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修真纪元 > 第六章:强袭

第六章:强袭

    “蛇血菇,伞状,味甘甜,色赤红,燕国北境山林特产,焚之,灰烬可止血化痈,食之有毒,腹泻不止,然少饮其汤水有润肠通便之疗效。”——《百草拾遗》

    李青山随着侍卫唐飞来到城中大营的位置,走在大营中,见许多士卒都已收拾妥当:几个心细的队官正在逐一检查着手下兄弟们的准备情况,也有几个老练的队官正在不厌其烦的跟士卒们交代着什么,当然也不乏一些队官满嘴跑火车,或者讲一些荤话来提升士气!

    眼前的场景不由得让李青山想起了自己的队官薛凯——一名实力平平的三阶武者,一名年过四旬靠着丰富的战场经验和平易近人的性格,深受弟兄们崇敬的队官!

    若不是在战场上为了掩护兄弟们,拼死挡住狼骑的冲击,当这场该死的战争结束后,估计他也该回家含饴弄孙了吧!想到这里李青山心里不由得有些伤感,同时对山戎的恨意又多了几分!

    “嘿,兄弟,想什么呢?”唐飞看着发愣的李青山说道:“怎么,这才几天没回大营不认识了吗?”

    “抱歉,刚刚想起了一些战场上的事,一不小心走神儿了。”李青山收回了思绪随口答道。

    “行了,大将军就在前面的大帐内,等我给你去通传一下。”唐飞没有在意李青山的短暂失神,径直走进大帐复命。

    片刻过后,唐飞从里面走了出来,示意李青山进去。

    李青山进入大帐后发现,里面只有大将军苏定方和左卫军将军郑彪,其他将领却不知在何处,想来应该是在各自的队伍里吧,此时苏定方和郑彪正在交谈。

    大将军苏定方说道:“此次山戎入侵,共计五万人,从去年开战以来,被我虎贲军和落月关守军教训了几次,大概还剩四万五千人左右,剩下的在落月关十里外驻扎,我虎贲军的前后两卫,一万两千多人马在此处的靖边堡驻守,与落月关呈掎角之势,进可攻退可守,前几日派你们左卫第三营奇袭敌方粮道,更是为了让敌方军心混乱,使我方有可乘之机,却不想被你手下那个刘蛮子歪打正着,不但烧了敌方的粮草,更是抓到一条大鱼。”

    郑彪笑到:“没想到这刘蛮子还真是一员福将,对面大营里少了最为精锐的八千狼骑,对于我们来说可是一个好机会啊!”

    苏定方笑道:“没错,就按昨晚商议计划进行,我这次就准备玩儿把大的,咱们一战定乾坤!”

    说罢转头向李青山吩咐道:“接下来行动的时候,你便跟着你你家郑将军随着左卫军第一营出发,先去把青蛇谷口的那些杂碎清理干净,找到和你一起突围的弟兄们,都是有功之士,能救几个是几个吧,也好给你们队留几个种子!”

    “卑职多谢大将军,兄弟们定然为大将军赴汤蹈火”李青山赶忙深施一礼,心中甚为感动!

    苏定方摆了摆手道“不必如此,我虎贲军从来就没有丢下兄弟的习惯,另外,你的任务也很关键。”同时又对郑彪说道:“你也回去吧,具体情况你来交代他一下!”

    当李青山跟随郑彪到左卫军大营的时候,这边已经收拾妥当了。郑彪亲率左卫军第一营为先导,由副将李易率二营、四营、五营在其后二里外隐蔽前进。

    大燕军制源自大周,皆是五五制:最高层级为军,统帅称大将军;一军下辖五卫,约有士卒三万多人,统帅称将军;一卫辖五营,有兵卒六千余人左右,长官称统领;营下有五旗,有兵卒一千二百五十人,长官称校尉;旗下有五队,人数二百五十人,设队官;队官手下有五个十人队,人数五十;再往下便是管理十人小队的什长,一什又分两伍,设伍长。

    李青山所在的虎贲军,乃是大燕国一等一的主力部队,算上辅兵、文职人数高达四万人。这样的军队在燕国也仅有三支,分别是驻守北疆的虎贲军,驻守西面的铁壁军,以及驻守京师的龙骧军。

    虽然不知道这次作战是如何部署的,但是李青山明白既然出兵救援,那么坚守在白石堡和躲在青蛇谷的兄弟们就有很大的希望获救。

    左卫军第一营是一支骑兵,郑彪并没有将李青山留在身边,原来是需要李青山做向导——全军上下再也没有比他熟悉青蛇谷附近的地形了。

    看着眼前快速行进的队伍,李青山赶忙策马跟上队伍。走着似曾相识的路,有些许恍惚:昨夜还在拼命的逃跑,没想到才隔了一晚就又回来了,还是带着一千两百多精锐骑兵回来的,想起老崔和牛二他们,不知昨天的混战有没有全身而退!

    三十多里路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并不算远,虽然为了保存马力,保留了体力,但还是在半个时辰内就到达了青蛇谷谷口,看着对面敌方用圆木制成的防御墙,以及两座两丈多高的箭楼,就在李青山还在想着己方如何破城的时候,没想到左卫军将军郑彪却亲自骑马向前走去。

    此时的郑彪并没有携带任何兵器,骑着马,缓缓的到木墙前约二十丈远的地方,从贴身的皮囊里取出来一张符篆,指尖缓缓输入内力,几个呼吸过后,符篆直接向前方的木墙方向激发出去。

    眨眼间小小的符篆就化为了直径一丈大小的巨石,“轰隆”正中木墙,原来那一丈高看似坚固木墙如同玩具一般轰然倒塌了一大片,就连上面的一座箭楼也没有幸免,上面的守军来不及哀嚎便消失在尘埃里。

    此时的郑彪也大吃一惊,刚刚他也没有想到这张六品符篆竟有如此威力,不过又想想符篆的价格,也便释然了。来不及多想,郑彪一马当先直冲敌营,后面的士卒紧随其后,一时间杀声四起。

    营寨内的山戎士兵由于昨夜大多中了蛇血菇之毒,即使吃了止泻药也大半没有回复战力,加上昨夜的混战,早已是身心俱疲,见到燕国骑兵的强力突击,根本无力抵抗,然而这些燕国士兵似乎要杀人灭口一般,将所有山戎人悉数杀死。

    侥幸存活的士兵不足十人,几乎个个带伤,军官倒是剩下两个,其中还有一个百夫长,经过短暂的商议后,余下众人决定离开此地,向大营靠拢。

    毕竟刚刚燕国人的行动过于反常,一千多人的队伍进入谷内定然是有什么谋划,此时不上报岂不是落下个贻误军机的罪名?再加上剩下的残兵败将实在是没什么作用了,众人还未来得及将己方尸首掩埋,又见到前方官道上扬尘四起,有大量军队向此处行军的迹象,百夫长大惊失色,干脆带领手下残兵后径直向主力大营逃去。

    待山戎人走后一刻钟左右的时间,从营寨后方忽然探出几个身影,竟是刚刚已经离去的大燕骑兵的哨探。

    这几人蹑手蹑脚的潜入营寨,确认山戎人彻底离开后,从身上摸出来个骨质的哨子,几道凄厉的哨音过后,约一盏茶的功夫,之前闯营离去的左卫军第一营又去而复返,片刻后一直坠在后面的二营、四营、五营也赶了上来,并很快跟第一营汇合在一起。

    此时的李青山已经和战友们汇合在一起了,昨夜的混战使这支小队各个带伤,其中以程林为首的五人伤势较重,基本失去了战斗力,估计等这场仗结束后就得退役回家了。

    幸运的是,昨夜的混战众人撤出的及时,加上山戎人大多数中了泻药,天黑也不敢过于涉险,追了几步又遇到了猴子等人的埋伏,便草草退回了营寨,否则的话结果会更惨烈。

    接下来的行动计划终于被郑彪告知了全军,李青山等人听后无不为苏大将军的谋划折服,在李青山看来,若是计划顺利的话,这场对峙了一年多的战争估计就要落下帷幕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