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就要当个富一代 > 第42章 把学校建成最美的风景

第42章 把学校建成最美的风景

    文武斌安排刘长林继续负责搬运水泥,把最新生产的水泥从仓库转移到缝衣社,一直把缝衣社塞满为止,并交代刘长林安排好守看缝衣社水泥的事情。

    安排好刘长林的事情,他对武有力说道:“这几天,你负责把仓库改装好,变成我们的大客户部、零售部和办公的地方,把原来缝衣社的办公用房全部改成我们的仓库。”

    “有力,用不了几天,缝衣社里面就会堆满水泥。从现在开始,缝衣社不仅要天天有人值班,我们两人分开住,你住缝衣社,我住水泥厂仓库,分别看住这些水泥。这可是我们当上富一代的第一桶金,不能有一丝半毫的饶幸心。”

    文武斌把近几天的工作安排完,拍拍武有力的肩膀,一个人骑着单车到外面去了。

    武有力抠抠脑壳,望着文武斌骑着单车远去的背影,嘟咙着,我们不住这些地方,哪里还有我们住的地方?

    无论是缝衣社,还是水泥厂的仓库,都是堆放水泥的地方,水泥的味道自然就会充满了两处的空间,比村子里散发出来的泥土味道,不知道要重多少倍了。

    我已经是闻惯了浓浓的泥土味道,再重的水泥味道,也是可以勉强接受的,你呢?你受得了那么浓的水泥味道吗?

    你看水泥厂的那些工人,上班的时候,有几个没有戴口罩的?不就是怕一不小心,就把在空气中漂浮的水泥灰尘,吸进了自己的嘴里,钻进肚子里?

    奇怪的是,住在水泥厂宿舍区的那些工人和家属,他们又是怎么适应这种环境的?

    要赚钱,更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看来,以后我们不仅要在上班的时候戴好防尘口罩,而且每天都要坚持吃一碗猪血灌肠了。

    村子里的老本人说,血是清肺的,可以把吸进肺里的灰尘带走。这些老话既然能够一代一代的传下来,不管有没有那么神奇,有的时候,信总比不信的好。

    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不会有什么大错特错的。

    现在房子租了,总经销合同签了,高嘉一暂时搞定了。当富一代的第一步已经万事都具备,就欠物价上涨的东风吹过来了。

    总算是找到了挖第一桶金的地方。接下来要做的主要事情,就是尽量把刀磨得更锋利一些,尽可能把第一批韭菜多收割一些。

    文武斌骑在单车上想,现在发财的东风还在路上,风口还没有打开,有没有必要先把县城建房子和全县修路架桥等在建项目弄清楚,把物质局建材公司的水泥存货搞清楚?

    如果把这些情况搞清楚了,我不就知己知彼了吗?那时候,我就可以初步测算出全县市场的容量和交易量,测算出全县的利益空间。

    文武斌知道,自己虽然是一个总经理,还是县水泥厂的总经销商,可真是情况还是一个空皮罗,什么都没有落地。

    不,准确的说,不仅他皮罗里的一切都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而且连皮罗也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

    他唯有的,就是重生之后,借助自己的躯体——文武斌被开除之前,当生产科长时结下的人缘关系,搞了一个空手套白狼的斌哥建材公司。

    这就是文武斌的壳。一个福布斯榜上富豪被意外重生之后,变成了一个被三开的超生人,从一穷二白走上富豪榜神坛的壳。

    但能不能通过斌哥建材公司这个壳,顺利地赚取自己重生后的第一桶金,向富一代迈进,更要看他在即将到来的水泥涨价东风中的具体表现。

    可不管怎么表现,最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人买水泥,才有实现的舞台。

    买卖买卖,有买有卖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有卖没买,有价无市,到头来唱的也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独角戏而已。

    几万吨的水泥,没有一大批的基建和修路项目,你去卖给谁啊?

    这东西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穿,更不能作为零食消费,还有保质期,可不是说着玩的。

    “师傅,你们这个水泥,是好多钱一吨买到的?”

    文武斌把单车骑进城郊中学,在一处正在下基脚的地方停好后,对在一堆水泥边上搬水泥的一个人问道。

    “不知道。我们不管价钱,只管用水泥。”一个满身泥巴的民工答道。

    “那有谁知道水泥的价格啊?”文武斌递了一根烟给那位民工后,接着问道。

    “只有这个工程的包工头,才知道价钱。”民工吐了一口烟雾后,才缓缓地答道。

    “那你们的包工头贵姓?现在在不在这里?”

    “我们这个包工头最厉害!他一出马,鬼都要帮他推磨。”

    “有钱能使鬼推磨,赵钱孙李的钱,好姓,好姓,好姓!“

    “站到是钱,坐到是钱,睡到也是钱,真是天下第一妙姓!”

    “钱老板有两句口头禅。一句是,我找你们做事,就是你们的无比荣幸。”

    “为什么?”

    “因为我找你们做事,就是钱找你们做事!有钱捡,不是你们的荣幸是什么?”

    “还有?”

    “钱就是命,命就是钱。”

    “我知道了,因为他姓钱,要他的钱,就是要他的命。”

    “你听说过?”

    “没有。”

    “真的没有?那你太厉害了,不是一般的的角色。”

    “听了你这么讲,我就特别的想见见你们说的这个钱老板。这个钱老板,一定很有个性。”

    “钱如其人。”

    “确实。”

    “喏。”民工用手指着前面的一个地方:“那个矮个子男的,就是钱老板。别看老板矮,秤砣都是钱做的。”

    “矮子都是浓缩的精华。”文武斌说了一句后,向远处的钱老板走去。

    “钱老板,你好。”文武斌走到钱老板身边,双手握住他的手,自来熟地热情喊道。

    “你是?”钱老板看着眼前这张陌生的命孔,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这个人姓甚名谁。

    “我是从这里过路的一个路人,姓文。看到你包了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就想进来向你取取经,学习学习。”

    “你在哪里发财?”钱老板礼貌性的问道。

    “我是一个农民,从没有买过水泥,想买包水泥,却不知道到哪里去买。”

    “刚好看到你这里有水泥,就想请教一下,水泥在哪里有卖?是好多钱一包的?”

    文武斌微笑着答道。

    “就是不知道钱老板,愿不愿意告诉我实话真话?”

    钱老板在心里骂道,你一个土里吧唧的农民伙计,要去买一包水泥,也要来问我这个你素不相识的老板?是不是也太有点搞笑了吧?

    但说出来的却是另一番话。

    “那算你问对人了,小文。”钱老板笑眯眯的说道。

    “县里嘛,就一个地方卖水泥,就在物质局的建材公司。”

    “价钱嘛,一百块钱一吨,也就是5块钱一包。一百斤一包。”

    一百块钱一吨?

    文武斌在心里冷笑了一声,然后笑道:“谢谢钱老板!今年全县砌教学楼、宿舍楼的多不多?”

    “多!现在县里不是要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吗?”

    “县里要求,每个乡镇都必须建好一所乡镇中学,一所乡镇中心小学,村村都要建设好村校。”

    “这个普九,和建设学校有必然关系吗?学校好不好,关键是看老师有没有责任心,教学水平高不高,与校舍没有因果关系吧?!”

    “农民,就是农民!”钱老板缓缓吐出一个烟圈后说道。

    “一听你开口,就知道你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农民!”

    “我告诉你,我们县里的领导都是大学毕业的,县里的分管领导,以前都是老师,他们特别地重视教育。”

    “他们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哪怕砸锅卖铁,也要给全县所有学校砌上最好的房子!”

    “要求每个学校必须有足够居住的教师宿舍楼,足够上课的新教学楼,足够活动的运动场所。”

    “必须把教师宿舍楼建成全县一流水平的住房,教学楼必须成为全县最美的风景。”

    “这么厉害啊?谁出钱?”文武斌关心的问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普九建设新校舍,没有钱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县里提出三点式筹集资金。”钱老板答道。

    “什么三点式?”文武斌有些莫名其妙,不有好奇地问。

    “就是县里补助一点,乡镇拿出一点,农民集资一点。主要是要农民集资建校,乡镇兜底包干,全面高标准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钱老板答道。

    “乡镇兜底包干?”文武斌自言自语的说着:“乡镇又没有乡镇办企业,工资靠县里拨,哪里来的钱去建教学楼、宿舍楼?”

    “你还说你是农民!你们那里不缴三提五统和教育集资这些统筹经费的啊?教育集资就是乡镇专门用来砌教学楼和宿舍楼的啊。”钱老板很是内行的说道。

    “教育集资都是按各家各户的人口数和田土的面积来摊派的。自古以来,农民就是荒田不荒粮,哪个农户敢不缴皇粮国税和统筹集资款的?”

    “再说,现在农村的孩子一考上大学中专,就可以吃国家粮,拿国家工资,哪个父母不送孩子去读书的?”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生出来了,父母都会送孩子读书,到处都是读书的人,教室又太少太小,教室里面连走路都要侧起身才能过。”

    “所以县里才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所有的学校,建成全县最好的风景,成为县、乡、村三级的标志性建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