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这是门外偷听的顾朝阳的声音,他听到那个人拒绝自己跟着母亲,就怕母亲争取不到自己,迫不及待的先说出自己的意见。

    听了这话,钱家人高兴,夏青也高兴,不用养着这个外人,顾珉国脸色刷一下黑了,儿子不想跟着自己,很没有面子!

    这场谈判最终还是由顾老太终结了,“亲家,亲家大伯,既然决定离婚,我说一说我的决定,这件事确实是珉国做的不对,他对不起爱兰和朝阳这孩子,没有尽过一天责任不说,现在还带着外室回来了……”

    顾珉国:“娘,什么外室?别说得那么难听!”

    顾老太直接伸手过去拍了自家儿子一巴掌,“你闭嘴!让我说完!”

    又转头对着钱家人道:“这么些年爱兰照顾我们老老小小,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这种感觉我也是亲身经历过的,我知道,如今我这个混账儿子要离婚,我劝不了,只能进我所能对得起爱兰,也照顾好我的大孙子,我是这样决定的,既然要离婚,财产就要分配,这座宅子当年是我买的村里人的老房子翻盖,跟珉国没关系,以后这房子就是朝阳的,还有我自己的积蓄以后也都是朝阳一个人的,我现在身体还健朗,还能干活,以后就跟着我们朝阳过,爱兰呢还是我们这个家的一份子,以后呀要是在遇见好男人,我把她当闺女嫁出去,珉国呢国家给分配房子呢,他就跟着那个外室和儿女住到那边去,咱们互不牵扯。”

    夏青脸色青了,“妈,我跟珉国结婚时可是对着党章宣过誓的,你可不能说我是外室,这是阴差阳错。”

    顾老太正眼都不看夏青,“我只认钱爱兰这一个儿媳妇,外边娶的,不是外室是什么?什么宣誓,没听过,不知道。”

    想她徐明慧当年也是官宦嫡女,为了外室子亏待嫡孙的事情不能干,虽然现在不讲究这些,但她可不认,不能让她家朝阳吃亏。

    钱富国跟一帮钱家人很震惊,顾老太竟然不跟着儿子,反而要把儿子分出去,这叫人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钱爱兰心里别提多复杂了,不敢置信道:“妈,你这样……”

    顾老太拦住钱爱兰后面的话,“你这些年的付出妈都看在眼里,是珉国没有福气,再说这些又不是留给你的,是给我大孙子的,你以后不论是专心照顾朝阳还是再找个人嫁了,妈都支持。“

    钱爱兰鼻子一酸,眼泪滚落,心里既感动又温暖,这一刻她觉得自己这些年的付出真没有白费。

    村长钱富强回神,说道:“顾嫂子,你这样决定真的想好了?”

    顾老太一阵好笑:“看把你们吓得,朝阳是我大孙子,我把自己的东西留给我孙子有什么不对?不过以后就要让朝阳给我养老了。”

    钱富国这会儿反应过来了,他知道这顾老太可是有一些家底的,听到这话立马就道:“这是朝阳应该的,不过,还是真心的谢谢顾嫂子,虽然顾珉国不是东西,但是您真的是明事理,完全不像是亲母子。”

    村长连忙呵斥弟弟,“怎么说话呢?顾嫂子别见外,富国不会说话,不过我还是要替我那侄女感谢你,她虽然没有一个好丈夫,但是有你这样的好婆婆是她的福气。”

    顾老太跟钱家人寒暄几句,又说好了什么时候让两人去市里面办离婚,送钱家人出去的时候,想起一些注意的事,还专门提醒道:“对了,亲家,这俩人办离婚的时候,你们找一个精明点的,识字的人跟着,让他们在写一份协议,把刚刚我说的都写上去,在政府签字盖个章子,省得以后麻烦。”

    村长脸上闪过沉思,连连点头,表示会安排好的。

    夏青听了顾老太的决定,脸色又一瞬间的扭曲,又恢复成温柔的模样,不过回去跟顾珉国私下吹枕头风,自不必说。

    这钱家人带去了一帮人,以为还要闹一场呢,没有想到没用上不说,顾老太一下就给解决好了。

    从这以后,顾老太在村里的名声又上了一个台阶,不过总有些人喜欢奚落别人,背后说些酸化,这是在所难免的事儿。

    顾家出了方圆几十里第一对离婚的夫妻,在附近可是出名了,当天村里就传的沸沸扬扬,第二天附近几个村子都知道了。

    “顾珉国带个相好的跟俩孩子回来了,爱兰这么些年照顾老的小的,外面家里一个人撑着,可不容易,这男人真不是东西。”

    “谁说不是呢!不过那个女人也真是漂亮,那两个孩子白白净净的。”

    “说是一起跟着打仗的医生,那也是个救人打鬼子的英雄!”

    “这爱兰以后可咋办呀?造孽!”

    而江白薇今天也真正见识了农村‘新闻’传播的速度,就这点事上午发生,下午基本全村都知道了,连跟她一般大或者比她小的孩子都知道了,在这没有电话电视,传播消息全靠老百姓自主的时代,消息不足一天村里大大小小除了不知事的孩子,都知道了顾家顾珉国抛弃糟糠之妻的事情,可见其传播速度。

    江白薇知道这事的时候,很意外,她只知道建国初期由于战乱信息不畅,会出现许多婚姻悲剧,区别只在于乡下原配的选择,是果断离婚争取利益还是不离婚耗着,只不过没想到顾朝阳的爸爸也是这样的人,仔细想一想也是意外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毕竟这件事发生还是有很大概率的。

    江白薇前世在论坛里也曾看过一些这方面的言论,知道这个时期,新思想旧思想交替之际,人们都崇尚文化人,有思想的新时代女性,免不了有一部分觉得家里糟糠之妻没文化,是封建糟粕的,这都是时代的产物。

    而且她还看到有人说,这时候离婚先要补一张结婚证,再去领离婚证,看起来有些讽刺。想到那个在自己面前自信张扬的男孩,不知道怎么样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