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建议

    下午的会议堪称是批斗会,李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台上的各大区总监都在找自己的问题,却从来没有抬头看看制度、流程、目标设定的合理性问题。

    这个会,只有马总和凡总开舒爽了,马总还直言这才是开复盘会的样子,以前在世界五百强公司如何如何,听得李总直翻白眼,公司还没上市呢,净搞这些小动作,难道在大厂待两年出来后还想着复刻大厂的行为、思维方式?

    老板也没开舒坦,营收一旦出现下滑,趋势也是不可阻挡的,当初靠着智能家居,永正才站稳了一点脚跟,现在的下滑,又要靠什么来走出阴霾呢?

    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众人都沉默了,老板看向明总,明总低着头在思考,凡总却直接说话了,“明总,不知道你有何想法?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明总抬眼看了一眼李总,她和李总的关系这半年才有缓和,但......

    “宏信的事情给了我一个想法,外资企业在国外的定位仍然是高端产品,如果永正的产品能够销售到国外去,定位仍然走中端市场,我们的产品与高端市场的产品质量相差较小,功能都能满足,海外市场,是我能够想到的。”

    “我们跑美日德英的地方去干嘛?这些地方本土的企业都经常闹得难看,永正去了,不一定能够落到一点好处。”

    “我说的是一带一路这些国家。搞基建是要消耗能源的,光伏在国外的应用不必我重复了,很多地方连电都没通,我们的产品正好可以走进这些项目里去,利润或许不会太高,但销量的确可观。”明总说完喝了口水,她有点不敢去看李总的脸色,这又是一条没有和李总聊过的营销建议。

    会议室寂静,袁总提出了担忧,“如果要走出国外,恐怕第一关就是语言关,一带一路上本土语言繁杂,这方面要付出的成本也是巨大的。”

    “我们也可以选择和在外有需求的企业来合作,大部分地区英语还是通用的,袁总担心的不成问题。”李总补充道。

    明总抬起眼来看了一眼李总,她一直很担心李总对此十分不高兴,没想到李总竟然是支持这个建议的,她的心顿时放回了原地。

    “可这项目洽谈,总得有人要外出吧,还要带上销售和产品一道出发......”华北大区的张总犹疑道,“这样做的确是一条路,这条路的不确定性也很大,缺少项目信息,难以决策。”

    “项目的了解就交给凡总了,人员的安排交给马总,这两位都是专业的,我们要有信心。”李总给马总和凡总派了任务,后者脸色不好,这些人都是土生土长,谁又愿意去国外一遭,而且去的还是困苦地区。

    “明总启发了我,现在国内也有很多扶贫的项目,希望凡总可以一并了解下具体的信息,这其中应该有不少可以做的项目,金额可能不会太高,但这对我们的品牌影响力有利,蚊子再小也是肉。”川渝大区的总监说道。

    老板笑了,“让大家提建议还是有用的嘛,这不,两个建议就出来了,我看还挺有前景的,主要还是做持久,消息收集方面就靠凡总了。”

    领了两项任务的凡总比了个OK手势,在电脑上敲了几下键盘,会议室一下子冷了下来,就在朱总以为要结束的时候,李总开麦了,“对了,马总这边还没算成本呢,会议继续?”

    马总闻言看了一眼常总,常总却偏过头去看向前方的屏幕。

    “年度成本方面还有几个数据要跟常总对齐一下,四季度的激励数据测算已经出来了,可以先看一下。”马总投屏到大屏幕上,四季度的成本对比三季度有所下降,尤其在激励部分。

    各位销售总监和区域经理的收入更是直接缩水。

    “东北大区四季度并入了华北大区,所以华北大区的成本有所上升。”马总解释道。

    “什么时候可以看年度总成本?”老板突然发言,马总愣了一愣,打开了另一张表,“这是年度的总成本,计算口径跟是下限目标值。”

    “相比去年,上涨了一千多万的成本?我记得今年的销售人员都是替换为主,没有新增的编制,上浮的一千多万都花在了哪里?”老板有点吃惊,成本上来了,利润空间就下降。

    “成本的增加主要是在激励方案上,超额完成部分的激励力度比较大,所以成本上涨了。”马总的解释没能让老板的眉头舒展开来,李总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堆数据,等待马总的“高光时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