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迁移

    随着冀州全面收复之后。

    刘辨就下旨开始迁移百姓。

    华夏的百姓都有着故土难离的执念。

    但是在这个天灾人祸横行的年代,那些执念总归抵不住生存的渴望。

    因为冀州境内虽然平定的很快,但也就只有几座小城是没有丝毫抵抗,直接投降的。

    其他地方,都有所抵抗。

    也正是以为如此,这些地方的人,全部都是罪名户籍。

    因此,刘辨特意下令,让那些迁徙之人恢复成为良民户籍。

    随着刘辨的命令下发之后,一时之间,报名之人犹如过江之鲤。

    但是幽州,并州,凉州三地虽然需要人,但是也并不需要太多的人。

    三地所需要的人口最多也就两百万人。

    再多的人,那么三地就无法养活本地人口,粮食什么的都需要在外边购买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那迁移人口的条件是一天一个样子。

    刚开始,什么人都行。

    第二天就是要青壮;

    第三天就是要会些手艺的;

    第四天就是要认字的。

    没有第五天了,只是四天时间,就将两百万的迁移人口确定了下来。

    随后刘辨下令,让那些罪民户籍之人开始修建道路。

    水泥这项技术,刘辨的科学院之中早就已经有了成品,但是刘辨一直没有拿出来,就是等着这个时候。

    随着两百万的迁移人口,冀州那一百五十万的罪民户籍人口也是随着这些人前去三地开始修路。

    因为水泥早就研制出来,三地在规划道路的时候,刘辨早早就定下了要求,都是双向八车道的大路。

    随着三百五十万人口迁移出冀州后,整个冀州都变得空空荡荡。

    刘辨却是没有理会这些,而是直接将冀州设置成为军事管制地区。

    至于那些没有抵抗的百姓,刘辨也是按照指令,将田地分发了下去。

    也正是因为冀州人少地多,郭嘉等人直接将那几座小城的人都纷纷打散了开来,不给他们抱团的机会。

    至于说会不会有人不同意。

    这都不存在的,毕竟五十亩地啊!

    还是不用交税的五十亩地。

    虽然这土地不能买卖,但是产出的粮食是自己的啊!

    在冀州安排好了之后,乌泱泱的大军又开始向着青州而去。

    在朝廷大军刚刚进入青州的瞬间。

    整个青州就开始乱了起来。

    青州刺史原本是孔融,但是在刘备将其给忽悠到了朝廷之后,那刺史就是刘辨手下之人。

    但在这个乱世,刺史自然不可能真的能够掌控全局。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这句话是四海之内皆通的真理。

    还是要打的。

    也可能是朝廷大军在青州之中杀的人有点多。

    一天内,收编三十二座城池。

    第三天,收服了青州三郡。

    第十日,青州竟然全面收服。

    这一次,并没有在掀起大肆杀戮,毕竟青州境内表现的很是良好。

    但依旧是斩杀了贪官污吏一千余人。

    随后又不断的迁移人口。

    因为青州近海,正适合产盐,也适合做港口。

    于是在刘辨的提议下,将青州之人向着冀州迁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