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入世录:历史篇 > 创世纪——第四章 新世界的创生

创世纪——第四章 新世界的创生

    再说回那古神烛阴,自从他捕获了新神之后,一刻也没闲着,还给那个新神起名“浑敦”。烛阴神也着实神通广大、见多识广,没多久就发现了“八极”的奥秘,也发现了“八极”就是撑开小世界,制造光团的关键。可是,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让自己的神识与稳定运转的八极保持相似的特性,也无法看透八极。单凭烛阴神自己的力量,发现八极,就已然到达古神“维度”的极限。后来,新神们的围攻消耗了烛阴神最后的耐心,他索性召来与他一同诞生的其他八个古神(囚牛已死):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酸泥)、赑屃(毕喜)、狴犴(毕岸)、负质、螭吻(吃吻),他让这八名古神催动神识,化为点点光斑,跟随八极的运转,以试图引发八极的“共鸣”,创造新的“希望”。没成想,“新神”与“古神”间的鸿沟并不像隔开他们的“旧我”的球体躯壳,短暂、可跨越、彼此“相望”,而是像那无尽虚空,捉摸不透,昏暗且遥远。这让古神们全然不知身处何处,更不用说拉进那遥不可及的差距了。那八位古神刚寻得八极运转之法,就见得新神的光华出现了紊乱,不待烛阴神叫停,烛阴神“旧我”核心中的新神再也没了动静,空余附着在“旧我”之上的多彩光团。

    失去了新神运转的多彩光团也不再活跃,它就像一个止不住的沙漏,光华一点点流逝。那些如沙子般的光点,有些飘散在创世大阵之内,有些更是缓缓飘摇出光柱之外。烛阴神心灰意冷,又一次的蜕变失败,使得他对古神的未来彻底没了信心,仿佛古神的存在,只能寄托于那飘忽不定的神识因子,苟活于这创世大阵之中,再无其他。骤然间,一股强大的拉扯力打断了烛阴神的思绪,只见原本安静的虚空之中,凭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裂缝。这个裂缝无视一切存在,似要把周围的光吞噬殆尽,哪怕是创世大阵,一时间没无法修补被裂缝吞噬的一角。神识、光、光弧、多彩的光华,任何的存在都被裂缝搅碎,化为齑粉,回归到了最本源的“存在的虚无”,等待着下一轮“希望之光”的出现。看到这“蛮不讲理”的虚空裂缝,烛阴神反倒是释然了:果然无论新神还是古神,所有的存在在虚空面前都不值一提。就在烛阴神放弃抵抗,任由裂缝“温柔”地牵起自己之时,烛阴神发现“旧我”球体附着之上的光华产生了微微的颤动。此时“新神”已死,是什么引发了光华的震动?难道是这骇人的裂缝?虚空又怎么能引发光的回应?

    烛阴神突然响起了曾经那一次虚空的震动,难道新神能在虚空中独立地撑开小世界,依靠的不仅仅只是八极,还有虚空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烛阴神接着想:自己因为惧怕虚空,躲在这创世光柱之中,还将捕获的新神拉入创世大阵之中。在无尽的时间里,那阻碍自己蜕变的,却恰恰就是这孕育自己的创世光柱?而现在,这裂缝正是虚空为自己创造的蜕变的机会。念及此处,烛阴神顶着强大的吸力,钻入“旧我”的球壳之内,他努力让自己自己的沿着八极运动的痕迹碰撞、运动,“旧我”在裂缝的拉扯下逐渐走向虚空,“存在的虚无”也渗透入球体之内,挤压拉扯着烛阴神的神识。烛阴神感觉自己就要被撕碎了,虚空的狂暴也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他对于自己的控制也神识越发的不稳定……沉入海底的飞鸟,任由你在高空中的本领多么大,深海与你的世界不同,洋流不是风,翅膀不是鳍,喙也不是鳃;你拿大海无能为力,任由那冰冷的洋流席卷过你的羽毛,当你眼前的世界不再是湛蓝色而变得灰暗时,幻想你是一条鱼吧!你会融入大海,陈旧的身躯被大海洗刷干净,洋流不再挤压着你,它变成了风,它把你抬了起来;你想起了飞翔的感觉,翅膀变成了鳍,喙变成了鳃;重新变得湛蓝的世界,究竟是海洋,还是天空?

    当古神烛阴回过神时,虚空的裂缝已然消失了,而他自己则倒在创世大阵之中,众多的古神们围着他,让光柱的光只能透过古神们“旧我”的缝隙照进来。眼看烛阴神醒了过来,古神们纷纷让了开来,他们低着头像是对烛阴神变得更加恭敬。烛阴神被突然汇聚过来的光线晃得有些睁不开眼,他看到一个庞大而灰暗的球体浮在半空中。“旧我”没被虚空搅碎吗?烛阴神一边想着一边定睛望去。只见映入烛阴神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黑色球体,球体周围布满星星点点般的彩色光粒,它吞噬着周围的光,但又与虚空不同,古神们感受不到那庞大的吸引力,甚至感受不到这巨大黑色球体任何的波动,若不是那光粒提醒,古神们甚至都不会注意到这球体的存在。烛阴神能从这庞大的“黑色球体”中感受到一丝“旧我”的存在,似也有新神的痕迹,不过从外观上看,这球体更像是缩小版的“虚空”,自己成功的创造出古神的未来了么?烛阴神问自己。不,当然没有,恰恰相反,它创造出了一个可以毁灭一切存在之物……

    通过“共鸣”,烛阴神得知这球体自虚空裂缝消失之后就存在,因为它带着虚空的气息,众古神不敢靠近这闻所未闻的存在,等待着烛阴神的苏醒。不过,与其说是虚空裂缝恰好消失,不如说是虚空裂缝与那闪着微光暗淡的球体互相结合,才有了这个“黑色球体”。烛阴神试图探知“黑色球体”的本质,但无论他如何尝试,这“黑色的球体”都没有任何的回应,而烛龙反倒是感觉神识像被吸走一样,差点又是眼前一黑。不过好在,烛阴神借助着那仅存的“旧我”共鸣,总算是明白了这“黑色球体”为何物:原是烛阴神在即将被虚空裂缝吞噬时,那模拟八极运转的神识开始变得不受控,虚空可以吞噬与搅碎光,却无法真正的抹除神识。虚空的吸引力使得神识因子开始逆向碰撞,最终在虚空裂缝的牵引下,神识因子开始反向吞噬烛阴神的“旧我”,球壳被搅碎,创世大阵的光柱也被吸收不少,就连虚空裂缝似也被吸收,他们“搅拌”在一起,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黑色球体”。烛阴神接着想,若是这球体可以将自身从其间推出,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他招来之前的八位古神,让他们试着以“逆八极”的方式运转,球体仍是没有任何回应,更多的神识因子也因此被卷入其中。慢慢的,这黑色球体开始活跃起来,自己动了起来,靠近它的古神纷纷动弹不得,像是空留躯壳的“旧我”。眼见如此下去,原本“生机勃勃”的创世大阵,定然会被这黑色球体吸收殆尽,它就像是一个填不满的洞,来多少是神识,就会吞掉多少神识。尽管这球体似是对存在的“光”,“光斑”“光弧”都不感兴趣,只吸收神识,但少了神识间的互相碰撞,古神便空留无意义的躯壳,就连创世光柱都变得黯淡了下来。

    烛阴神连忙共鸣残存的“旧我”神识,不及“旧我”回应,烛阴神周身一震,共鸣被搅乱了。因为那些已经被球体吞噬古神们纷杂的神识存在,烛阴神一时间只能感受到,众多古神的神识想要从球体内奔逃而出。这古神间的共鸣,竟然在这会儿成了烛阴神最大的阻碍。不过已然有很多神识,因为逆八极的运转与虚空能量的影响,退化为了最初的“神志”。看到创世大阵中仓皇逃窜的古神,烛阴神不由想着:自己终究又是白忙活了一场,甚至还有可能加速了古神的消亡。既然古神们诞生于这茫茫虚空之中,为何古神们想要继续存在下去则如此艰难?既然所有的存在都可以擦除古神们存在的痕迹,那为何又要不断给予他们苟延残喘的希望?

    其实烛阴神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神识运行的规则已然于黑色球体无异。当烛阴神被黑色球体排出时,他已然成为了这虚空中独一无二的存在。此时的他可以像新神一样于虚空之中撑开新的世界,也可以像旧神一样呆在创世光柱之中,甚至可以像黑色球体一样吞噬神识。神识运转的规则相互影响,使得其他的古神也具备了相似的能力。烛阴神或者说古神们可以做到一切,但他们以为自己还是曾经的自己,他们以为那微乎其微的蜕变的可能不会再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像落入海中的飞鸟,重生之时,眼前湛蓝的世界,让飞鸟以为自己仍在翱翔于高空,殊不知灵魂正于深海中绽放,他不再是它,它也仍然是他。古神们会知道自己的蜕变吗?或许永远都不得而知,就像我们自己,永远不会真正地懂得我们自己一样……

    正当古神们慌不择路之际,黑色的球体却径直向创世大阵外围飘去。古神们自然没能力阻止,眼见那黑色的球体即将回归虚空,不知它会对“多彩的光团”(新神)做什么?如果它可以“吞噬”掉那些光团,那创世光柱又可以回到迅速扩展的正轨上,倒也是一石二鸟。如果它回归虚空,就此被虚空碾碎,倒也少了对古神们的威胁。烛阴神想到这里,松了一口气。

    然而,这时,名曰倏,忽的二古神,似是并不愿黑色球体离开。不久前,倏、忽二神就感受到了那些被吞噬神识的挣扎,二者不愿意眼看着,那些还未被“消化”的古神神识就此被带进虚空。二神心一横,决定在黑色球体离开前做些什么。二者拧成两支“光箭”,直冲向黑色球体,在黑色球体的强大的“吸力”之下,二者的神识也被吸收殆尽,不过光箭仍是朝着球体继续飞了过去。另众古神没想的是,这黑色的球体与古神或虚空全然不同,它更像是一个如“旧我”般的实体。只见飞出的光箭径直贯穿黑色球体,无数的神识奔涌而出,慌不择路地逃回古神的“躯体”之中,或融入到创世大阵之内。倏、忽二神的神识也在刹那间回归,光箭调转方向,又朝着黑色球体飞射而去。如此来回,这黑色球体上前前后后足足被二者开凿出七个孔洞。最终,倏、忽二神的神识也因为一次次的离散变得不再稳定,直到第七次时,二神再也没能收回各自的神识,最终消散于创世大阵之中……

    尽管倏、忽二神在黑色球体离开前大闹了一番,但“救回”的古神却寥寥无几,古神的数量骤减到19名。回归平静的创世大阵气氛却有些微妙,众古神纷纷远离烛阴神。毕竟一切的起因是因为烛阴神捕获新神而起,最终以倏、忽二神挺身而出结束,作为古神们赖以信任的领导者,如今却像孩子一样惹事后躲起来。这让众古神不再信任烛阴神,纷纷离他远去。烛阴神被孤立于阵中央,众古神也不愿再与烛阴神“共鸣”,各自伫立于创世大阵的一角,继续思考着生存之法……烛阴神也知自己今日境地,终是咎由自取。他开始做起了看客,保留着与“黑色球体”的微弱共鸣,静待这遁入虚空后的未知存在,接下来能掀起怎样的波浪。

    话说回来,在“黑色球体”中,尽管“逆八极”持续运转,但其存在的根本,终究还是源自新神“浑敦”。新神“浑敦”早已涣散于无尽的虚空中不复存在,空余其“躯体”浑浑噩噩地运转。只不过,旧神的神识与虚空裂缝的能量重新“激活”了它,还“教会”了它吞噬。这就带给了黑色球体“新的希望”。它开始不停地吞噬,目的只是为了寻找曾经的自己,似是只要不停的“吃”下去,曾经的自己就会重新出现于自己的体内,它也相信着自己终会与过去完整的自己相遇。它就像一个没了脑袋的身体,看不见、听不着,这只疯狂奔跑,摸索着自己的脑袋到底在哪。它不能停下脚步,也不会停下脚步,曾经的自己就在某处,正向自己招手。恰巧的是它找对了方向,离开创世大阵后,它终于吞噬到一些与曾经的自己类似的“新神”,它变得更加疯狂。新神们对创世光柱的包围,被黑色的“浑敦”彻底破坏,新神界天也因为“浑敦”的出现数量骤减。这可怕的黑色球体没了新神“浑敦”之本,也后世改称为“混沌”。

    创世大阵的光柱继续扩大,古神们也暂得喘息,没了烛阴神的领导,捕猎新神的行为也暂时中止,古神们又回到了最初的平静。而新神们被“浑敦”追捕,变得比之前更加分散,他们顾不得对抗创世大阵,只想着如何远离那“可怕”的怪物。新神们一致认为,待到有一日,寻得对抗“混沌”之法,定要向古神们所在的创世光柱“寻仇”……

    虚空无垠,变化正在发生……混沌游荡在浩瀚的虚空之中,它张开血盆大口,仍在不断的吞噬着。它的身体就像一个小型的虚空,神志、神识、微弱的光、虚弱的八极等,自虚空产生变化后的存在们,都可以在它体内发现。这些元素们在这特殊的环境中,终日碰撞、作用,互相吸引有彼此排斥。混沌与虚空不同,它就像一个中间地带,成为了一个存在与虚无、光明与黑暗、静止与运动,甚至是旧神与新神的“糅合剂”。它缓和了因界天之战,加剧“对立”、“对抗”、“分立”的两极因素们。看似代表着吞噬、毁灭的混沌,悄悄的孕育了新的生命。一种新的存在诞生于黑暗之中,混沌之中;他不是新神,也不是古神;不是光明,也是深渊;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他的运转规则又是什么,这种新生命的存在,模仿着混沌的“七窍”,尽情的吸收着混沌供给他的养料。新生命逐渐生长,如混沌般蜷缩成一团,后人给他起了个贴切的名字——“盘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