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只今惟有鹧鸪飞 > 【第一百零二章】一剑霜寒十四州

【第一百零二章】一剑霜寒十四州

    再抬头时,刚刚高举弯刀之人,已经被一柄羽箭射中胸膛,没了气息。

    敏之紧紧拥着她,在裴行俭近身侍卫的保护下,心中悬着的一块巨石垂落,他看着清婉疲惫却异常精亮的眼眸,眼中阴霾尽散。

    他们没看见的是,城墙上,一位锦衣华服的女子头戴素色斗篷,手执一柄做工精细的长弓,正得意的看着身旁的年轻女郎。

    “怎么样?”她将羽箭放入筐子,邀功般的笑着。

    “素闻皇后殿下箭法精湛,如今看来,真不是浪得虚名。”

    来人正是阿昭和徐婕妤,早在裴璇带着敏之出城门时,裴行俭就已经暗中率大军在城内做了埋伏,局已布好,只待愿者上钩。

    早在阿昭颁诏那日,为了今天这一战,她就已经做足了准备。

    “我会在明日颁布命敏之流放的旨意,如果我们所料不错,那幕后之人,必会在敏之必经之路上下手。”

    阿昭将地图在桌案上摊开,点着一盏烛灯,勾画出敏之一路必经的地段。

    “所以眼下,我们要知道,他们最想做什么,最有可能,把兵力集中在哪。”徐静姝坐在一旁,与阿昭和清婉商量着对策。

    “长安城郊。”清婉淡淡说道。

    阿昭与徐静姝皆是一愣,神色再好分辨不过。

    “你怎么知道?”

    “很简单啊,”清婉抢走阿昭手中的朱笔,在地图上落下印记。

    “如果他们的目标不是敏之,那完全不需要等到敏之到雷州再动手,且东宫戒备森严,如今陛下卧病在床,他们最有可能做的,便是趁着这个时候,潜入京都,挟持太子,以谋图皇位。”

    清婉分析的头头是道,阿昭不禁颔首附和说,“绾绾说的有理,那我们不妨将兵力部署在长安城中,若是在城门口遇到他们,那便先由东宫太子府出一队人马抵挡住进攻,若是他们潜入城中,便由裴行俭带人伏击,这样也就万无一失了。不过,绾绾,若此战告捷,届时,你与敏之也不宜再留在京都,我将去往洛阳的牒文给你们,你们可以先去洛阳贺兰宅安顿,等风头过了,你们想入京也不是难事。”

    “多谢皇后殿下,”清婉接下阿昭给她的通关牒文,恭谨叩首,“只是,我们还是得做好最坏的打算,万一太子真的被挟持,殿下该当如何?”

    “若真有那一日,我自当竭尽全力,也不会让弘儿被奸人所害。”

    狂风骤起间,吐蕃的士兵已所剩无几,在长安城外疯狂逃窜。

    “呵,算计我。”见此情状,斗篷下的人再也不遮掩自己的容貌,将斗笠摘下,露出瘦削清秀的面庞,趁着无人觉察,往城郊纵马而去。

    “追上他,我倒要看看,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裴行俭领命而去时,戴着白鹤面具的儿郎,闪身掠过城墙。

    他将面具扔到不远处的荒草堆上,往阿昭的方向而去。

    “阿娘,这里怎么这般热闹。”

    李显将沾着斑驳血迹的袍袖匿在身后,报之一笑。

    入夜时分,金銮殿内烛火掩映,阿昭在京都寻了半日,亦不见那人踪迹,见天色已晚,只得听了李显的劝说回宫休息。

    踏入金銮殿时,郑贵妃正陪在李治身侧喂他喝药。

    但是李治似乎不想搭理她,将头一偏再偏。

    郑贵妃见此情状,尴尬的端着药碗,面露难色。

    “给我吧,”阿昭上前去接住郑贵妃手中的汤药,看着李治略微缓和的神色,只觉得好笑。

    “你怎么才回来?”李治一个鲤鱼打挺似的起身,将苦的倒胃的药汁一饮而尽,闷闷问道。

    阿昭替他擦去唇边的药渍,从怀中取出一颗糖,“有些政务要处理,就来迟了。”

    不经意间,冰凉的手擦过李治温热的唇,李治擒住她的手,笨拙的放在被褥中暖着。

    “从偏殿过来,手就这么冰,当真是天寒。”

    “是了,都快到中秋了。”

    阿昭漫不经心的应和他,抬头时,看见瑶华在门外候着,示意她出门说话。

    李治虽醒着,但风疾未愈,并不能视物,依稀感觉到阿昭要把手抽回去,只能下意识的攥的更紧。

    “这么晚了,做什么去?”

    阿昭一时语塞,随口编排道,“樱桃跑出去了,我去把她抱回来。”

    李治抿了抿嘴,摸着一旁温温软软的绒毛,樱桃在他的被褥里睡的正香。

    但他并未戳穿她,任由阿昭只身退出正殿,向瑶华的方向而去。

    “探到了吗?”阿昭刚掩上门扉,便急色匆匆的问道。

    “探到了,只不过,那人太谨慎了,有侍卫跟着他去了城北的一间药铺,进去搜了一番,并没看见人。”

    “他能精心布下此局,定非池中之物。”阿昭手持孤灯,在回廊下驻足。

    “只是,”瑶华似是犹豫着要不要说。

    “有话就说。”

    “那人差药铺的老板送了一封信函来,奴拆开看过了,上面写着,邀殿下与太子殿下,明日午时,在城北怀仁药铺一聚。”

    “死到临头,还想摆弘儿一局?派人围了那间铺子,如有异象,即刻斩杀,我看他还能翻出什么花样。”阿昭面如冰霜。

    “不可!”她没想到,瑶华竟然会出言阻止,清冷的目光让瑶华一阵胆寒。

    “殿下,那人说,沛王在他手里,若殿下不去赴约,明日天黑前,必会让您见到沛王的尸首。”瑶华将染着血的腰封递给阿昭,阿昭摸着腰封上的暖玉,霎时面无血色,双手微颤的接过。

    “所以,去吗?”

    阿昭长叹一口气,“明日午时,我以你的名义,带着太子出宫一趟,你留在宫里,务必照看好陛下。”

    “殿下,”瑶华猛然抬头,看见阿昭鲜少在外人面前显露的无力的模样,心中不由得涌上一股酸楚。

    “你听着,你照看好陛下,别让他知道我的去向。我会让裴行俭领着一队精兵与我同去,一旦有闪失,裴行俭会放信号给你们,若真的发展到那个地步,你们一定要先救太子。”

    话音刚落,便听得回廊的尽头,传来细碎的声响。

    阿昭和瑶华猛然回头,看见徐婕妤和李显自长廊后小跑而来,李显当即便拉住了阿昭的衣袖。

    “阿娘,明日之局实在危险,万不能赴约!”李显眸中泛着不可置信的神色。

    如果说他和钟正合作,是各取所需。

    但如今,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人竟真的能轻而易举的成为阿昭的痛处。

    他不能任凭钟正将阿娘往火坑里推,绝不能。

    “可是你六兄,在他们手里,我不能眼睁睁……”

    “他是我六兄不错,可是阿娘,他何时敬过你爱过你?他今日死了也是死有余辜,阿娘又何必为了他以身犯险!”

    李显许是因为慌乱,一时口不择言。

    “我知道你俩自小不睦,但是显儿,”阿昭理了理李显被风吹起的衣襟,“他是你兄长,无论如何,你不该这样说他。”

    李显从方才的怒火中回神,才意识到自己错的荒唐,唯唯诺诺的在阿昭面前躬身。

    “儿知错,是儿失言。”

    立在身旁的静姝淡淡的瞥了他一眼,眉心忽的一沉,心中已隐隐多了几分不切实际的猜测。

    至少在她看来,自己的想法太过荒唐。

    “明日我与弘儿去赴约,显儿,你留在金銮殿照看好你阿爷。静姝,”阿昭从怀中取出沉甸甸的镂花锦盒,递到徐静姝面前。

    “这是……”静姝微微皱眉,精巧的机关下,一枚足金制成的凤印赫然躺在锦盒中。

    李显眸中的阴霾一扫而过,阿昭却浑然不觉的拍了拍静姝的手。

    “若是我此去不回,还要劳烦你替我照看……”

    “这样的好戏,怎么能少得了我?”还未等阿昭说完,静姝便将锦盒塞回到阿昭手中,义正言辞的说“明日,我随殿下同去。”

    “静姝,此去太过危险,”阿昭刚想劝她留下,却又被徐婕妤一言打断。

    “殿下若是还认我这个朋友,便不能抛下我独自去犯险。”徐静姝故作轻松的笑着,“我听你们说,那人只身入药铺,但是官兵前去搜查未果,只怕是有暗门。你知道,我最喜欢这些东西,这次去了,必定大饱眼福。”

    见徐静姝态度如此坚决,阿昭也奈何不了她,看着她笑意斐然的眸子,淡淡点头。

    次日,晌午时分。

    阿昭在李治温暖的怀抱中探出头来,目不转睛的瞧他苍白瘦削的睡颜。

    看了半晌,都移不开眼眸。

    她一只手抚上李治的胡须,如同从前那般,挑眉吹了吹。

    “我要走啦,”阿昭轻声说着,从李治的臂弯中悄然抽身,坐在榻前,看着李治均匀起伏的胸口,微微叹了一口气。

    “这次,我若是有去无回,你一定要在世家名门闺秀中,再选一位可与你并肩同行的人,将她立为皇后。”阿昭喃喃自语道,起身披上外袍。

    “我真的舍不得你,很舍不得。”阿昭回眸望去,眸中闪烁清泪几许,复又行至李治身侧,轻轻挽住他的手。

    “对不起啊,九郎,我又骗了你一次。”

    “往后,再也不会了,我愿意用我的性命,去换你的命,只求你,一定要珍重自身,长命百岁。”

    阿昭踏出金銮殿的大门,将门扉合上的那一瞬,李治眼眸中滑过一滴晶莹剔透的泪珠。

    “傻瓜,待我将你抓回来,再和你算今天的账。”

    李治缓缓睁开眼睛,摸索着光亮走到金銮殿前,推开大殿的门扉。

    秋风微寒,此时正是晌午,根本称不上冷。

    眼前闪烁着模糊的人影,他辨不清来人是谁,只冷冷吩咐道。

    “去请洛尚宫来,朕有话问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