩子比较有出息,他们重整旗鼓后逐渐改变了这个家族颓废的局面。小农户在合伙打劫的过程中学习外来人的技术,成长了不少,他们觉得这个大户人家虽然恢复了元气,但是那些外来人更加厉害一些,他们觉得有一个更好的大款可以傍,也就和那些外来人走得更近一些。

    听完这个比喻,蒋宇阳笑了好一阵,两个人在武大接着散步,两个人又聊起了狭隘的民族自豪感,在一阵聊天之后两个人又聊出了一些共鸣。

    “如果让那些狭隘的人活着唐朝,每天都接受其他国家使臣的朝拜和觐见,那么他们内心的自卑才能被消除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我们国家自从闭关锁国之后,的确在好一段时间停滞不前;近现代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学科中国人的贡献率也确实很低;我们使用的很多常用单位,也基本上用外国人名来命名。

    直视这些差距并不需要卑躬屈膝,虚心学习也不代表要放下自己的一切尊严。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这首鲁迅于1933年写给RB友人的《题三义塔》最后一句,可谓是寄托了鲁迅先生对于两国能重归于好的渴望,但是当时的RB军国主义政府却是如此的丧心病狂,他们的行为又让多少为了两个国家和平友好奔走的仁人志士寒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