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马踏祁连 > 第二十六章 陈留卫氏

第二十六章 陈留卫氏

    到了后院,就自由活动了,见众人四处参观,曹暠找到马暃,说道:“本官见过很多学堂,以马家学堂为最,特别是黑板、粉笔,实乃教书育人利器,少族长做了一件大好事。”

    “县丞大人过誉了,不过是些小物件,听说县丞大人勤于公务,十分辛苦,阖县上下赞誉有加,不如在堡内修养一阵如何?”

    “不敢当,不敢当,这些都是我该做的。马家堡近山临水,风水极佳,县城那边公务不多,本官自幼读书,对圣人言也有几分心得。刚才见学堂建的如此之好,不觉心痒难耐,不知闲暇之时能否在此教习,也算是不枉此行。”曹暠期待地看着马暃。

    “能得县丞大人亲自授课,实乃马家堡之幸、学子之幸,求之不得、求之不得。”马暃转身对身边的随从说道,快给县丞大人准备一间办公室,再到学堂对面的教习公寓,为县丞大人挑一座宅院。

    马家堡外城建成后,内城里的普通民居基本搬到了外城,内城坐北朝南,以马家祠堂为中心,前后广场,祭祀等重大活动在此举行,周围十字大道通向四方,把内城分为四个区域,内城门右边东南区域为学堂、军营、校场所在区域,马家学堂隔壁就是已经建成投用的马家讲武堂。

    马家讲武堂占地面积比较大,里面有各种体能、器械、战术训练场,还有高级班用的地图作业室、沙盘作业室,不过不对普通学员开放,只有战场上立了功勋,过来进修的屯长以上才有机会学习。

    讲武堂学员也要上文化课,使用学堂的教室,由学堂教习授课;学堂学生也要习武,地点在讲武堂的训练场。

    两边有一侧门互联互通。

    内城西南区域为马家堡集中办公区和公寓区,人数不多、比较清静,例如各位教习居住的公寓就在学堂对面,一路之隔。

    普通人一般不居住在此,主要是生活不方便、进出也不方便。

    西北和东北区域,分别是匠作和仓储区,百工堂就在匠作区。不过随着工匠营和女营的扩大,匠作区有点不够用了。

    县丞曹大人在马家堡一住就是半个月,白天给学子们上课,放学后就到夜市上到处溜达,让马暃摸不着头脑,只好借着到张择家混饭的机会,问张择老爷子。

    张择呵呵一笑,说道:“无妨,且随他去。”

    马暃听此言,也就放下心来,随他而去。

    冬天来临的时候,有陈留卫氏族人卫冒到访马家堡。

    陈留卫氏从河东卫氏分家而来,与河东卫氏一样,也是天下闻名的巨商大贾,与河北甄家、徐州糜家、益州吴家齐名。

    来人卫冒,身披狐裘大氅,个子不高、比较富态,说话总是带三分笑,眼睛不大有神。

    卫冒系陈留卫氏负责西北贸易的管事,能够亲自到边陲小县广至,可见对此行的重视,也给足了马家的面子,这就难怪马陵亲自陪同。

    卫冒到了之后,马暃赶紧引到外城新建的议事大厅,分宾主坐下,双方简单的寒暄了几句,很快就进入正题。

    原来马家毛衣搞定染色之后,一经推出,保暖、轻便、舒适,造型优美,特别是左胸前的金色人立而起的战马LOGO极为显眼,风靡各地,供不应求。

    当然在这个时代,也就是当官的、有钱人还有一些良家子才有能力购买,一般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都是常事。

    卫氏的商业嗅觉极为灵敏,于是派卫冒不远千里来马家堡商议合作事宜。

    马暃这边让李萱拿出各种式样的羊毛衫、羊绒衫,就在大厅中展示,给卫冒作详细介绍。

    “这次来贵堡,为的就是毛衣而来,不知少族长可否让我等参观参观制作之所。”卫冒本来眼睛就小,说话时又总是带着职业微笑,让眼睛更小,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闭着眼。

    “毛衣原料取自祁连山深处起草七彩神兽之毛,大雪山之巅冰蚕之丝,极为难得,有缘才能一见。”马暃正色道,卫冒这点小心思,不值一提。

    见马暃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卫冒也不恼,问:“年产几何?”

    “历代先祖积累,卫氏如果愿意为中原总代理,可提供万件?”

    “何为总代理?”卫冒不解的问道。

    “马家毛衣在中原的销售全部委托给卫氏,马家不再寻求其他合作商家,不过年销售不得少于万件。”

    “毛衣乃新事物,推广尚需时日,刚开始时就谈万件,恐有风险。”卫冒似有为难。

    马暃看了一眼眯眯眼,说道:“卫大管事能屈尊亲自来边鄙小城,可见卫氏对毛衣的重视,我们委以总代理,正是投桃报李。”

    “不知价几何?”卫冒脸上笑容更增几分。

    “卫氏为总代理,价格可打五折。”双方就价格和数量几番讨价还价。

    最后还是马暃拍板,“不如这样,卫大管事能够到我马家堡,给足了我们面子,我做主了,毛衣提供给卫氏,我们一分不取,我敦煌地广人稀,可用流民来换。”

    “用流民换,这倒新鲜,不知如何换?”卫冒听马暃如此说来,少有的收敛笑容,正色问道。

    马家堡众人又是与之一番讨价还价,最后确定卫家代理兖州、司隶的毛衣销售,一件毛衣换1青壮,或2妇孺,或3老幼,羊绒衫则5倍之。

    谈妥之后,宾主皆大欢喜,如今天下不宁,流民不断,各地官府头痛不已,管就要花费钱财,不管则易作乱,都是些不要钱的货色,只要能够忽悠到广至,就是实打实的财货。

    晚上,马家堡设宴款待卫冒一行,张家父子、李萱、王方等人作陪,马暃还特地上了高度白酒,让卫冒惊为天物,一定要收购。

    马暃本来不想卖,这东西太耗粮食了,但禁不住人家出价高啊,一坛10流民,还是青壮,马暃只得答应。

    看这土豪是真的豪,马暃赶紧让窑厂管事老梁把刚刚试制出来的一套琉璃盏拿出来,又把卫冒惊掉了下巴。

    土法制作琉璃难度不大,奈何马暃也就知道一些概念,具体操作不会,老梁按照马暃的思路,试了半年,碎裂、空洞了一大批后,最近才成功了几次,并用脱蜡法制成了这一套琉璃盏,确实比较稀罕。

    空洞、碎裂的也没有浪费,能用的,磨制成小件和琉璃珠,送给了卫冒几件,把卫冒高兴得不要不要的。

    当然,对卫冒一行,马暃也不说是自己做的,托辞来自西域,每年仅有10套,极为珍贵时,卫冒当场做主收购琉璃盏和琉璃小件。

    马暃也不要财货,要求用粮食来换,对方也爽快的答应了。一晚上还做成了几单生意,包括精盐。

    当然这里面也有李萱的功劳,酒席上迷魂汤一顿乱灌,有没有把卫冒迷倒不知道,眼睛太小也看不出来,倒是让王方痴迷的,哈喇子都快掉下来了。

    张越这小子特别坏,专门跑过去笑话打趣,让王方这糙汉子都快钻到矮几下面去了。

    背靠陈留卫氏,马家堡的生意更加兴旺,换来大量的粮食、人口,发展更加快速,也让周边的豪族大户更加忌惮,各种小动作不断。

    马家堡依靠手中义从,逮着机会自然就是一顿胖揍,把势力渐渐向周围扩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