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房杜献纸

    全他么的完了,

    这下丢人都丢到国子监去了。

    李承乾却丝毫没有看出苟长生的窘迫,

    接着说起了他在国子监干的好事,

    “老师,上次我父皇还给我看了一首词,也是出自您的手笔。”

    苟长生顿时就想起了那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好嘛,

    自己就写了这么两首诗词,竟然就...

    “不对!”

    苟长生猛然想起,

    “上次实验新纸的时候我还写了诗或者词,

    就是具体写的是啥,

    我竟然不记得了!”

    而就在苟长生努力回忆自己在新纸上写了些什么的时候,

    甘露殿内,

    房玄龄,杜如晦二人,

    一人拿出一张新纸交给了李世民。

    待李世民疑惑的接过新纸后,

    房玄龄向李世民恭喜道:

    “恭喜陛下,

    今日得到造价低廉的新纸,

    从此便又多了一项与豪门世家相抗衡的底牌。”

    李世民饶有兴趣的来回抚摸着两张柔软轻薄的新纸,

    他虽然好奇这纸为什么会如此轻薄、柔软和洁白,

    但他却第一时间被纸上的诗给吸引住了。

    “咦,这字不错!”

    第一眼看去,无论是楷书还是瘦金体都写的很有韵味,

    尤其是那别具一格的瘦金体,

    让李世民连连赞叹。

    看到诗词的具体内容后,

    李世民忍不住出声念了起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好!”李世民压抑着声音赞叹了道,“男儿本当如此,真是豪气勃发的一首诗!”

    “不过这凌烟阁是什么地方?

    朕怎么没听说过?”

    房玄龄与杜如晦相视一眼,随后齐齐摇头回答道:

    “臣等也不知道,

    可能是某个不知名之地吧。

    陛下,您再请看看第二张纸上的内容。”

    李世民将目光转向另一张纸,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李世民手中捏着白纸,

    足足念了2遍后,这才似乎意犹未尽的说道:

    “这首词......”

    “是否让您回忆起了当初征战天下的岁月?”房玄龄微笑着问道。

    李世民眼中流露出了怀念的神色,回答道:

    “是啊,朕,忽然有些怀念当初那些峥嵘岁月了。”

    杜如晦脸上也是一种饱经岁月沧桑的表情,

    忍不住想起了前几十年的蹉跎,

    已经遇到李世民后所迎来的人生巅峰,

    “回陛下,

    臣当时看到这首词的第一眼时,

    也回想起了当初的岁月。

    不仅想起了我跟老房早些年穷困潦倒的生活,想到了满腔抱负却投效无门的窘迫。”

    房玄龄听着杜如晦的话,

    顿时也忍不住感慨起来,

    “若非是陛下慧眼识人,

    我和克明,

    可能就永远只是个穷酸的书生罢了......”

    杜如晦指着房玄龄,哈哈大笑着是道:

    “那时候,

    老房得知您的军队就在长安城外,

    于是他穿着上他最好的一套文士白衫,

    说要去军营找您聊聊人生,聊聊理想。”

    “呵呵,你那时候不还说我疯了吗?”

    “是啊,可有时候,人就是得疯一把!

    人生一世,

    为了自己的梦想,

    尽全力去拼搏,

    有时候就得有豁出一切的决心!

    不得不说,那时候的你,比我杜断更加的果断!”

    李世民看着自己最倚重的两位谋士,

    也忍不住打开了记忆的阀门,

    回忆顿时如同洪水般倾泻而出,

    “朕还记得,

    当初看到玄龄的第一眼时,

    朕心中便升起了一种极为强烈的感觉!

    在看到玄龄的第一眼时,

    朕心里就有种感觉,

    朕率领军队驻扎在那里多日,

    似乎就是天意安排朕在等着玄龄的到来!”

    见陛下说起对房玄龄的初次印象,

    老杜心里忽然有些酸溜溜,

    “陛下,

    您说你似乎是被天意安排着,在那儿等着老房的,

    那臣呢?”

    “当然,朕也在等你,

    卧龙凤雏,缺一不可!”

    “谢陛下!”

    杜如晦笑眯眯的将两张纸叠好,这才继续问道:

    “陛下,您可好奇这一诗一词是何人所写?”

    “嗯...你这么一问,

    朕还真的有些好奇了。

    对了,你是怎么得到这一诗一词的?还有这纸,你从哪儿来的?”

    杜如晦指着房玄龄说道:

    “回陛下,

    前两日,都二更天了,

    老房突然坐着马车闯入我府中......”

    房玄龄回答道:

    “是我们的程大将军,

    他独自一人揣着新纸来到臣的府上,

    死活要臣为他推广新纸。”

    “老程?推广新纸?”

    李世民又将目光放在了自己手中的两张白纸上,

    “推广的就是这种白纸?”

    “确实就是这种白纸了...

    陛下您也看到和摸到了,

    这种纸柔软坚韧,整洁平滑,

    在上面写的字也能很好的凝练起来。”

    李世民还是有些疑惑,于是又问答:“程咬金又是从哪里搞到的新纸?”

    房玄龄脸上的笑意消失了,

    他郑重其事的向李世民的说道:

    “陛下,程咬金说,

    是他和苟长生两人,

    自己琢磨着造出的新纸!”

    “嚯!”

    李世民豁然站起,

    身体由极静到机动转换之间带起的劲风,

    甚至让房玄龄和杜如晦感觉有些睁不开眼。

    “你是说,这纸是程咬金和苟长生搞出来的?”

    李世民再次向房玄龄确认到。

    房玄龄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回答道:“没错,程咬金就是这么跟我说的。”

    李世民旋即点点头道:“那就应该是苟长生弄出来的了。”

    “......”

    可怜的老程就这么被陛下无视了,

    其实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都非常了解程咬金,

    要说长安城谁最流氓,

    那程咬金肯定当之无愧。

    但要说老程能造出新纸来?李世民是第一个不相信的。

    不过老程加上一个苟长生的话,

    那就完全是另一种思路了。

    在见识过了风力水车、玻璃等等新奇的发明后,

    李世民对苟长生的发明创造能力还是非常认可的,

    要说是苟长生发明出了这种新纸,李世民觉得最少有七分可信。

    轻轻揉捏着手中这两张轻薄的白纸,

    李世明迟疑的问道:

    “只是,这种白纸的造价应该挺高昂的吧。”

    “陛下,您忘了吗,老房刚刚才说过,这纸的造价非常的低廉!”杜如晦闻言提醒道。

    李世民瞪大了双眼,似乎觉得是自己听错了,“低廉?”

    房玄龄再次肯定道:

    “老程说过,

    这种纸的主原料为竹子,

    辅以苟长生家传的特制秘方就能制造出这种新纸。

    除了人力和苟长生的秘方算是有些成本外,

    这种纸的造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李世民手有些抖,

    一种质量比宣纸好上许多,

    造价却比宣纸低上数倍的新纸,

    那不就是全天下的读书人梦寐以求、日思夜想的吗?

    李世民这才恍然,

    为什么房玄龄一进来就恭喜自己,恭喜自己多了一项与豪门世家相抗衡的底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