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好莱坞传奇制作人 > 第九十四章 再度合作(求推荐票啊。)

第九十四章 再度合作(求推荐票啊。)

    艾德-赫尔姆斯这段时间可谓是春风得意。

    《宿醉》上映后,他饰演的老实上班族一角受到了媒体大众的广大赞扬,不仅如此,他的经纪人告诉他最近有多份演员合约想要找他出演,且大部分都是主要角色,不是什么龙套角色。

    除了演艺事业迎来春天,他主持的讽刺新闻栏目也有更多的收视率了,一部分观众因为喜爱,转流到了电视台上来,更进一步的推动了他事业的发展。

    可惜的是,他已经没有空闲时间在主持一档电视节目了,连那些来找他出演电影的档期,也只能商量能不能调节一下,因为《宿醉2》的拍摄日程已经提上来了,对于这部电影,艾德-赫尔姆斯看的很重。那才是他能迅速走红的原因,续集的制作自然也不能错过。

    他在参加《综艺》的采访时,经纪人就把电影要开拍的消息告诉了他,而到了现在,已经开始与曼海娱乐商量关于片酬的事情了。

    ......

    曼海娱乐的办公室里,罗曼正在跟导演史蒂夫-欧德科克商量着《宿醉》电影续集的前期筹备工作。

    原来就先跟导演确定了合约,过了这么一段时间,剧组工作人员的招募问题差不多已经被史蒂夫-欧德科克完成了。

    “演员都洽谈好了吗?我这边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剧组人员也随时可以就位。”

    史蒂夫-欧德科克已经和原先合作过的,剧组比较关键的工作人员联系过了,他们也都愿意继续加入《宿醉2》的剧组,现在就要看罗曼负责的电影演员多久能进入剧组了,也好去安排一下拍摄时间,制定相应的拍摄计划。

    “马上就好了,只有一点片酬待遇的问题还没协商好,估计会在这几天商议完成。电影的拍摄工作会放在明年的一月份进行,你适当的安排好时间。”

    公司的法务部已经开始跟演员们接触了,大部分的都谈了下来,还有几个演员对合约有点意见,不过对于本身要出演续集的事宜还是没有异议的,无非就是希望待遇高点,条件宽松点。也不算什么,演员对于自身的待遇问题有点意见很正常,公司法务部的人会和他们协商好的,也不用罗曼去操心。

    再与导演史蒂夫-欧德科克沟通过之后,罗曼的工作重心再度转到了电影发行上面,西欧影业最近又有新动作了,前几天,舒尔曼还打电话给罗曼,说要去一趟大陆那边,还问罗曼要了中影集团韩董事长的私人电话,算算时间,他应该已经回来了。

    开着车去到好莱坞的西欧影业,罗曼在办公室里见到了匆匆来返两地的舒尔曼。

    “有什么事吗?这么着急的跑到大陆去。”

    “也没什么,去那边带回需要发行的电影而已,他们手上又存了几十部了,邀请我过去挑选一下。上一批的电影都已经进入市场了,西欧影业也需要新的货源了。”

    这件事,罗曼是知道的。上一批买回来的那些电影,百分之90都是直接进入的线下家庭娱乐市场,只有少数几部电影被西欧影业运作着上了北美院线,但也就是个“影院一周游”的活动,根本没翻起什么浪花。

    不过,别看大陆的电影动静很小,但也是有利可图的。

    据舒尔曼的汇报情况来看,那十几部电影到目前为止,已经给西欧影业带来几百万美元的收获了。

    美利坚的华裔虽然少,但也愿意为来自大陆的电影贡献一部分资金用作支持,再加上某些黑人群体、或白人群体以及其他有色人种中有对大陆好奇的,也会尝试着购买DVD、录像带,这也算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了。

    虽然跟曼海娱乐制作的电影所获得的利润没法比,但它这个胜在简单、成本便宜,而且还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源源不断的为西欧影业带来收入。细水长流的生意,舒尔曼当然也不会选择放弃。

    前几天,他去到大陆,就又带回来了十几部华语电影,成本才2百多万美元,放到市场上,不用一两个月就能收回成本,剩下的就是纯赚了。

    罗曼翻看了一下舒尔曼带回来的华语电影的资料。

    这十几部电影,他一个都没看过,也没听说过,想来也是跟上批电影差不多,不会有什么爆款出现,但也不会赔钱,无非就是用时间来换取利润了。

    “罗曼,我这一次过去,韩董事长还专门打听了一下你,得知你没来,他还让我给你带话,说是恭喜电影《宿醉》的大卖。”

    韩董事长所在的中影毕竟也是电影《宿醉》的投资者之一,也是非常的关心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的。

    “等过个一两周,我也会抽空去趟大陆的,到时候再跟他细聊吧。”罗曼随口应答道。后面又想起了什么,他接着说道:“电影的海外市场票房收获,派拉蒙影业那边跟你对接了吗?”

    “我们西欧影业的人,已经再与派拉蒙那边接触了,利润的规划问题,有我们的人盯着,不会出问题的。”

    “嗯,电影《宿醉》马上就要在北美市场下档了,到时候,也去催促一下院线,把账给对好,方便我们结算电影所收获利润的问题。”

    “好的,我会派人跟进这件事的。”

    聊完电影《宿醉》的利润问题后,话题自然而然又转到了舒尔曼买回来的那十几部华语电影上。

    “罗曼,这里面有适合院线放映的电影吗?”舒尔曼是凭着上一次罗曼挑选电影的标准选的,也都是些古装片或者喜剧片。

    “没什么上映的价值,还是不用那么麻烦了,直接推进线下DVD、录像带市场吧。”运作到院线,也就是个“几日游”体验而已,收获的利润也不会很多,与其那样,还不如安心的经营线下的租赁市场,稳定的收获利润。

    舒尔曼也没觉得怎么样,反正花费的成本就没多少,利润虽然也高不到哪去,但胜在长久,也算很不错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