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就要当个富一代 > 第38章 名声比生命还重要

第38章 名声比生命还重要

    文武斌听了武有力的详细情况汇报后,既没有表示出愤怒,也没有展露出笑容,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声:“知道了。”

    “高家塘搬运队的那些人这么阻拦我们,我们现在怎么办?是继续搬运水泥,还是暂停搬运水泥到公司这边来?”

    武有力原以为,文武斌听到这些情况之后,一定会很气愤,甚至会拍桌子砸凳子摔杯子。

    但令武有力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没有发生任何一种情况,好像发生的这些事情,和他没有关系似的,武有力只好问他怎么办。

    “你打不过别人,就暂停吧。等我把这件事处理好后,再搬运水泥也不迟。”

    “磨刀不误砍柴工,不争开这点时间的。走,跟我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高家塘还有这样的人?”

    说完,文武斌向武有力做了一个一起去的手势,就出门了。

    武有力赶紧跟着走出门,然后跑了几步,把单车推了过来,自己骑上后,等文武斌跳到后座坐好后,才往水泥厂仓库快速骑去。

    文武斌坐在后座上想,这件事情,肯定是高家塘的人,在给自己下马威送见面礼呢,目的无非就是想一下子镇住自己,乖乖地听他们的话。

    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啊。

    事情出现了,自然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不去立即处理妥当,不仅要最大程度地挽回影响,把副作用降低到最小,而且要尽可能地将其逆袭,化危为机,使坏事变成好事。

    处理这样的事情一般都不能进行冷处理,否则就会使公司的员工寒心,畏手畏脚,前怕狼后怕虎,必须做到越快越好,绝不能拖延,更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影响了公司的声誉。

    而且在处理这样的事情时,对对方用什么方法处理,一定要做得天衣无缝,做到润物细无声。

    处理好之后,更要巧妙地借力用力,把公司的威信全面竖立起来,不仅要公司的员工,而且要让更多的人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公司。

    一个公司的声誉,就像一个人的名声,比生命还重要。

    特别是在公司刚起步的时候,更要特别注意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不但不能影响彩头,还要为开门红增光添亮。

    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呢?打架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是最下下策,不到万不得已,能避免的尽可能避免。

    但避免不是退缩,该打架的时候,不但非打不可,还必须一打必胜。

    就像国与国之间,无论他们的经济实力有多么的强大无比,但争执和冲突到最后,都会从经济制裁、封锁发展到战争,最后也只能是用战争来快刀斩乱麻,解决根本问题。

    战争虽然残酷,代价巨大,破坏力很强,但没有战争就不能解决冲突,就没有国与国之间的和睦共处,平等交往。

    当然,你自愿做对方的奴隶,被对方骑着脖子拉屎拉尿,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但经商毕竟是求财,而且是和气生财。不管如何,自己还是做到先礼后兵,先找找水泥厂,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像高嘉一说的那样,和水泥厂有什么内部搬运协定。

    如果高家塘村搬运队真和水泥厂有什么搬运协定,那倒真的会成为一件麻烦的事情。

    因为历史事实是无法改变的。特别是不好的历史事实,带给未来的,总是麻烦多过好处。

    对于已经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如果不付出相应的代价,那是比较难以解决的,除非你有绝对的实力,可以秒解难题。

    即使没有协定,如果给不怀好心的邻居盯上了,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正如俗话说的,不怕邻居坏,就怕邻居整天惦记你,晓不得何时神经发作,三不三给你个突发事件,你受得了吗?

    签订仓库租赁合同以及之后打移交的时候,水泥厂并没有提及,仓库里水泥的搬运,和高家塘有什么协定的事情。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要么就是水泥厂隐瞒了什么,要么就是高家塘制造了什么,或者是被什么人加以利用,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为了别人的枪,自己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给自己公司的经营,带来的绝对是麻烦多于有利,而且是一种进退两难的麻烦,用他们搬运也麻烦,不用他们搬运也麻烦。

    做生意从来就没有哪一件事情,是一加一那么简单的。

    你同意高家塘搬运队来搬运,不仅有价格的问题,还有搬运的时间能不能够得到保证,搬运的质量能不能够达到公司和客户的要求?如果不能达到,势必影响到公司的声誉。

    如果不同意高家塘搬运队来搬运,很明显,会给公司的经营,在无形之中“埋藏”下种种不安全的隐患。

    比如到经营场地来“碰瓷”,或故意制造纠纷,甚至来吵架打架等等。

    当文武斌把今天在仓库发生的事情,如实的告诉丁翼寇的时候,丁翼寇对文武斌大笑着说:“你在和我说笑话吧?会有这种事?我在水泥厂工作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听说。”

    “丁厂长,我这是很郑重的在和你汇报,今天发生的真实事情,绝不是在和你说笑话。”

    文武斌很认真地对丁翼寇答道,“要不是高嘉一口口声声说,是和你们有内部协定的,我是绝不会来麻烦你的。”

    “和我们有内部协定?和我们内部协定了什么?”丁翼寇反问道,“我一个堂堂的县办国有工业企业,和他们一个村子的搬运队去内部协定,你也相信这种小儿科的事情?”

    “那会不会,是厂里的哪一个科室,或者是哪一个个人,和他们有什么口头协定?”

    文武斌听到这里,很是弹性的问道,“要不然,高嘉一也是不敢去堵仓库门,更不敢在那么多的人面前,公开的和我们说,他们和水泥厂是有水泥搬运的内部协定的。”

    丁翼寇听到文武斌这么一说,心里也不由一紧。

    厂里虽然没有和高家塘搬运队定什么搬运协定,但并不排除分管的领导,或者哪个科室领导,和他们有什么“君子之约”。

    他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马上打给了贺安轩。

    贺安轩听到丁翼寇的询问后,答道:“仓库搬运的事情,都是由供销科负责的,具体情况我并不清楚。我马上去找肖益明,把情况了解清楚后,再和你汇报,行吗?”

    “算了,不用那么麻烦,你做你的事。我直接找肖益明问问就是了。”丁翼寇说完把电话挂掉,又给肖益明的办公室打去电话。

    水泥厂实行总经销制后,供销科就只剩下供应的业务了,在办公室的时间顿时比过去多了很多,差不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坐办公室的白领科室了。

    肖益明得知高嘉一在仓库里大闹天宫,把斌哥建材公司搬运水泥的人员和车辆堵在了那里,让水泥搬运停了下来,他心里就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开心。

    厂里搞总经销,他心里是不同意的。水泥是一种低值高重量产品,销售半径是有边界的,过大就会大幅度增加运输成本。因此搞总经销,实际上就是削了供销科一半的职能。

    所有的利益,无一不是从职能中演生而来的。减少了职能,自然就减少了利益。但自己只是一个供销科长,根本无法左右厂长的思想,只能从积极的一面去讲。

    事实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否则,自己还在不在这个岗位上坐着,都要两说。

    总经销就总经销,也算了,最恼的是,文武斌到后来竟然提出把仓库租给他!这等于是把自己的那块“小自留地”,也随着总经销把它送给了文武斌。

    两成的搬运费份子钱虽然不是很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有总比没有的要好。

    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权力的象征。现在庙都租给别人去用了,还说什么权力,还说什么利益,还有谁来烧香?

    一想起这个事,他心里的无名之火,就莫名其妙的四处乱串。

    他正在办公室生闷气的时候,高嘉一推门进来了。

    “这是二季度的。”高嘉一把一个用报纸包着的一包东西,放进肖益明办公桌的抽屉里后,小声说道。

    “以后你们还想在厂里继续搞搬运,可能就难了。”肖益明看了一眼高嘉一,淡淡的对他说道。

    “怎么啦?有另外的人要来搞搬运?是谁啊?谁的亲戚?厂里都不给你的面子?”高嘉一急急地问道。

    “不是有谁的亲戚来搞搬运,是厂里把整个仓库部,都租给了总经销商。”

    “仓库部以后所有的事情,都是经销商负责的了,厂里不再管这个事。知不知道?”肖益明详细地说道。

    “那他还不是要人搬运的?”高嘉一不以为然的答道。

    “要人肯定是要人。那水泥总不会自己飞到车子上去。你说是不是?可要谁来搬水泥上车,那就说不定了啊。”

    肖益明不紧不慢的说道:“你没有听说过,‘一朝君子一朝臣’这个成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