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山童笛韵 > 第二章 一个也不能少

第二章 一个也不能少

    韦彭涛个儿不高,有点驼背,还比较黑瘦。他顶着一头黄毛儿,身上穿着领子已明显松垮的黑色旧T恤,下身是挽起裤脚的破洞牛仔裤,脚下趿拉着满是泥土深棕色橡胶拖鞋,陈年的污泥同样也包裹了他裸露在外的脚趾,脚趾甲和指甲沟壑里更是深黑。他左手提着个深灰色塑料桶,右手拿着钓鱼竿,嘴角熟练地叼着一根香烟正低着头往山下走。这段儿山路虽已走过无数遍,他仍需要认真地避开脚下的杂草与石头。无意中的一抬头使他猛地一惊,他立刻止住了脚步。

    “我靠!”他目光定在前方不远处,不自觉地小声说了句,心脏也随之剧烈跳动了起来。与此同时,韦彭涛目光所及正在上山的四个人中的一人也发现了他,

    “他在那儿……”那位年纪最长的爷爷走在前面,发现猎物般指着韦彭涛朝身后另三个人喊。

    “韦彭涛——”后面的人随口喊了一嗓子,这一嗓子让韦彭涛受了惊,他打了个哆嗦,立刻扔下水桶和鱼竿儿,用力把嘴里的香烟甩在地上,转身朝山上跑去,留下几条从桶里滑出来的垂死的小鱼忽闪忽闪地张着大嘴艰难地呼吸着。

    “别跑!”见韦彭涛往山上逃串,后面的人加快了步伐,他们擦肩越过了前面领路的爷爷,几个人一起朝韦彭涛跑掉的方向追过去。不出几分钟的时间,几个追逐者间就拉开了不小的间距。跑在最后面的,是韦校长,他喘着大气用右手撑在自己常年被痛风折磨着的右腿上,一瘸一拐地继续往上走,可毕竟年纪大了经不起这上山的奔跑,他不得不弯下腰喘着大气放缓了步子,把希望寄托在前面两位追逐者身上。

    往前一位是李书记,虽年纪尚轻,但毕竟是女同志,体力也有限,她边喘着大气,边喊:

    “韦彭涛……又不是抓你去坐牢……跑什么呀!”喊话也消耗着李书记的体力,她感觉自己喘不过气来,她弯下腰,双手撑在大腿上大口大口地呼吸,额头的汗珠滴在她脚前的黄泥地上。

    跑在最前面的选手是韦彭涛的班主任覃鑫毅老师。由于是男老师,个高瘦,又是刚毕业,体力尚好,大家把希望都寄托在了他身上。鑫毅老师果然不负众望,过了一阵子,只见他揪着韦彭涛的后衣领子,推推攘攘地像押犯人一样把他从山顶上拎下来,他比韦彭涛高出了整整一个头。韦彭涛则皱着眉头斜着眼儿,满脸的倔强和不服气。

    接下来的画面便是在一个山脚下土胚平房里,被逮回来的韦彭涛低着头背着手,脚下一直机械地重复着逆时针画圈儿的动作,身体随之不停地摇摆着,一声不吭。他是都川小学六3班的学生,已经三天没去学校了。坐在床头的爷爷、坐在竹制靠背小板凳的韦校长、坐在木质长板凳上的李书记和手叉腰站在韦彭涛身边的覃鑫毅把韦彭涛围起来,苦口婆心轮番轰炸,对他进行着思想教育工作。他们进屋时,外面还是大太阳,画面一直维持到夕阳西下,再到天色完全黑了下来。好是一番披星戴月,也许是太累了的缘故,韦彭涛终于开了口:

    “去去去,我去!”韦彭涛不情愿地说。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道理对他是无效的,最终是靠着耗时间,让他投了降。

    “所以,他不上学去山上钓鱼他爸妈也不管?”我问正在给我们讲故事的李书记。

    “他跟爷爷生活在一起,爸妈都在外面打工,是留守儿童。带我们去抓他的就是他爷爷,可是他说他年纪大了管不了,不听话。所以赵老师,你说他黄头发我们不管,我们哪里还能管,管一下就不来学校,我们又要回山上抓。管他黄头发红头发,他能来学校我们就阿弥陀佛了!这些不愿意上学的,我们批评都不敢,全都得当祖宗供着。”

    这个故事的起源是因为我见着了这位顶着黄毛的主角韦彭涛在教学楼四楼走廊里,我在午餐时问书记为什么允许学生染发。现在我了解了,原来在乡下有这么群学生,是学校不敢管,还得求着来上学的。我没说话,书记继续补充道:

    “其实他来学校也是带坏头,经常打架,挑事儿,还试过偷东西,跟低年级的学生勒索钱财。像什么染头发、抽烟喝酒都是小事了。学校头都大了,可是没办法,还是得求着他回来学校。”

    “我的天呐……在深圳可是不存在的。家长为了孩子读个书可是得费尽心思。这可到好,学校还得求着孩子来读书,甚至还要到山上抓人!太不可思议了。”我不禁感叹。

    “我们上山抓人,光韦彭涛都不止一次了。”李书记无奈地说。

    “你们也太不容易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