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就要当个富一代 > 第14章 寻找风口

第14章 寻找风口

    文武斌想了一个晚上,决定不到广东去打工,就在自己的县城,好好的找一找适合于自己发财的风口。

    打工实在没有意思,专门为别人做事,赚再多的钱也是别人的。

    与其这样,不如自己开店创业,自己和自己打工。

    县城是自己从农门到城门,由农民变工人的落地之处。

    更是自己从城门回农门,从工人变成农民的跌倒之地。

    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站起来,富起来,雄起来。

    既然进也是县城,退也是县城,为什么就不能让县城成为人生中的地标?

    让它成为自己重生之后,从一个屌丝农民开始逆袭的起点。

    让它成为自己重生之后,从万元户到富一代质变的腾飞地。

    县城的消费能力虽然不是很大,但她毕竟是一个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聚集中心。

    只要是中心,就会有相应的消费和需求。

    这些消费和需求,就是自己发财的风口。

    这个风口不一定有多大,但它肯定不是没有。

    何况阳明县还是一个拥有一百多万人口的县。

    有人就会有消费,有人就会有需求。

    这些消费和需求,就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风口。

    因此每个人面临的发财机会都是平等的。

    不平等的是,每个人发现发财机会、抓住发财机会、用好发财机会的敏感、速度和能力的差别,相差太大。

    有的人会因此走上发财的轨道,有的人机会过后依然一贫如洗。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这个差别就是每个人对发财机会的敏感度不一样造就的。

    但在事实上,没有几个人会承认自己比别人反应迟钝,能力差些,总是埋怨上苍对自己不公平,没有给自己机会。

    而这些发财的风口,如同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美一样,并不会因为我们没有发现它们,它们就不存在了。

    你发现了它,抓住了它,并将它包装好,营销好,它就会成为人人喜欢的旅游胜地和星级景区。

    他记得前世从这一年的下半年开始,钢筋、水泥、红砖、沙子等等建筑材料,那价格就像当年的股市一样,“噗噗噗”的直往上闯,一路飘红,把价值不知抛到什么地方旅游去了。

    先是一个星期一个价,后是一天一个价。

    水泥从几十元一吨,到一百,到二百,到三百,一直涨到四百多元一吨后,才停下来。

    钢筋从六百多元一吨,到一千多,到二千多,到三千多,一直涨到四千多元一吨后,才没有再涨。

    而且常常没有现货,要先交定金提前定购后,才能买得到。

    可惜钢筋都是大钢铁厂生产的。

    这些大钢铁厂,一般都在省会城市,或离省会不远的城市,都是由省里直接掌控的。

    那是一种神的存在,不是一般人想弄就可以弄得到的。

    没有批条,你就是看到腊肉,也只能是吃白饭。

    后来不久,各个地方就出现了不少的钢筋小作坊厂,把废铁收回来,做一下简单的回炉加工处理,就成了钢筋。

    有的地方把这些小作坊叫乡镇企业,有的地方把他们叫个体私营企业。

    地县主管他们的部门,也由乡镇企业局升格为乡镇经济委员会了,成为地县部办委的级别。

    而水泥这种建筑材料就不一样了。

    每个县一般都只有一个规模不同的水泥厂。

    而且大部分水泥厂都是爱死不活,产品很难卖脱。

    就像80年代初期,好多农民宁愿辛辛苦苦一担一担的挑猪牛栏肥种田种土,也不肯轻轻松松用化肥来种田种土。

    这样的状况,是最有利于经销商和厂家谈生意的了。

    每次物价上涨的开始,进货的单价都比较低,还没等反应过来,进的货都被抢光啦。

    等反应过来再去进货,进货价已今非昔比,商家印票子般捞洪水鱼的暴利没有了,但快进快出的赚头还是不小的。

    对,就从办水泥销售店起步,先成为万元户后,再一步步地向富一代的富豪天榜冲去······

    让别人看看,自己这个被三开后的屌丝农民,是怎么成为万元户,怎么成为富一代的。

    只要赚到了重生后的第一桶金,成为了万元户,就不怕成不了十万元户,就不怕成不了百万富翁。

    现在的关键,就是要尽一切办法成为万元户。

    发财如同下棋,一步被动步步被动,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一步走错步步皆错。

    这种铁律是很难被常人撼动的。

    发财不是跨栏跳远,要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做到稳准狠。

    否则,一个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一夜回到解放前。

    发财更不是中彩,不是炒股,不是捡漏,可以一夜暴富,一飞冲天,需要步步相扣,环环链接。

    中彩、炒股、捡漏等等不是发财,是发横财,是一种赌博,一种手气,只能偶遇,不可常有。

    昨天答应刘冬翠,今天南下广东打工,一夜之后变成到县城“打工”,去之前还是和刘冬翠说一下,免得产生误解。

    不管怎么样,自己现在的身份,还是刘冬翠法定的老公身份,而不是董事长的身份。

    刘冬翠是自己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法定老婆,哪么和她交集,都是合法的,合情的,合乎人伦的。

    要知道,法律大于天,重于命,法律事实不经过法律程序,是不能更改的。

    在法律事实面前,你只有适应它,用好它和享受它的资格和权力。

    不管怎么讲,刘冬翠为了原文武斌生儿子付出了很多,就凭这点,对她忍让再多,给予再多,都是可以理解的。

    可惜现在的文武斌,已经不是原来的文武斌,不再像以前那样纯粹。

    人家知道的是,刘冬翠是你的法定老婆,你是刘冬翠法定的老公。

    “老婆,我想今天先到县城看看,在县城找一找有没有赚钱的事情。”

    “如果有就在县城做,实在找不到事情做了,再到广东也不迟。”

    “你看行不行,老婆?”

    文武斌一边喝着稀饭,一边微笑着和刘冬翠商量。

    “到县城去?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要到广东去打工的吗?”

    刘冬翠正抱着儿子喂饭,听到文武斌说先到县城找工打,不到广东去了,火气顿时就上来了。

    “你不想到广东打工,昨天为什么不讲?“

    “睡了一个晚上,就朝令夕改,你还是不是一个男人家?“

    “男子汉大丈夫,从来都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

    刘冬翠恼气的说道。

    “不,老婆,你先别发火。”文武斌赶紧劝道.

    “你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我就在县城打工;如果没有道理,我就南下广东去打工。“

    “一切权力归农会,最后都由你来拍板决定,好不好?”

    刘冬翠黑着脸一言不说。

    她把儿子交给文雯去喂后,一动不动的看着文武斌。

    那眼神,那表情,好像看到了一个不守信用的小人。

    “我是这样想的,你看对不对。”文武斌微笑着对刘冬翠解释道。

    “县城是我走上社会的第一站,虽然一直都是在农机厂上班,但到目前为止,我结下的人缘,都在县城。”

    “你晓得的,我们是一个熟人社会,有了熟人好办事。”

    “我在厂里接触最多的就是经委系统的领导。”

    “他们都是各个工厂的领导。”

    “如果他们还记得我,卖一个面子给我,帮我在哪个厂里找一个临时工做做,估计问题应该不是很大。”

    “现在的问题,就是临时工的工资有多少。”

    “我们在农机厂上班的时候,临时工的工资都不是很高。”

    “如果工资太少了,我只有到广东去找事情做。”

    “再说,明年文雯就要读书了,也迫切需要在县城找一个落脚点。”

    “如果我能够在县城找到一份工资比较高的事情做,在县城租点房子,我们一家人住在一起,两口子睡在一张床上,不是更加美好吗?”

    “你说,我讲的有没有一点道理?”

    文武斌当然不能把自己想白手起家的事情,告诉刘冬翠。

    她一知道了,不坚决反对才怪。

    等自己创业成功,赚了钱之后再告诉她,不是就没有阻力了吗?

    文武斌一说完,就微笑着一动不动地盯着刘冬翠的脸看。

    这是一张原生态的脸,不仅十分迷人,而且特别耐看。

    “你这样想,也不是没有道理。若实在不行,到广东就到广东。”

    “小孩子一天天的在长大,不去抓钱还不要喝西北风?”

    刘冬翠松口了。

    她想,如果能在县城找到一份收入比较高的事情做,是再好不过的了。

    那样,一家人就可以在一起了。

    “不过你一定要记住,你现在的家已经不在县城,而是在村子里。”

    “村子里有你的老婆,还有你的两个孩子。有时间,就多回来。”

    “孩子们的成长,不能没有他们爸爸的陪伴。”

    刘冬翠说道。

    文武斌听到这里,心里想,不是孩子离不开我,而是你现在越来越离不开我吧?

    只是现在没有钱,钱比两口子在一起更重要而已。

    “放心。我迟早会在县城买好房子,把你们接到县城去生活的!”

    “何况,你本来就是县城人,是我把你连累了。”

    “所以,不管怎么样,我迟早都会在县城,把你和孩子们安顿好。”

    文武斌微笑着说完,就走进里间换衣服去了。

    这次去县城,必须找到发财的风口。

    找到风口后,还必须尽最大努力把风口转为己有。

    风口只有掌控在自己手里,才能为自己发财服务,才能推动自己向富一代走近,走近,再走近。

    寻找风口,掌控风口,都要与人打交道,都要注重形象。

    人靠衣装马靠鞍。衣装是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一定不能小看和忽视。否则,就会增添不少难度。

    文武斌换了一套原先在农机厂当科长时自己最喜欢的西服,然后推着那部老永久牌单车出了门。

    把武有力喊上,两人骑着那辆铃子不响到处都在响的永久牌载重单车,一路往县城奔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