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入世录:历史篇 > 开天纪——第三章 初乱

开天纪——第三章 初乱

    开天纪

    大荒世界法界的生成,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个纪元。

    两尊:地尊——女娲。人尊——伏羲

    3.初乱

    第一幕华胥崛起

    女娲长眠后,大荒世界陷入了小小的混乱之中,但是人们出于对大地之母的敬畏,没有战争、没有屠杀,大家都信奉着同袍不可杀的道理。各大氏族小心心翼翼的试探敌人的底线,皆因他们都想争抢大荒世界的头把交椅。这时,一个小小的风氏氏族悄悄的崛起了,因为他们无意间获得了女娲传下的《巫术卷》(只是窥得一斑,没有全部参透),他们号称自己是大地之母的精神继承者,大摇大摆的入主圣氏的地盘。他们心里打着自己算盘。

    风氏氏族一方面不择手段加入圣氏氏族,哪怕是从奴隶做起,他们无论经历怎样的折辱与不公,也毫不含糊。同时,他们就开始着手准备,同化或者取代圣氏氏族,风氏本以为会费一番功夫,可谁知真正的圣氏氏族早已消失不见(因为那批圣氏依照女娲的修习之法,生命之识进入了九重天界,成为了第一批原住仙民),那些留下的几支圣氏后人,也是对外界的人事充耳不闻。所以“风氏”氏族不费吹灰之力的,此取代了真正的圣氏氏族,借着圣氏氏族的威望,风氏联合留下的圣氏建立了“华胥国”,暂时平定了大荒世界的混乱。

    大荒世界初定后,人们将女娲奉为“大地之母”。氏族的概念确立,“圣氏”氏族(自此以后所说的圣氏氏族皆是被取代后的圣氏氏族)仰仗女娲的威严创立了“华胥国”。

    “华胥国”大打女娲后裔亲族的旗号,让各个氏族向其进贡,目的与说辞有二,一是为了供养大地女娲的“生命之识”,另外一个目的下文将会介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也划分出了“三六九等”。亲近“华胥国”的都变成了强大的氏族,疏远华胥国的都变成了弱小的氏族,“华胥国”势力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了中州人心目中的圣地。

    其实,真正的华胥国是只有神人“神游”才能到达的地方(伏羲曾第一个到达),真正的华胥国也是“仙界”的雏形。真正的华胥国人不知外乱,无生无死,没有概念就没有欲望,他们活很简单。(到了上古纪时,黄帝曾真正地见过他们。)后文所提及的华胥国,皆为虚假的华胥国。但是真真假假,谁又说得准呢,只是唯心所造罢了。只要在这世间存留下来,并活在万民心中,假的也能变成真的。而看不见摸不着的,真的也能变成假的。

    华胥国为大荒世界确立更多的规则,他们将那时的时间划分为“暖季”与“白雨季”,暖季人民出门狩猎,生活富足。“白雨季”却只能蜗居在洞穴中,等待下个“暖季”的到来。那些“弱小”的氏族,因为储备的猎物不够,“白雨季”一过就会人数锐减。人们没有房屋,生活在洞穴中,躲在洞穴中,一是为了能预防天灾,二是为了能躲过野兽的袭击,可惜洞穴中昏暗无光,人们到了夜晚就只能选择休息。人们生活在中州大陆上,靠着猎杀弱小的野兽过活。人们过着啖血食肉的生活,原本填饱肚子就已经很满足了,可是因为女娲遗留下的“万物有灵”观念影响,人们在猎杀野兽后都会十分愧疚,这正是他们向“华胥国”进贡的另一个原因,“华胥国”在暖季与白雨季交替的时候,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愿被猎杀的“野兽”的“生命之识”能被大地母亲接纳、引导,祈愿所有的人都能在“大地之母”的庇护下,安然度过白雨季。

    因为大地母亲后裔的说辞,众族进贡。再加之向天祭祀的一番说辞,华胥国迅速崛起,成为大荒中州的第一大氏族,没了风氏与圣氏的区别,统称之为“国”

    第二幕华胥伐异

    华胥国的地位逐渐树立起来后,中州人视之为圣地。华胥国虽然表面强大,但内心缺乏依托,总觉得这掌握在手中的“权”,总有一天会被人夺走。而且,越来越多的氏族,对“进贡”华胥国开始出现不满。于是,华胥国决定讨伐有威胁的部落,以让所有氏族都对其心悦诚服。但是碍于“同族不能相残”的女娲遗志,华胥国想了个办法,他们开始便盯上了中州的“异族”,所谓“党同伐异”,异族皆乃“方外”之物,于是,真正的斗争,也就在在大荒世界就此出现了。但是华胥国总缺一个开始这一行为的理由,就在这时,华胥国听闻了塞外西方的“长明国”,华胥国一个“借火”的阴谋也就拉开了。

    第三幕长明国的地底世界

    长明国(女娲造出的矮小人种)居住在世界的西方,因为身高矮小,所以自然被人们看不起,没人把他们当做同类。虽然他们掌握着先进的巫术,进贡的物品也不算少,但始终无法得到“华胥国”的认可。长明国也不在意,仍是开心地过着他们原本的生活,直到“华胥国”盯上了长明国的光耀万里的“燧木”。因为华胥国觉得长明国掌控了黑夜,他们是暗夜下的王,而华胥国自己只能掌控白天。他们想若是能将燧木夺来,那华胥国自能凌驾于昼夜之上。

    可是,长明国不愿从命,于是女娲创世之后,“人”与“人”的第一次“战争”开始了。“华胥国”以讨伐与人族不一心的异类为理由,因为长明国不愿让出燧木造福中州,这样华胥国便开始围攻“长明国”,长明国躲躲藏藏,直到建立了地底的世界,才躲过了追杀。(因为华胥国讨伐的理由,中州的人族厌恶异类的种子已经在心中深深埋下,这才有了后面异类“蚩尤”的故事)

    华胥国的围攻,让原本的开心快乐的长明国先民几乎死伤殆尽,幸存者们为了适应地下的生活,演变成了暴戾低智的地下生物,“燧木”也彻底凋零。就在他们的巫术与手艺要失传时,长明国在“谷底”发生了“突变”(实则是他们得到了《生死卷》,并且窥得了上古巫书的一斑,成功实现了蜕变,可惜他们并未全部参透),地底的长明国人迎来了新的主人,氏族之中突然生出了个“正常大小”的人。新一代的长明国人早已恨透了地上的人族,但因为自己早已变成了低智生物,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报仇,恰巧这时新的“国主”上任。这个正常大小、智力也超前人的“新国主”,为了与“软弱”的祖先区别开来,他们改称“燧人氏族”。“燧”取火灼之意,象征着曾经的长明国星火闪耀、光耀万里,而“燧人”不为点亮那些怕黑的人,而是为了燎焯掉那些内心黑暗的人,为祖先复仇。

    燧人氏族每一代都会将自己的孩子放到人类的氏族中历练,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见识人族的“黑暗”,还能寻找人族的弱点。从第一代燧人国主开始,每一代都会发掘新的人性的丑恶面,然后利用这些丑恶面对抗人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