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山童笛韵 > 第五章 普及器乐教学

第五章 普及器乐教学

    普及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好的“渔”之授予。学生们的竖笛课,也逐渐开展起来了。

    学校预备铃敲响时,五二班和五四班的学生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已经在音乐教室门外排好了队伍等待我的指令让他们进教室。他们手上都拿好了各自的新玩具——竖笛。

    “立正!”我下口令。

    “一二!”生答并站端正。

    “请进!”我挥手引导,学生便开始陆续进入音乐教室。都川小学有24个自然班,一个星期自然是安排不了那么多课时的,为了每个班都能够上音乐课,在排课时是把两个班安排在一个课时里并班上课。班主任则被要求跟班,一方面可以维持纪律,一方面可以学习一下音乐课的上法。开学至今,一至六年级的音乐课都得从零开始。我决定尽早进入器乐教学。

    我之前是花了些时间训练学生常规的,不出两分钟时间,学生便已就坐完毕。他们知道我的要求,把双腿并拢,凳子只坐了二分之一,双手搭在腿上,坐得很端正。不得不说,在自我管理方面,乡村的孩子们做得比城市的孩子要好得多。

    “上课!”

    听到口令学生们站起身,“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

    我举起手中的竖笛:“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件乐器的名字吗?”

    “笛子……竖笛……”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道。

    “对的,这件乐器,在我们国家被叫做竖笛,国外也叫木笛,台湾又被叫做直笛。大家想听听它的声音吗?”

    “想……”同学们异口同声,眼睛里闪着光。

    “大家听听看,这是什么……”我把竖笛的笛头拆了下来,在吹笛头的同时,用手掌堵住笛头的低端,时不时放开,发出类似鸟叫的声响。

    “小鸟……”

    “野鸡……”同学们都感到了新奇,教室里逐渐躁动了起来,

    “像小鸟的叫声对吗?那再来听听这个声音,”我一边吹奏笛头,一边把一根手指从笛头底端伸进出再滑出来,发出上滑音和下滑音。

    “救护车!”

    “消防车……”学生们越发兴奋了,有些开始把自己的笛子拿出来,准备拆笛头模仿。我看到形势不妙,赶紧制止:

    “救护车、消防车,很好!大家不着急把笛子拿出来,我们学习乐器有一些规则,老师必须讲在前面。首先,在老师没有发出指令之前,所有笛子不能从套子里拿出来,除非听到老师拿笛的指令。这是从教室排队的时候就开始的。”我了解孩子们的好奇心。如果没有前期的常规要求,器乐课的介入会是校园的灾难。孩子们会从出教室那刻起,就把笛子当哨子吹一路。“其次,老师让大家拿出来之后,也不能随意吹响。直有听到老师‘预备,起’的口令才可以吹。其中‘预备’是吸气,‘起’是开始演奏。最后,看到老师这个握拳的动作的时候,就是让大家停下来。”我做了一个指挥收拍的动作,“谁如果违反规则,在不该吹响的地方吹响,或者该停下来的地方停不下来,老师就要没收笛子一节课,直到下课,表现好才有机会拿回笛子了。”

    那些欲尝试的同学纷纷把笛子塞回到套子里了。看着他们期待的样子,我有一点小得意。

    “大家别着急,下面讲的内容,如果大家都能很快记住的话,老师就会让大家拿出笛子尝试了。刚才老师拿来吹奏的这个部分,是竖笛的笛头,它是竖笛的主要发声部分。前面有个像小窗户一样的这个地方,叫做‘音窗’。前面白色这个部分是吹嘴。中间这根管子,是竖笛的笛身”,我边说边又分开了竖笛的笛身和笛尾,举起中间的部分跟学生们介绍道,“笛身跟笛头插上之后,要检查两个地方,一个是笛头和笛身有没有插到最底,另一个是音窗有没有对齐笛身上的一竖排的按孔。对齐,插到最底,然后把笛尾也插上,笛尾的按孔先对齐上面一排按孔,然后再往右手边稍微旋转一点点。因为我们最下面的孔是右手小指按的,我们的小指通常都稍微短一点,所以稍微往右手边调整一下,根据自己的小指长短来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如果这些步骤都做好了,那么笛子就是已经准备好了。”

    学生听得很安静,不知道是否都听明白了,“好的,接下来,如果大家都听明白了的话,就请把竖笛拿出来,并且按照老师刚才说的,看看自己的笛子有没有调整到准备好的状态。有些笛子在出厂的时候可能笛头位置没对好,或者没插到底,现在大家都先调整一下。”

    听到可以拿出竖笛了,孩子们异常兴奋,边拿出笛子边讲起小话来。音量还没到我需要制止的程度,所以我就由他们了。“调整好了的同学请坐端正。坐端正我就知道你已经准备好了。”学生们都自认为已经调整好了,陆续坐好。“接下来老师要跟大家讲讲怎么持笛。首先像老师这样,左手抬起来,握拳,然后慢慢张开慢慢张开……,这样所有手指是握空心拳的状态,然后食指和大拇指这样捏一捏,碰到的地方,就是等下你需要用它把孔按住的地方。现在把笛子放上来,音窗朝外,对着老师,食指按住前面的最上面的那个孔,拇指按住后面背孔。”我边做的同时,学生们都在模仿着,“按好了以后把它拿到面前,吹嘴先放在嘴唇下面”,先不含到嘴巴里,否则一定会乱响。“胳膊肘架起来,不要夹紧,身体坐正抬头看前面,右手扶着笛尾但是不要挡住按孔。”我转向侧面继续说,“看笛子跟身体的角度,要四十五度还要多,笛尾不要离身体太近,像这样,往外推。”我以为自己讲得够清楚了,即使不清楚用模仿应该也不难,但是看过去学生们还是姿态各异。

    “大家摆好不动啊,我来检查一下。”我走下去,一个个地检查。这里面有左右手不分的,有音窗没有朝外的,有手指跳过了一个孔,按到下面一个孔的,有胳膊肘没打开的,也有驼着背低着头的……我一个个地纠正了一遍,但孩子就是孩子,定力不足,正确的姿势坚持不到一分钟又会有新的变形。当然,对此我有心理预期。良好的演奏姿势和气息习惯,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巩固以变成习惯养成。

    “老师检查了一遍,现在大多数同学都做到位了,希望我们能够记住现在的姿势,当老师看到老师把手抬起来这个手势的时候,大家就立刻摆好现在的姿势,做好演奏准备。当老师放下,喊‘收’的时候,大家就把笛子放下来横在腿上像这样放好。”我给他们示范了笛子收回来的时候的正确放法。

    “现在试试看,大家听我口令,收!”我边下口令边示范了动作,虽不算整齐,但大家都明白了我的意思。

    “好的,看我手势,起!”我把手抬起,示意大家把笛子放到准备位。然而不出我所料,孩子们在放下竖笛之后再抬起来,一定会有些孩子按错孔,或者左右手拿反的。于是我又下去纠正了一圈儿。通常这个过程需要循环反复几次,犯错的同学才能逐渐减少。

    “收!”反复了几次后,我让大家把笛子放下来,我要开始示范演奏了。

    “同学们,我们现在知道了笛子怎么拿,也知道了手指该按住哪两个孔,接下来老师就要教大家怎么吹了。大家记住,竖笛是一件小气量乐器,只需要非常小的力气去吹就可以了。稍微一用力,声音就会很难听。我们吹的时候的感觉,就像前面有一根点燃的蜡烛,我们如果用力过猛,蜡烛就会被吹灭。我们需要的是轻轻吹,让火苗向前略微倾斜,不能把它吹灭。老师先来示范一下,我用一口气,大家帮老师数一数老师能吹多少秒不用换气。”

    “1,2,3,……”同学们认真地帮我数着时间,通常情况下,所有学生数的速度都会比秒针略快,一直数到快30秒,我才停下来。

    “哇……”同学们觉得我的气好长,都惊叹了起来。

    “其实我们都可以做到,只要不要一次给太多气,我们把气息省点儿用,只给一点点慢慢放,你们也可以演奏很长的。接下来大家来试试看。看我手势,起。”

    听到“起”的口令之后,孩子们迅速摆好了准备位。

    “接下来,大家听到我‘预备’的口令,就是让大家吸气,‘起’就是吹。记得一定要轻轻吹,不要太用力。”

    “预备——起——”

    “Bi——Bi——”教室里传出了震耳欲聋的、尖锐的、震频凌乱的笛声。若不是早有预期,估计心脏不好的老师会当场倒地。当然,对于这种情况我太有经验了,第一次吹奏这种情况应该说无一例外。

    “好的,刚才自己有没有数一数自己能吹几秒钟?是不是三秒钟就没气了?有些同学用尽了力气去吹啊,所以才会有那么尖锐的声音出来。太用力的结果就是3秒钟气就没了。我们要学会控制,接下来老师帮大家数时间,中途不能换气,看看你能吹多少秒。预备,起!”

    “1,2,3……”我给他们数的秒数,应该是接近实际秒数的。他们中间有大半的同学为了吹更长的时间,控制了气息流量。整体音色比刚才好多了。以我的教学经验来说,数时间是入门长音比较好用的一个教会孩子们控制气息的方法。我大概数了15秒便停了下来。

    “这回好一些,有没有同学刚才15秒里面都没有换气,一口气吹下来的?”有零星几个孩子举了手。

    “十秒呢?吹到十秒的,有哪些?”有更多孩子举了手。

    “好,越来越好了。我们第一次课也就要求大家能吹十秒就好。我们再试一次啊,争取都做到十秒以上。预备,起——”

    孩子们的音色比刚开始的时候好多了。竖笛就是一件需要自控的乐器。为避免孩子们觉得无聊,我该换法子了。于是我打开了竖笛互动声控教学软件,“我是爱笛生”。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用你们手里的竖笛还可以打游戏噢。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示范一下,怎么用竖笛,来吃金币。”我边讲解边点开软件登陆,进入到竖笛第一课单音练习关卡里面。界面出现了竖笛的学习介绍页面,中间有文字说明,左侧有竖笛按孔示范,“大家看,这个关卡,上面已经提示了,需要按住‘0’孔和‘1’孔,也就是我们刚才学过的那个音,‘7’音。大家看看老师是怎么用它来吃金币的啊。”我边说边点击了游戏开始按键。界面最左侧是竖笛和指法提示,左下角还有一个由竖笛操控的小飞船,右边是旋转的小金币呈弧形排列。我开始演奏“7”音,当麦克风收到我的“7”音时,小飞船起飞了,随着我的吹奏和停顿,界面上的小金币,都被小飞船给吃掉了。学生们看得入神,没有一个孩子开小差。中途我停下来补充说明了一下,“大家看现在的小飞船非常听话,是因为老师刚才轻轻吹的笛子,声音是对的。如果老师现在用力吹,声音就不对了,小飞船就没法起飞了。大家看……”我用更大的力气演奏了竖笛,声音尖锐刺耳。这是孩子们在演奏竖笛初期最容易犯的错误。小飞船因为收不到正确的音高震动频率,所以在左下角一动不动,无法起飞。“看到了吗,如果吹得很用力的话,小飞船就飞不起来了。”

    “哇……”学生们的兴奋点被挑起来了,每个孩子的表情都充分说明。

    “大家如果都坐端正了的话,就让你们来试试。看你们能吃到多少金币。”我提醒了一下大家的坐姿。孩子们刷的一声立刻挺直了腰板,坐得别提有多端正。

    “嗯,我看大家都坐得很好,应该是准备好了那老师就让大家来试试看。但是提醒一下大家,如果太大的力气吹,小飞船就飞不起来了噢。来,准备,”我做了抬手的手势,他们已经知道这个手势的意思了。

    “预备,起——”

    “Bi——”笛声响起,小飞船摇摇晃晃了两下,但是还是没起飞。我非常明白原因是有部分学生演奏得还是太用力了。

    “停!大家看,飞船飞不上去了。原因是个别同学的声音还是很大,接下来大家互相听听,哪个同学的笛子声音冒出来让大家都听到了,我也会走下去听听。如果我们集体演奏的时候,听不到自己的笛子声音才是对的,因为声音融合了。如果能听到自己的笛子声音,说明吹得太用力了。我们再试试看,互相找一找是谁太用力了,互相提醒一下。准备,预备——起!”

    这次吹奏的时候我走近了学生,哪边声音大了我就用目光去制止他,结果很奏效,小飞船晃晃悠悠地飞上去了。孩子们高兴极了。但是他们太高兴了,以至于小飞船一直高高挂在上面,别忘了游戏金币的排列是有弧形的,需要配合吹奏和停顿的时机。然而,孩子们目前的状态是——根本停不下来。不过这也很正常,这不,马上有学生发现问题了:

    “要停下来啊,不要一直吹啊!”有学生这样提醒大家道。音乐结束,孩子们只吃到了极少的金币。

    “同学们,这回我们有进步了,小飞船已经能飞起来了。可是我们的问题是,一直没停下来。刚才有一位同学就提醒大家了,不要一直吹,要知道什么时候吹,什么时候停。老师刚才给大家示范的时候,就有吹也有停。接下来老师会给大家三次机会,三次吹奏里面,如果有超过80分的话,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个练习了。如果三次都没有吹到80分,那就只能停下来不玩儿了,要等到下次课才能继续了。”

    我给了孩子们一些要求和压力,好让每个孩子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地演奏,这种方式通常都很奏效,他们会更珍惜每次演奏的机会,会更认真地对待每次演奏。结果自然是会进步的,他们在第二次吹奏,便吹到了81分。当分数显示出来的时候,孩子们都“Yeah——”了一声。孩子们都兴奋地等待着后面的关卡,不过可惜,下课铃响了。

    “老师,不要下课嘛,你拖一会儿堂嘛……,我们老师经常这样的。”一个孩子主动要求我拖堂。我理解他们爱玩儿的心。

    “那老师就用一点时间,给你们看看后面的游戏是怎么玩的,下次课你们再玩好不好?”

    “Yeah……”孩子们为“拖堂”欢呼了起来。

    单音练习过后是单音节奏练习,游戏界面换成了背着音符的小鸟和五线谱。我给孩子们做了演奏示范后,孩子们带着对下节课的期盼,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音乐教室。

    都川小学的器乐课,就这么在全校开展起来了。你大概无法想象,在第四次音乐课的时候,这批孩子们已经可以用非常舒服的音色演奏三个音的小曲子了。对零音乐基础的孩子们来说,乐器给他们带了了音乐学习的成就感。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的器乐教学,也颠覆了他们对学习的固有认知。

    不知不觉中,那颗音乐的种子,已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我期待着他们的生根与发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